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区域划分演变及评价

2010-03-22 15:37张子珍
统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经济区区域经济

张子珍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中国经济区域划分演变及评价

张子珍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经济区域划分是研究区域经济关系的基础,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在分析中国经济区划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区划给予简要评价。每一种区划都具有时代性,反映了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历程。

经济区域; 区域划分; 中国经济

Abstract:Regional division of the economy is the found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relations,promoting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strategic significance.In th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China's economic zones based on the division of China made a brief assessment of the economy,each division has the times and reflects change the course from a planned economy to a market economy.

Key Words:economic regions;division of evolution;division evaluation

经济区域是以劳动地域分工和产业各具特色为基础的地理区域,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组织结构。经济区域划分是结合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对要素空间分布状况进行的战略性划分,经济区划是研究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对我国制定区域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经济区域划分的演变历程

从建国至今,我国经济区域划分的演变过程可以从20个方面加以概括。

1.沿海与内地的划分。毛泽东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沿海和内地区域划分,这种划分方法在“一五”到“五五”计划时期国家处理区域经济关系时基本上被采用。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中,也沿用这种划分方法。目前我国有些学者在研究区域经济关系时,仍采用这种称谓。

2.六大经济协作区的划分。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沿海和内地工业布局严重不均,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为缩小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发展差距,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目标的实现,中央将全国划分为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六大经济区域。

3.三线地区的划分。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我国与苏联关系恶化,加之西方国家加强对我国的经济封锁,国家为了备战和加强国防建设,按照各省、市、区的战略位置,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一线地区包括新、蒙、黑、辽、吉、津、鲁、苏、沪、浙、闽、粤等省区;三线地区包括川、黔、陕、甘、青、宁、桂、鄂、晋等省;其余地区为二线地区。

4.十大经济协作区的划分。1970年,全国计划会议将全国划分为西南、西北、中原、华北、华东、东北、华南、闽赣、山东和新疆十大经济协作区。

5.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划分。1985年,刘再兴[1]依据全国生产力总体布局态势,结合区内近似性和区间差异性的基本原则,把全国划分为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区、西南区和西北区八大综合经济区。

6.六大经济区的划分。1986年,陈栋生[2]从横向经济联合角度,把全国划分为东北区、黄河流域区、长江流域区、南方区、新疆区和西藏区六大经济区,这种划分标志着对经济地带的划分进入了区域经济研究的时代。

7.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或地区的划分。1987年,国家“七五”计划首次提出我国经济区域按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或地区的划分方法,东部包括辽、京、冀、津、鲁、苏、沪、闽、浙、粤、桂、琼 12 个省市区,中部包括蒙、晋、吉、黑、皖、赣、豫、鄂、湘9个省区,西部包括川、黔、颠、藏、陕、甘、青、宁、新、渝 10 个省市区。“七五”以来国家基本上是依照这种划分来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的。在之后的全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家仍采用这种划分方法。

8.九大经济区的划分。1990年,杨树珍[3]在考虑我国地区差异、人口、民族等因素,中心城市及其经济吸引范围,以及沿海港口城市、内陆边贸中心在地区经济协作中的作用,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区、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西北区、内蒙古区、新疆区和西藏九大经济区。

9.九大城市经济区的划分。1991年,顾朝林[4]根据全国城市综合实力和地区的特点提出了东北沈阳城市经济区、华北京津城市经济区、西北西安城市经济区、华东上海城市经济区、华中武汉城市经济区、西南重庆城市经济区、东南沿海广州城市经济区、西北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区和青藏高原拉萨九大城市经济区。

10.七大流域经济区的划分。1992年,徐逢贤等人提出将我国划分为七大流域经济区,分别为:长江流域经济区(以沪为龙头,苏、浙为两翼,皖、赣、鄂、湘为龙身,川为龙尾);黄河流域经济区(以环渤海经济区为龙头,鲁、辽为两翼,带动冀、晋、蒙、豫、陕等省);西北五省经济联合开发区(陕、甘、青、宁、新);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区(珠江流域各省及琼,辐射至桂、滇、黔等);闽南三角地带经济区(闽南部一带);东北经济区(东北三省);澜沧江流域经济区(西南五省)。

