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小媛 潘 卫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上海 200240)
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最早是由Rheingold H于1993年提出的[1]。Rheingold H认为,“虚拟社区是一种随着网络的出现而兴起的新型人类社交形式。当网络中有足够多的人、投入足够多的情感、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讨论时间足够长时,作为社交活动聚合体的虚拟社区便应运而生了。”[1]随着Web 2.0时代的到来,虚拟社区发展非常迅速,内涵也更具体。维基百科将虚拟社区定义为 “一套社交网络交流系统,参与者兴趣相投,同享创意,共同实现目标,能突破时间、地域及组织障碍进行交流,以发展和促进人际关系”[2]。
目前,国内外知名的虚拟社区网站包括MySpace、Flickr、Facebook、Second Life、YouTube、豆瓣网及开心网等。时至今日,虚拟社区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受到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的追捧。一组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3],虚拟社区在美国青少年中非常流行,即(1)85%的美国大学生使用Facebook ;(2)3/4的美国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站,并且每天至少在线1次;(3)至少有136所美国的大学在YouTube 上开通了教育频道。上述数据表明,虚拟社区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青少年的交友、娱乐和学习中。需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虚拟社区并不局限于上述社交网站。笔者认为,机构或部门内部的系统平台,只要具备了 “去中心化、兴趣集中、资源共享、成员交互” 等虚拟社区的核心特质,都可以视为虚拟社区。
图书馆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延伸服务,可把虚拟社区视为一块大有希望开垦的服务阵地。虚拟社区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国内学科服务普遍存在的“人气不足、用户热情度不高、专业性不强”等问题。
国外大学的学科服务已经发展了半个世纪。国内自1998年清华大学率先引入学科馆员制度以来,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高校也纷纷推出学科服务,发展势头迅猛,相关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从学科服务的实践来看,国内高校在提供服务的学科数量、学科馆员人数、服务的深度及专业性方面与欧美高校有很大差距,存在如下有待改进的问题:
(1)学科服务覆盖面非常有限 目前,学科服务只能保证一些重点学科的服务,基本上未深入到二级学科。
(2)用户对学科服务热情度不高 由于学科服务与教学科研活动结合不够紧密,未真正深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去,加之学科服务的专业性不强,导致用户热情不高。
(3) 学科馆员与用户沟通不够密切 由于国内高校学科馆员的人数普遍偏少、工作任务繁重,受限于精力和时间,导致学科馆员与用户交流不够密切。
(4) 学科资源比较分散 学科资源一般分散在高校多个不同的数据库及相关的学科资源网站上,很少能够实现一站式获取。
为了改善学科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在“学科馆员、学科用户、学科资源”三者之间搭建一个平台,将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对学科馆员而言,该平台是装载学科资源、开展学科服务的空间。学科馆员应该能够在该平台上开设多个学科服务栏目和频道,用于发布学科信息、集中校内外相关学科资源、与用户在线交流并为其解疑答惑等。对学科用户来说,该平台应有足够的吸引力和信任度,能成为一个聚集志同道合者进行交流与协作、分享资源和创意、激发创新思维、促进个人发展的舞台。虚拟社区就是这样一个非常适合开展学科服务的平台。第一,虚拟社区具有 “兴趣集中、资源共享、成员交互”的特质,非常适合用于聚集有共同需求和兴趣的学科用户,不仅能拓宽学科服务的受众面,而且有利于学科馆员针对目标用户推出针对性服务,从而使学科馆员与学科用户之间的关系密切,提高用户对学科服务的认同度。第二,虚拟社区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如分享兴趣、资源、经验和创意;建立社交网络,满足成员积累社交资本、参与社交活动的需求;支持成员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个性发展等,非常适合用于激发用户的学术潜力。
尽管虚拟社区用在开展学科服务上有诸多长处,但目前国内外图书馆界还没有系统性地开展此方面的研究。笔者将结合国外图书馆应用虚拟社区开展相关服务的具体案例,探析虚拟社区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中的应用领域,并尝试提出相关的实施对策,以期与同仁商榷。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虚拟社区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目前学科服务存在的不足,并且已经成为了高校师生所倚重的生活空间。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考虑契合用户的需求和喜好,将学科服务与虚拟社区结合起来,推出基于虚拟社区的学科服务平台。学科馆员的许多工作都可以在该平台上进行。学科馆员的工作可以概括为4个部分:(1)在馆藏方面,负责建设、维护及推广馆藏,征求学科用户对馆藏资源建设的建议;(2)在参考咨询方面,提供一般的参考咨询服务及基于学科的深度参考咨询服务;(3)在教育方面,提供基于学科的信息素养教育;(4)在与院系联络方面,负责与特定院系的师生联络,参与到院系教学科研活动中。
笔者认为,虚拟社区在大部分学科服务工作中都有用武之地。
