李庆明,宋利强
(西安理工大学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根据体验哲学的观点,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与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1]。东西方人拥有相似的身体和头脑生物构造,相似的感知和认知能力,但他们面对不同的自然世界和社会文化世界,形成了不同的概念或者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政治层面来看,中国和西方多数国家在国体、政体等方面有许多差异。为了使西方人正确地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我们应客观贴切地将中国的政治用语翻译成英文。政治用语翻译的优劣,直接影响中西方在政治层面上的了解和交流,影响西方人对我国形势、现状和政策的认识。
目前,政治用语英译研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强调政治用语英译一定要准确、忠实。比如“准确是政治翻译的基本要求”[2];“在政治文章的翻译中,我们要掌握忠实的标准要严格的多”[3]。然而研究者都较少提出如何才能做到准确和忠实。其次,多数学者对于政治用语英译研究多使用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作为指导思想[4][5]。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指译文的接收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当于原文接收者与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6]。可见奈达认为判断翻译的好坏,是看译文在译文读者脑海中形成的效果与原文在原文读者脑海中形成的效果的接近程度。奈达的翻译理论是以原文、原文读者、译文和译文读者为中心的理论。但是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具有诸多局限性,它缺乏对于从“原语”到“目的语”转换过程的关注和剖析,缺乏译者面对众多可供选择的备选项时如何筛选和决策的说明和描述。
王寅教授于2007年在他的专著《认知语言学》中以Lakoff和John的核心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胡壮麟在《认知语言学》的序言中写道:这种翻译观是“将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扩展到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之中,这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认知语言学又为翻译界的研究增添了新的活力”。“翻译的两个世界”和“和谐翻译”原则在政治用语的英译中具有指导作用。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认为:译文应反映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主观世界[7]583(简称为“两个世界”)。这种观点说明了只要译文反映出作者所想表达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就可以做到“准确”、“忠实”。下面以温家宝总理于2010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报告为例具体说明。
(1)区域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
译文1:We made new progress in balancing development between regions.
译文2:We took new steps in balancing development between regions.[8]
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两个世界”的翻译原则,可以来分析这两个英译版本的优劣。“区域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反映的“客观世界”是:中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取得新的改善。这句话反映的“主观世界”是:温总理运用隐喻思维,把“取得进展”比喻成“迈出了一步”,使用了一个形象的表达。整句话形象生动,轻松活泼。译文1反映出了汉语政治用语的“客观世界”,但表达死板,毫无生气,不能反映出“主观世界”。这是一个译文未反映出“主观世界”而导致的误译。译文2则使用了“took new steps”来表达“迈出新步伐”。由于人类具有相似的身体器官,都有“隐喻”这种认知方式,所以这种表达既易于理解,又形象生动。该译文最“忠实”、最“准确”。
(2)加强“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We strengthened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water pollution in key watersheds such as Huai,Hai,and Liao rivers and Tai,Chao,and Dianchi lakes.[8]
这个译文虽然用词正式,表达严谨,反映出了原语的“主观世界”,但是由于一个词的错误翻译,导致没有反映出原文的“客观世界”。watershed的本意是“分水岭”,即两支不同河流或湖泊交汇的地方,不能表示“某支河流或湖泊的流域”。如果把watershed改成basin,这句话就可以反映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Basin的意思是:area of land drained by a river,即“某支河流或湖泊的流域”。可见,译者若使译文反映出作者所想表达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就可以做到“准确”、“忠实”。
(3)我们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动力。
译文1:We regard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s a powerful force to cop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译文2:We deepened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respond more powerfully to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8]
根据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要求,在翻译中译者要充分考虑到体验认知对认知主体的制约作用,兼顾翻译中众多要素的多重性互动,追求和谐翻译[7]584。运用这种翻译原则,译者就可以在众多备选项中作出选择,构建译入语的多维意义,做到“和谐翻译”。根据这个标准,译文2比译文1好。