11.十大经济区的划分。1992年,杨吾扬[5]从动态的角度把我国划分为十大经济区,分别是:东北区(辽、吉、黑、内蒙古的东四盟);京津区(京、津、冀);晋陕区;山东区(鲁);上海区(沪、苏、浙、徽、赣);中南区(豫、鄂、湘);四川区(川);东南区(闽、粤、台、琼);西南区(桂、云、贵);大西区(甘、宁、青、新、藏)。

12.七大经济区的划分。1992年,邹家华考虑到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7个跨省(市)的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并在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纲要中得到系统阐述。七大经济区分别为: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地区;西北地区。

13.沿海、沿边地区与内陆腹地三大经济带划分。1993年,魏后凯指出[6],应当依据沿边、沿江和内陆省会城市相继开放的新情况和新变化,把全国划分为沿海、沿边和内陆腹地三大经济带,可依据三大经济带的划分制定全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明确各地方的发展方向。

14.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划分。1994年,谷书堂教授等按地理的同质性和各地区在国民经济中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代替三大经济带或大经济区的划分新方法,即把全国划分为核心区与边缘区。所谓核心区,是指北京、天津、上海三市与辽宁省,其余为边缘区。其中,沿海地区的另外8省区为边缘区1,中部地区的9省区为边缘区2,西部地区的9省区为边缘区3。

15.九大都市圈划分。1996年,王建[7]以我国经济力量较强的大城市为中心,把全国划分为九大都市圈,包括沈大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济青都市圈、大上海都市圈、珠江三角洲、吉黑都市圈、湘鄂赣都市圈、长江中下游都市圈和成渝都市圈。

16.八大社会经济区域的划分。2003年,李善同、侯永志[8]依据空间上相互毗邻、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近等九大原则,把中国大陆划分为8大经济区域,包括东北地区、北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地区、黄河中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西南地区和大西北地区。

17.“十一五”四个层级区域的划分。国家“十一五”规划中,从国土空间角度出发将我国大陆区域划分为四个层级[9],第一个层级将我国大陆区域划分为四大板块;第二个层级将这四大板块划分为若干跨省区的经济综合区,即八大综合区:东北综合经济区、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大西南综合经济区、大西北综合经济区;第三个层级将跨省区的经济综合区划分为若干标准区域;第四个层级将跨地市的标准区域划分为若干基本空间单位。

18.“三大块”经济区域的划分。2005年,孙红玲等[10]以缩小经济差距、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提出以东部沿海地区的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为经济中心,以广大中西部地区为经济腹地,构建经济中心带经济腹地的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块”新经济区域。

19.“蝴蝶模型”经济区域划分。2007年,李忠民[11]等为实现统筹区域发展的目标,依据资源禀赋和区位理论,遵循同质性与集聚性原则相结合的区域划分方法,构建出经济区划的“蝴蝶模型”,其中,以泛珠三角经济区、大东北经济区为左右前翅,泛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为左右后翅,新亚欧大陆桥中国经济区为蝴蝶躯干的中国经济新区划。

20.“五大”经济区域的划分。2009年,马庆林[12]按照区域内部、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要求,采用外部扰动一致性标准划分经济区域,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5个经济区域,分别为北方经济区、长江流域经济区、东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和西北经济区。

二、对中国经济区域划分的评价

从我国经济区划的演变历程可清晰看到,每一种经济区划都是从不同角度、适应不同需要、使用不同标准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的,其实质反映的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反映的是政府经济管理指导方针的变化。

1985年以前,我国经济区域的划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提出的,目的是为了中央对地方的集中控制与计划指导,以服从计划的需要或国防备战的需要。比如,六大行政区的划分是基于恢复和调整国民经济,在中央的集中指导下逐步形成各具水平和特点的协调发展的经济体系,这种划分方法贯彻了经济区划和行政区划相一致的原则,有利于经济政策的贯彻和经济区目标的实现。由于此种划分方法沿袭了苏联的模式,深深的打上了计划经济的烙印。沿海与内地、三线地区、十大经济协作区的划分是以服务于建立独立工业体系与国民经济体系为主的经济区划。以上的经济区划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都具有典型的计划经济色彩。