优质的馆藏资源是做好学科服务的基础。虚拟社区可以用于馆藏资源的改善、宣传及推广。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图书馆正在利用社区网站宣传和推广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例如,在MySpace上有一个称之为“图书馆组”的虚拟社区,截至2010年5月,已经有446个公共及高校图书馆加入了该组[4]。每个经过注册的成员馆都有各自的虚拟空间,可以进行馆藏资源介绍,并可以提供检索馆藏资源的入口,引导用户检索和利用本馆资源;在该“图书馆组”的成员之一——Brooklyn大学图书馆的虚拟空间里,不仅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该馆众多的特色书籍、电影、音乐资源,而且允许用户对该馆的资源进行评论或推荐[5]。用户对资源的评价和反馈无疑对馆藏资源的建设和维护起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改善、宣传和推广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
虚拟社区具有“开放、自由、匿名、多对多交互、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特别适合图书馆用来开展参考咨询服务。目前,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在Second Life(中文名称为第二人生,是国外最著名的虚拟社交网站之一)上已经获得了广泛应用。自从2006年8月Second Life上诞生了第一个“虚拟参考咨询台”以来,已经有许多国外的图书馆员成为了该“虚拟参考咨询台”的志愿咨询员。据Luo Lili介绍,2007年该“虚拟参考咨询台”收到近8 000个问题[6]。笔者认为,尽管Second Life上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回答的问题大部分属于一般参考咨询,并不是特别针对学科推出的,但这种通过虚拟社区进行的“多对多”的参考咨询模式突破了传统参考咨询服务“一对多”的模式,为开展基于学科的深度参考咨询服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如果图书馆能够构建一个“具有一定粘度和信任度”的虚拟社区来聚集一定数量的学科用户,有利于发挥学科馆员、学科专家及一般用户的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将学科参考咨询服务推向更深层次。
信息素养教育是学科服务的重要内容。虚拟社区具有兴趣集中、资源共享、成员交互的特性,非常适合开展基于学科的信息素养教育。目前,国外一些高校在搭建信息素养培训虚拟社区上已有成功案例。例如,“Postgraduate Essentials”是墨尔本大学2004年创建的一个虚拟社区网站,旨在为该校博士生提供做学术研究需要的信息和技能[7]。在该虚拟社区中整合了许多培训博士研究生做研究的在线课程,并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其中,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又如,新英格兰大学图书馆在2007年对其原来的信息素养教育平台“eSKILLS UNE”进行了改造,推出了以虚拟社区为主打元素的“The eSKILLS Plus”虚拟社区平台,用来为该校研究生提供信息素养教育,获得巨大成功[8]。这些案例表明,用户非常认同基于虚拟社区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式。高校图书馆应该契合用户的偏好,打造基于虚拟社区的学科信息素养的培训基地。
目前,国内学科服务专业性不强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科馆员与用户之间联系不够密切,造成用户不知道学科馆员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服务,学科馆员也往往不了解用户在做什么、需要什么。因此,学科馆员也很难真正融入用户的学习和科研活动中。虚拟社区可为学科馆员和用户之间搭建一个相互了解的平台。目前,虚拟社区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高校师生的学习和科研活动中。例如,亚利桑那大学搭建了一个虚拟研究社区,用于哲学博士课程在线教育[9];马拉加大学搭建了一个基于Moodle平台的虚拟学习社区“MetNum”[10],用作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理方法专业学生的虚拟学习空间。目标用户突出、兴趣集中、学科性强是此类虚拟社区鲜明的特点。图书馆可以考虑将学科服务嵌入其中。这样,学科馆员可以通过虚拟社区上目标用户之间的交互情况,了解其专业兴趣、思想动态、研究领域及需求情况,在开展学科服务时做到有的放矢;用户也能更方便地使用学科服务,有利于增强他们对学科服务的了解和接受度。
选择或构建一个合适的学科服务虚拟社区平台,是高校图书馆应用虚拟社区开展学科服务的第一步。笔者认为,MySpace、Second Life等综合性的社区网站并不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合适的平台。高校图书馆应该考虑利用功能更强大、更专业的系统平台搭建学科服务虚拟社区。由此,笔者提出几点对策,以供参考。
目前,国内外一些图书馆已经开始使用Primo、Encore、Libguides等功能强大的资源整合系统或知识共享系统整合资源。这些新型系统不仅具有强大的资源检索和整合功能,而且还融合了多种Web2.0元素,支持用户参与、互动、协作和创造,具备了一定的社交功能。不仅如此,这些系统由于是基于XML数据结构开发的并具有通用的协议,因此能方便地获取图书馆以外的网络资源及集成外部的应用,如易于集成博客、维基、即时通信等多种Web2.0工具。因此,非常适合用来搭建学科服务虚拟社区。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已经开始了此方面的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于2009年引入了Primo系统,并在Primo系统体系上构建了一站式资源发现与获取系统“思源探索”[11],于2010年3月引进了SpringShare公司推出的“Lib2.0知识共享系统——Libguides”(截至2010年5月8日,全球22个国家总计1 274个图书馆已经购买了该系统,虚拟社区是该系统的主推功能[12]),作为开展学科服务的平台。目前,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正在探索将Primo系统的“一站式”检索功能整合在Libguides中,并正在充分利用Primo和Libguides的虚拟社区功能,按学科设置学科服务虚拟社区。对馆内的学科馆员而言,在Primo和Libguides上开设学科虚拟社区,有利于他们方便地集中相关学科的馆内外各种资源,如将馆内的学科资源和学科博客集成在Libguides的学科虚拟社区中。对用户而言,借助于Primo和Libguides强大的检索功能及资源整合功能,在一个虚拟社区内就能获得相关学科的馆内外所有资源,真正实现一站式获取资源和服务,为用户的学习和科研活动提供了极大方便。并且,用户能和众多兴趣相投者交流、互动、共享和合作,有利于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因此,利用资源整合系统或知识共享系统构建学科服务虚拟社区非常值得国内外高校图书馆进行研究和探索。