译文1虽然与汉语表形式上一一对应,但完全是照搬汉语思维的产物。根据完型感知理论,心理学将对整体的感知叫作完型感知。整体(完型)知觉大于部分直觉之和,而且感知整体比感知部分来得容易。完型感知按照相似原则、接近原则、顺接原则、突显原则对信息进行组织[9]。汉语读者对于“我们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动力”这样的句式很熟悉,由于完型认知的相似原则,汉语读者脑海中存储的这种句式的多次相似经验可以帮助他们较好地理解这句话。但在英语中鲜有“主语 +regard+A+as+force”+B”这样的句式结构。英文读者作为认知主体在英语这个目标语中很少见过这样句子模式,也没有类似的“意象图示”,面对这样的英语句式,英语读者会觉得很唐突。根据人类的认知特点,在认知过程中力图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10],因此对于英文读者来说,译文1显得晦涩,需要付出的认知努力大,容易导致交际失败。
译文2虽然与汉语政治用语的形式差异很大,但考虑到了体验认知对英语读者这个认知主体的制约作用,兼顾了英语读者与目标语(英语)以意象图示为主的体验认知,实现了“解释的合理性”和“翻译的和谐型”。英语语言是一种重“形和”的逻辑语言,层次分明,句子各成分用明显的形态标记连接。英语读者长期与这种逻辑语言接触,体验认知碰到富含逻辑层次的目标语时,就会触动他们的“意象图示”。译文2则属于逻辑语言,层次分明,用第一个介词“to”来引导目的状语,第二个介词“to”引导“respond”的宾语,表明应对什么。所以,英语读者很容易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从上述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译者根据翻译的多重互动体验性,知道如何在备选项中进行筛选。
在政治用语的英译中,为了实现上述的“翻译的两个世界”和“和谐翻译”原则,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使用以下翻译方法。仍以上述温总理的政府报告中的部分句子为例说明。
(4)我们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抚今追昔,伟大祖国的辉煌成就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We held a grand celebration of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we made in that time have greatly boosted the confidence and pride of the people.[8]
温总理用“抚今追昔”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慨,译文没有译出这个成语,不能反映温总理想表达的“主观世界”。建议在该译文第二句话开头增加“Watching now and recalling the past 60 years,we believe that”这几个词来表示“抚今追昔”,以有效传递出温总理所欲表达的“主观世界”,一种感慨万千和惊叹之情。
(5)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strengthened the cohesiv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8]
汉语喜欢重复,在政治用语中,有时为了增强语言气势,舒缓节奏等目的,同一个意思的几个词会同时出现。但英语讲究简洁,经常用代词one,that等语言符号进行语言替代,避免重复。
“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两个词本质上都表示“团结”,英译文用了“cohesiveness”这个意为“团结”的词来翻译上述并列同义词,这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和英语读者的喜好。在此例中,译者考虑到了“体验认知”对于目标语读者的制约,并兼顾了目标语读者与目标语,作为读者代表的译者与源语言的多重互动,并以此为标准,采用了“省译法”进行翻译。
(6)改扩建民用机场35个。
renovated or expanded 35 civil airports.[8]
汉语中的“改建”民用机场的意思不是把“民用机场”改作其他用途,而是表示“翻新”机场的意思。这才是作者所欲描写的“客观世界”。所以译者采用“变译法”,把“改建”译为renovate。renovate表达“restore something to good condition”的意思,这可以很好地传递原作者所欲描写的客观世界。
本文反思了传统政治用语英译研究的不足,运用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弥补了传统政治用语英译研究中所缺乏的如何准确的论述,解决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思维、如何从众多备选项中进行筛选的问题。并且通过实例,说明了认知翻译观可以对政治用语英译进行指导并论述了政治用语英译的基本翻译方法。但本文对于译者在面对众多备选项进行筛选过程中所涉及的认知方式的论述还显得粗糙,需要进一步地研究。
[1]Lakoff George,Johnson Mark.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1999:497.
[2]王弄笙.十六大报告汉英翻译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2004(1):56-59.
[3]程镇球.政治文章的翻译要讲政治[J].中国翻译,2003(3):18.
[4]陈白璧.政治经济语篇中形象表达的等效翻译探析[J].莆田学院学报,2008(4):67.
[5]杨明星.论外交语言翻译的“政治等效”[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5):90.
[6]Nida.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eiden:E J Brill,1964.
[7]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8]Wen Jia - bao.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EB/OL].(2010 -03 -15)[2010 -09 -10].http://english.people.com.cn/90001/90776/90785/6920336.html.
[9]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97.
[10]Sperber Dan,Wilson Deirdre.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2 ed.Oxford:Blackwell,199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