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怡
(无锡市图书馆,江苏 无锡 214023)
图书馆是一个集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文献信息的科学、教育、文化为一体的服务机构,是传播先进文化主体中不可或缺的公益性机构,是人们获取知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文化场所。其服务对象不仅仅是健康人群,也包括残疾人群。视障人群与健康人群一样享有利用图书馆资源和获取信息的权利,以满足其求知识长见识的需求。根据无锡市残联公布的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我市约有盲人 4.28万,占本市残疾人总数的 14.8%〔1〕。无锡市图书馆盲人馆于 2009年 5月正式开放,为当年无锡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面积 150平方米,划分成阅览区、视听区和电子阅览区三个功能区域。馆内除盲文图书和盲文期刊外,还添置了盲用计算机、盲文点显器、盲文刻印机、多功能数码助视仪等设备,为读者提供了四种阅读方式:低视力者阅读普通图书;全盲者阅读盲文书;通过 DVD阅读有声读物光盘;通过计算机以及盲人语音读屏软件阅读电子图书、上网冲浪等。新馆开放后,受盲人读者欢迎程度超出原先预想,至 2009年年底,累计接待盲人读者已达 900多人次,60多位盲人办理了盲文借阅证,累计借书 340余册次。
公共图书馆引入志愿者的服务在欧美、日本、港台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司空见惯,其运作也较为成熟,志愿者队伍已成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不可或缺的力量。近几年,国内图书馆如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都向社会公开招募成立了自己的志愿者队伍,浙江图书馆与浙江工商大学共建了志愿服务基地。无锡市图书馆是无锡市首批挂牌的志愿者服务基地。盲人馆开放后,无锡市图书馆引入了本地著名网站“二泉社区”的志愿者为本馆盲人读者服务。该论坛与无锡市文明办、市献血办、市红十字会友情合作,是无锡志愿者的网上家园。“二泉网络爱心助盲队”自无锡市图书馆盲人馆成立起,每逢周六、日节假日均有志愿者前来为盲人读者服务。
人获取信息主要靠眼睛和耳朵,且 70%以上的信息来源于眼睛。眼睛看不见给盲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极大地限制了他们个性能力的发展发挥,以至于盲人长期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其生理缺憾造成孤独感、自卑感、敏感、自尊心强等心理特征。对他们必须给予比普通读者更多的关怀和耐心。引入志愿者服务能更细化盲人图书馆的日常服务,如指引搀扶、搬凳子、倒茶水、帮助选择图书等细微但必不可缺的服务。
根据盲人读者登记的资料统计显示,无锡市图书馆盲人读者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大多为初高中学历。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是,无锡没有盲人学校,绝大多数的盲人读者没有系统学习过盲文,不会读取盲文,而现代计算机技术、互联网运用技术更是让盲人读者觉得抽象难懂,学习无从入手。由于个体的接受能力的差异,盲人适宜采用一对一的辅导方式。引入志愿者服务能根据盲人读者的个体特性掌握课程进度,因材施教。
以无锡市图书馆盲人馆为例,目前该馆在编工作人员 3名,日常工作包括咨询办证、书刊借阅、盲文打印、活动策划实施、展览布置等。从2009年统计数据来看,周一至周五前来的盲人读者人数较少,平均 2.7人 /日,周末、节假日人数较多,平均 14.2人/日。每逢周末和节假日,盲人馆就显得人手不够。引入志愿者服务后,缓解了盲人图书馆的人员紧张状况。
无论哪个时代,藏书始终是图书馆服务的基础,盲文读物严重匮乏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我国仅有一家盲文出版社——中国盲文出版社,每年出版盲文书刊仅 150余种,且书籍类型单一,局限在义务教育教材、文学和中医推拿等方面。开展对面朗读服务是对于不能利用常规文献的视障人士提供的一项有效的服务方式,是为保障视障读者的权利而采取的服务措施。志愿者每周都会精心准备朗读内容,有时事政治、人物传记、科普知识、生活趣事等等。为盲人读者讲述中外盲人自强不息奋斗的经历,激励他们坚强面对生活;宣讲上海世博会知识,讲解中外电影,如《非诚勿扰》、《暖春》、《音乐之声》等,丰富盲人精神世界。