目前,机构仓储系统在欧美高校获得了广泛应用。中国高校也正在进行此方面的尝试。可以预见,在全球开放运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机构仓储将大行其道。利用机构仓储系统搭建学科服务虚拟平台有3个显而易见的优势:(1)Dspace、Eprint等主流机构仓储系统软件都是开源的,非常有利于图书馆整合博客、维基、即时通信等Web2.0工具,作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在机构仓储系统中搭建虚拟社区简单易行。(2)机构仓储上的资源是按照学科进行分类的,相关学科的资源非常集中,有利于学科馆员和学科用户发现和获取相关资源。(3)机构仓储系统中聚集了大量的专业学科用户,存储了科研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宝贵而新鲜的第一手资料和原创资料,能够保证虚拟社区内的学术交流和互动具有高水平和高质量,有利于激发学科用户的专业潜力。因此,利用机构仓储系统搭建学科服务虚拟社区非常有价值。
目前,e-Science、e-Humanity、e-Learning等综合的虚拟学习和科研环境已经在国外高校师生中广泛应用。国内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也正在进行此方面的努力,如中科院“十一五”信息化规划中部署了建设中科院网络化科研平台(e-Science)的任务[13]。从总体情况来看,国内外图书馆在这些综合虚拟环境中的参与度并不高,甚至鲜见踪迹。笔者认为,e-Science、e-Humanity、e-Learning等平台为图书馆推广学科服务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首先,这些平台一般是由高校或研究机构组织开发并负责维护的,图书馆借助于这些现成的平台开设学科服务虚拟社区,成本非常小。其次,这些平台是高校师生进行科研和学习活动的载体,学科馆员要真正融入到高校师生的学习和科研活动中,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将学科服务推送到他们身边,整合到他们的学习和科研环境中去。最后,在这些平台上开设学科服务虚拟社区,借助于平台上旺盛的人气,可以在高校师生中推广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在e-Science、e-Humanity、e-Learning平台上开设学科服务虚拟社区非常有意义。
[1]Rheingold H.The Virtual Community: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M].NewYork:Addison-Wesley Inc,1993:5-6.
[2]Wikipedia.Virtual community[EB/OL].(2010-03-21)[2010-03-25].http://en.wikipedia.org/wiki/Online_communities.
[3]Wilen-Daugenti T. Higher Education Trends & Statistics[EB/OL].(2008-06-10)[2010-04-02].http://www.cisco.com/web/about/ac79/edu/trends/issue01.html.
[4]Myspace.libraries on Myspace[EB/OL].(2006-05-24)[2010-03-05].http://groups.myspace.com/myspacelibraries.
[5]Brooklyn library.Brooklyn library on Myspace [EB/OL]. (2010-03-23) [2010-04-07].http://www.myspace.com/brooklyncollegelibrary.
[6]Luo Lili. Reference Service in Second Life: an overview[J]. 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 2008 (3): 289-300.
[7]University of Melbourne. Postgraduate Essentials of University of Melbourne[EB/OL].(2009-11-02) [2010-04-07].http://www.gradresearch.unimelb.edu.au/programs/pge/.
[8]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 The eSKILLS Plus of 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 [EB/OL]. (2009-02-23) [2010-04-07]. http://www.une.edu.au/library/eskillsplus/.
[9]Effken J A, Boyle J S, Isenberg M A. Creating a Virtual Research Community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hD Program[J].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 2008(4): 246-253.
[10]Mora A, Mé rida E.Development of a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for the Subject Numerical Methods under Moodle[EB/OL]. [2010-04-07]. http://www.formatex.org/micte2006/pdf/361-365.pdf.
[11]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思源探索”资源发现与获取系统[EB/OL].(2009-11-01)[2010-04-07]. http://www.lib.sjtu.edu.cn/welcome.do.
[12]SpringShare. Monthly LibGuides Stats[EB/OL].(2010-04-01)[2010-04-07].http://support.springshare.com/2010/04/02/monthlylibguides-stats-march-2010/.
[13]中国科学院. 关于发布中科院e-Science应用示范项目指南通知[EB/OL]. (2008-07-28)[2010-04-07]. http://www.edu.cn/xin_wen_gong_gao_1114/20080728/t20080728_3120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