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雪,陈 昌
(云南师范大学 哲学与政法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作品,他第一次对黑格尔的哲学进行了总结和批判,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辩证考察,初步阐述了自己新的经济学和哲学观点。马克思在《手稿》中的人学思想十分丰富,通过分析人的类特性、对象化活动、劳动等逐步建立起科学人学思想,使得人学思想逐步完善,是马克思关于人学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
谈论人的问题,就要涉及到人的特性和属性。特性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相区别的内在本质特征;属性则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相互联系时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特点,因此,特性和属性都是事物间联系的反应和关系不同层级的表示。
人和动物都是通过自己的活动从自然界获取所需要的物质资料,但是,人的活动和动物的活动是有本质区别的: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无意识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而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对象,“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1,p96]。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就使人和动物区别开来,人努力将外界世界变成自己的意识的对象。
马克思强调人所过的生活是一种“类生活”,认为这是人与动物之间区分的关键地方。“人是类存在物……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2]从这些论断可以看出,在马克思那里,关于人是什么的问题的回答就是,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本质上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其外在表现样态就是人是类存在物即过着一种社会性的物质生活或“类生活”。类生活丰富多样,人与整个自然界联系起来,不仅要创造满足自身生活的必需品,还不断追寻着自身的精神需求,在创造自然世界,也在改造自然世界。
人,首先有自然的属性,因为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对人来说,是人的存在的基础,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因此是人无法离开的对象世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又是人的一部分,两者相互渗透。“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就是作为社会的人、劳动的人、思维的人,即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给自然界留下的印记。这种变化了的自然界对人来说是“人化自然”,对自然界来说是“自然人化”,即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通过这种关系可以总结出: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且人对自然界还有能动的作用,并使之成为自己的“无机身体”的唯一的类存在,这是一切动物所没有的。
人不仅同自然相联系,而且同社会密切联系。人的活动和人的享受都具有社会性,科学研究、语言本身也是社会的。《手稿》中特别强调:“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1,p122]马克思特别突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二者不可分割。所以《手稿》里一讲到人同自然的关系,总有一个前提,即“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属性总是以社会属性为基础的,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关键所在。
1. 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必要的
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拥有他本质的现实的自然世界,一个是他对象化以后的对象世界。《手稿》指出:“一个有生命的、自然的、具备并赋有对象性的即物质的本质力量的存在物,既拥有他的本质的现实的、自然的对象,他的自我外化又设定一个现实的、但以外在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而不从属于他的本质并且凌驾其上的对象世界。”[1,p166]因此,人的生存决不能离开他的对象世界,要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人为了不在自己的对象化中丧失自己,只有当作对象人来说,当人本身成为社会存在时,随着对象性的实现,人的本质力量也逐步得到实现,一方面为了使人的感觉成为人的,另一方面为了创造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马克思不仅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基础作用,而且还指出认识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并把这种主观能动性提高到了“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的高度,如果人不去积极占有对象就无所谓认识、感觉、精神等等。
2. 对象化的活动使人具有实践的力量
