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利湿、苦辛化燥法治疗婴幼儿腹泻44例

2010-03-23 12:54刘伟伟王国达李宝珍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黄连健脾儿科

刘伟伟,王国达,李宝珍

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以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为主要表现。导师李宝珍主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载,对此病的治疗颇具心得,提倡临床应用,健脾利湿,苦辛化燥法,现将44例疗效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44例病例均为2008年8月—2009年2月期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患儿,男24例,女20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3岁;初诊时病程最短2天,最长3月。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诊断疗效标准》[1]。

2 治疗方法

苏梗 6g,厚朴 6g,黄连 4 g,木香 6 g,炒扁豆 6 g,茯苓 6 g,焦三仙15 g,藿香6 g,陈皮6 g。1剂/d,水煎,共80~100 mL,分3~5次服用。腹痛即泻,泻下急迫,粪色黄褐秽臭,或有黏液,肛门灼热,此为停食化热、湿热下注,加葛根、黄芩清热利湿;大便绿色,为此肝胆火盛,加白芍、甘草、防风等。白芍、甘草两药合用;若腹泻缠绵不愈,溏便或稀水便,甚至完谷不化,哺乳期患儿多见挟有奶瓣,此属脾虚泻以健脾利湿为主,兼以补气,在前方上加党参、炒白术、莲子肉。

3 结果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治愈:大便正常,其他症状消失,临床检验正常。好转: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其他症状改善。未愈:症状未见改善。结果:治愈34例(77.27%),好转7例(15.91%),无效3例(6.80%),有效率为93.17%。

4 讨论

婴幼儿脏腑娇嫩,且饮食不知自节,加之家长喂养调护失宜,腹泻一病已成为儿科临床的常见多发病。究其病机为湿邪困脾,使清阳不升,水津不布,清浊并走大肠,故泄乃生。采用“健脾利湿,苦辛化燥”为法治疗此病实乃针对病机及婴幼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而设。方中苏梗理气和中,斡旋中焦之气;藿香芳香入脾,醒胃气而辟秽浊,重在理气化湿。黄连、厚朴苦辛化燥;而木香、黄连合用又可以消积导滞。茯苓,扁豆甘淡补脾,补而不滞;佐以焦三仙消积健脾。纵观全方,消补兼施,脾健湿除,泄泻自愈。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6-87.

猜你喜欢
黄连健脾儿科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黄连解毒汤对SAM-P/8小鼠行为学作用及机制初探
圆梦儿科大联合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华中药库”抢收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