1985~1992年,我国经济区域的划分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提出的,这个阶段国家已经意识到我国作为经济和社会条件差异很大的国家,实现均衡发展是不现实的,只能采取优先发展一部分地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策略。“七五”计划中明确提出的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是当代中国区域经济研究最有影响力且沿用至今的提法,对东部沿海地区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实现率先发展,从而带动中西部地区以实现共同发展。三大地带划分的实质是一种把经济建设的重心或生产力布局的重点由经济技术水平高的地区向技术水平低、资源禀赋具有优势地区的滚动式转移。三大地带的划分对于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和认识经济发展态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总的来看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还相当粗略,仅能反映出宏观布局的大致轮廓。六大综合经济区、六大经济区、十大经济区、九大城市经济区的划分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塑新型区域经济关系,以便通过区域规划和政策,引导和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

1992~至今,地区差距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以区域间的互补合作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区划受到了许多学者的重视,这一时期经济区划的研究成果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在全国大分工区域布局模式基础上的经济区划。七大经济区的划分是在充分考虑区域协调发展指导思想的支配下提出的,完全突破了计划经济桎梏,实现了区域内部、区域之间经济要素自由合理的流动,形成了全国、区域和省区三个层次的经济区布局。这种划分总的来说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在地区上重叠交叉非常多。十大经济区、沿海沿边与内陆三大经济带、六大经济区、八大社会经济区域等的区划,都注重了区域内部的关联性、协作性,注重发挥各地区优势并与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结合起来,充分考虑了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发挥,更加具备实质意义上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一五”功能区的划分,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在贯彻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基础上更加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第二类经济区划改变了以往一统天下的全国大分工的区划模式,重在依据胡佛关于经济区域的划分标准,即运用同质性和集聚性(异质性)划分标准,为经济区划注入新的思想。谷书堂的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划分、东中西三部的划分均采用了同质性原则的划分方法。李忠民提出的“蝴蝶模型”经济区划采用了同质性和异质性相结合的方法,这是对经济区划分方法的新突破,为经济区划提供了一种新的划分思路,主要是借鉴了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理论,旨在发挥中心城市的增长极的辐射带动效应,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从而带动整个辐射地区的发展。

总的来看,经济区域划分是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迄今为止,在所有经济区划中,目前最被广为接受的还是“七五”计划中提出的“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区划,三大地带的划分在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地区差距问题。我国政府较早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又相继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使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呈扩大之势。其原因在于,同质性划分使东部发达地区资金技术等优势与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的联系与互利被割断,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扩散效应或涓滴效应的发挥被阻碍,使地区间更具有竞争性而不是互补合作性。因此,突破同质性原则,把同质性和集聚性经济区划原则结合起来研究经济区划问题是理论界必须关注的。

[1]刘再兴.综合经济区划的若干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5,(6).

[2]陈栋生.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几个问题[J].生产力布局与国土规划,1986,(4).

[3]杨树珍.中国经济区划研究[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

[4]顾朝林.城市经济区理论与应用[M].长春:吉林科学出版社,1991.

[5]杨吾扬.中国的十大经济区探讨[J].经济地理,1992,(3).

[6]魏后凯.当前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前沿[J].开发研究,1998,(1).

[7]王建.“九大都市圈”-21世纪中国区域布局的设想[J].瞭望,1996,(37).

[8]李善同,侯永志.中国大陆:划分八大社会经济区域[J].FORWORD POSITION IN ECONOMICS,2003,(5).

[9]李敏.“十一五”我国(大陆)区域划分的设想[J].现代焊接,2005,(6).

[10]孙红玲,刘长庚.论中国经济区的横向划分[J].中国工业经济,2005,(10).

[11]李忠民,张子珍.全球经济失衡下的中国经济区域重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5).

[12]马庆林.中国经济区域划分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南方金融,2009,(7).

[责任编辑:秦兴俊]

Evolu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Chinese Economic Regions Division

ZHANG Zi-zhen
(School of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Taiyuan 030006,China)

F127

A

1008-7362(2010)02-0089-04

2010-04-05

张子珍(1978-),女,山西原平人,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是区域经济。

猜你喜欢
经济区区域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分割区域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区域发展篇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区域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