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在现实中就是人化的自然,或称自然的人化。对象化的活动使人具有实践的力量。《手稿》探讨人和动物的区别,强调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在于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手稿》对实践的探讨也是来源于人的对象化的活动,指出“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1,p126]。马克思运用实践的观点,揭示理论、认识以及人的感觉系统都源于“人化自然”,源于对象世界,来源于实践。感觉的产生一步也离不开实践,实践是感觉、认识的基础。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强调感觉器官的形成、认识能力的提高,都是不断发展的过程,都是“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1,p126]。
3. 人的劳动是一种对象化的活动
对劳动本质的考察,可以发现它是一个对象化的过程。一切劳动产品都是人的主体本质的对象化,人的意识原来以潜伏的形式存在于主体之内,通过劳动它们外化了,发挥了出来,转移到了对象上去,于是主体的东西变成了对象性的东西,得到了对象化。人的劳动都有目的性,就是必须做成一个对象,使主观的目的变成客观的现实。人以这个目的来控制和支配自己的一切体力和智力的活动,规定劳动的过程。可见,劳动不仅在内容、方式和过程上都是主体的对象化,而且它的目的就是生产一个对象,所以,劳动必须对象化。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异化劳动做了深刻的分析,劳动创造价值,是人独有的能动的财富。“我们已经看到,对于通过劳动而占有自然界的工人说来,占有就表现为异化,自我活动表现为替他人活动和他人的活动,生命过程表现为生命的牺牲,对象的生产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即对象转归异己力量、异己的人所有。”[1,p102]这就是说,工人劳动是对自然、社会对象的占有,即通过劳动使其对象化,并创造出新的劳动产品,而这种“占有”,这种“劳动产品”对工人来说只是“异化”,即工人所进行的劳动,除了为谋生而必须进行的那部分外,还必须进行一种“异化”的劳动,这种劳动及其产品则留给社会和资本家,所以异化劳动创造社会财富,产生了私有财产。
1. 自然的人化
劳动创造历史,但这首先是一种物质生产的历史。《手稿》中分析说“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1,p128]。如果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即能动的生产活动的展示,我们就能从中反思出人的劳动或本质。这种“展示”或“反思”就体现了“自然的人化”,人不断地给自己打上自己的印记,使自然界人化,同时也体现了人对自然界认识和改造的深度和广度,即自然界的资源等日益通过工业实践变成了人的一部分,自然界也化成了人的一部分,成为人的无机界、机体。人的自然化在这里就具体化为工业实践,使人同自然界的联系日渐密切。
2. 自然科学与工业、人学的结合
马克思对以往哲学家、历史学家对工业、对自然科学轻视的态度进行了批判,指出:“如果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因此,自然科学将失去它的抽象物质的或者不如说是唯心主义的方向,并且将成为人的科学的基础。”[1,p128]在这里,马克思重申了自然科学、工业对社会发展、人类解放的巨大作用。哲学要和自然科学相结合,使自然科学成为人的真正基础,科学也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历史也要包括自然界如何发展而为人做准备。自然科学通过工业实践日益进入人的生活,这意味着人对自然界、社会认识和改造的发展和提高,反映了人的本质力量。尽管生产力通过工业,在异化条件下使人变成非人,一切通过非人、异化形式表现出来,但毕竟它在提高、改善着人们的生活和劳动,为实现扬弃异化、解放人类做准备。由此可见,通过工业这种人化的自然界才是科学人学的自然界,在《手稿》中,马克思的科学人学思想开始真正建立起来。
3. 人也按照美的尺度来创造
《手稿》写道:“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p97]从这里可以看出,人是有意识、有目的、自由自觉的改造对象世界的能动的劳动生产活动,不仅给自然界留下改造的印记,而且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改造自身,他能够运用各种尺度来进行生产,精益求精。“内在尺度”是内在于对象物自身固有的尺度,人能掌握它,并根据其自身需要运用到对象上去。“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可以解释为人在认识、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时,必须使其生产活动变成自己意识的对象,这种物化了的产品反映出人的本质,物化了的人的本质会使人感受到美的享受,所以人会按照美的尺度来创造。
马克思抛弃了以人的先验本质作为衡量尺度的标准,在对共产主义进行科学论证基础上提供了一个新的尺度——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才能够实现自己充分的、不受限制的自主活动,这种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并指出在一定的、不以意志为转移的生产方式内,总有某些异己的、不仅不以分散的个人而且也不以他们的总和为转移的实际力量统治着人们,那么对这种外在力量的否定和批判就不能是一种简单的抽象的伦理冲击,而应该把它与社会物质生产联系在一起,从人类社会实践本身去寻求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这样在评价现实的人的地位时,就应该看到人的生活背离自主活动的“非人状态”本身恰恰是历史本身的结果,既要批判异己的力量,同时也要看到其积极的意义,看到人的本质对象化与异化的一体化过程。
马克思特别强调对待妇女的态度应该由人的观点来看,用人的眼光处理男女之间的关系。《手稿》中写到:“人和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女之间的关系。在这种自然的、类的关系中,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1,p97]这里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的观点,当人真正成为人的时候会和动物有本质的区别,即人会在两性关系上成为人的本质,通过男女之间最自然的婚姻关系来反映出人何以真正为人,这还反映出了人的需要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了人的需要,体现出了人是真正的社会存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