盲文或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盲文作为视障人士学习的主要媒介,教科书的阅读、功课及笔记的准备、文章的写作以至参考书的应用等都需通过盲文进行。汉语拼音是盲人掌握盲文的基础,盲人能够像普通人一样掌握汉字,盲人就可以像普通人一样接受多种高层次教育,在更广阔的领域参加工作,参与社会生活。无锡市图书馆组织的“爱心辅导日——盲童汉语拼音培训”活动,由无锡市蠡园中心小学的老师志愿者用新颖的方式引导盲童学习拼音,并与盲文结合,为学习盲文打好基础。有的盲人读者还主动要求加入志愿者队伍,如盲人读者杨震热心为其他盲人读者介绍盲文历史,指导盲文刻印,为普及盲文知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阳光软件”是由中国盲文出版社主持开发的“中国盲文计算机系统”,是盲人无障碍使用电脑的整体解决方案。“永德读屏软件”是运行在后台的工具软件。在一台装有声卡、耳机或音箱的普通计算机上安装后,Windows操作系统就变成了带语音的操作系统。通过盲用计算机软件,盲人能够真正独立地操作电脑,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能够无障碍地获取信息;依托互联网和应用软件,能够无障碍地广泛参与社会生活,从而改善盲人的生存状态。
无锡市图书馆技术部的团员青年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他们为盲人读者介绍计算机基本常识及简单操作,结合“阳光”、“永德”盲用软件,通过清晰悦耳的语音提示指导盲人读者根据语音提示创建文档、上网收听新闻、搜索资料甚至在线聊天等等。
就读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郭同学是一位热心的志愿者,她是一位盲人,更能体会盲人的不便和痛苦。由于身在异地上学,她在暑假期间辗转来到盲人图书馆,耐心指导盲人朋友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不厌其烦地教盲人读者学会使用“永德”读屏软件,让其他盲人读者跟她一起“上网冲浪”。
鉴于盲人读者出行不便以及盲文书体积大、份量重等情况,无锡市图书馆为盲人读者提供了送书上门的服务。盲人可事先拨打电话预约,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将为盲人读者义务上门送书、还书。对于那些无家人陪同的盲人读者,志愿者更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上门接送。
志愿者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有效补充,而图书馆则为志愿者提供了热心公益的平台。图书馆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应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配合,发挥自身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弘扬志愿精神,为盲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志愿者必须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有爱心、耐心、责任心。为盲人读者服务与为普通健康读者服务有很大区别,盲人读者由于受视力制约,许多常人轻而易举做到的事情,他们却异常艰难。这需要志愿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主动热情地向盲人读者提供服务。能将爱心化作行动,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盲人考虑,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图书馆的关爱。志愿者应掌握一定盲文知识并能使用计算机盲用软件,这对开展盲人辅导具有积极的作用。
志愿者形象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图书馆的形象,志愿者服务的质量取决于志愿者的素质。图书馆应结合馆情实际,给志愿者开设教育培训课程,内容可以涵盖图书馆业务知识、服务礼仪、心理健康、语言艺术等等,以此提升服务质量。
志愿者服务是建立在不追求物质回报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对其应以精神激励为主,可采取颁发奖状、表扬、赠送纪念品等形式。适当的激励有利于培养志愿者的荣誉感和成就感,维持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同时也表达图书馆对志愿者的尊重和对其志愿服务的肯定。
公共盲人图书馆的志愿者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公共图书馆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和推进志愿者服务,为盲人读者打造更为广阔的信息公平与信息无障碍的世界。
〔1〕http://cl.wuxi.gov.cn/zlzx/798154.shtml
〔2〕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F%97%E9%A1%98%E8%80%85
〔3〕http://www.retina.org.cn/%E9%94%A6%E5%9B%8A%E5%9C%A8%E7%BA%BF_b01.htm
〔4〕许美荣.公共图书馆志愿者队伍管理的改进.图书馆杂志,2007(6)
〔5〕刘晓君.对盲人图书馆(室)志愿者服务的思考.图书馆建设,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