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晶
(天津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天津 300204)
抗逆力(Resilience)是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挖掘案主的内在潜能,强调人在面对压力、挫折时的潜能激发和自我超越。抗逆力,台湾学者称之为“复原力”,香港学者称之为“抗逆力”、“压弹”,大陆也有学者称之为“心理弹性”、“韧性”[1],相当于“挫折承受力”、“耐挫力”等概念,指一个人处于困难、挫折、失败等逆境时的心理协调和适应能力,即一个人遭受挫折后,能够忍受和摆脱挫折的打击,在逆境中保持健康、正常心理和行为的能力[1]。
有关抗逆力的研究大约始于 40年前,诺曼·加梅齐(Norman Garmezy)是这一研究的先驱者。他研究了为何许多孩子不会因为与患精神分裂症的父母一起生活而患精神疾病,并认为抗逆力的某种特性在心理健康方面所起的作用比人们以前想像的要大[2]。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保护因子和抗逆力的研究逐渐获得重视。80年代后期,抗逆力的研究得到较广泛的开展,研究者也提出了有关抗逆力的较多的观点与阐述,包括抗逆力的三种形态。90年代至今,家庭抗逆力的研究快速发展。近十年来,抗逆力的研究重点已转向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3]。
2006年 5月,由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举办的“跨越文化背景的抗逆力途径——中国的研究”工作坊与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Maria和Michael Ungar从后现代建构主义视角出发,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介绍和探讨了叙事疗法的理念、实践原则以及在帮助青少年建构抗逆力实务中的具体应用[4]。田国秀从抗逆力视角对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进行了干预设计,通过分析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特点及成因(包括人格特征、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行为表现及社会权力),解析了教育影响的滞后及干预手段的错位,提出以抗逆力唤醒与培育新的分析框架,设计了提升抗逆力的路径。李焯仁通过介绍香港青少年参与赌博的情况,提出抗逆力的理论以及抗逆力人格的七个特性(主动性、独立、有洞察力、建立关系、幽默感、创新性及道德感),进而阐明如何在具体实践中培养青少年的抗逆力以达到抗赌的目的。张金俊基于对50例问题大学生挫折适应的抗逆力研究,提出了对“生命脚本”意义的认知重构[4]。李燕平以北京市蒲公英中学为例,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抗逆力干预谈了自己的看法。她根据青少年的个人特征和流动人口子女的特殊处境,提出了“大朋友”(Mentor)的干预模式[3]。范燕宁教授介绍了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抗逆力的研究[5]。马凤芝以河南流浪儿童救助中心的探索为例,探讨了“类家庭”救助方式对流浪儿童的积极意义[4]。
总体来说,国内外关于“抗逆力”理论的研究分别从理论、实践两方面,运用不同的视角,针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的讨论。本文重点侧重于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问题,当大学生遭遇困难并诱发心理危机的时候,他们会依据自身文化、家庭教育和早期成长经验等内在和外在因素主动地选择抗逆力行为,如果学校能够以专业的理念与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让他们在一个立体、动态的环境中增强自身抗逆力行为倾向,调整心态、开发潜能,就能促进其实现平稳应对大学各阶段心理危机的目的。
对某校一至三年级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 1 772份,回收1 687份,回收率为95.32%。其中男生占16.5%,女生83.5%(见表1)。问卷包括学生与家庭、学校与同学朋友的关系,应对问题时的解决方式,制定目标计划等方面的生活事件反应。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布
调查对象:一至三年级全体在校生。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普测。此份调查问卷分为两个组成部分:前29题为客观选择题,运用社会统计软件SPSS11.5进行定量分析;最后一题设为开放性试题,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进行定性研究。
对1 687份问卷进行的描述性分析是对各题的频率和频数等分布情况进行统计。
1. 学生与父母联系的情况
有接近 86.3%的学生能够保持与父母经常性的或较有规律的联系,沟通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告诉父母课余生活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所占比例为 63.5%,而主动向父母倾诉求得父母帮助的只有10.8%,与父母沟通的障碍主要是对新事物的看法不一致,有代沟。
2. 学生对处理人际关系的看法
有 95.4%的学生认为与周围同学的关系是非常融洽或一般,在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时,有77.5%的学生选择“换位思考、主动沟通”,同时各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也会求助于其他同学和辅导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 关于制定学习计划
这一方面,只有11.2%的学生在入学初就制定计划并在坚持实施,44.6%的学生是曾经有计划但未能坚持。
4. 学习方面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式
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有78.4%的学生遇到过学习方面的困难,困难主要归结于“自身学习方法不当,效果不明显”,遇到学习方面的困难,有 34.1%的学生求助于同学朋友,27.7%的学生求助于任课教师。
5. 就业与对未来的打算
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有61.4%的学生认为是“自身综合实力存在欠缺,导致竞争力不强”。为了应对择业压力,他们认为应该“自主提高自身实力;提高心理协调能力;广泛利用学校的就业信息等”。当他们遇到压力时更多的是求助于家长,当然,不同年级学生对就业压力的认识存在明显差异。
6. 生活中遇到问题和困难
有 50.0%的学生在校期间曾经因为就业问题苦恼过,“心情郁闷时无处宣泄”、“经济压力大”和“独立生活能力不强”分列为二至四位。在被调查者中只有30.2%的学生遇到过经济困难,遇到此类困难的求助渠道是自己的家长;有40.7%的学生曾遇到过情感困难,求助的渠道是找同学和朋友;有46.2%的学生曾在人际关系方面遇到困难,他们选择的主要求助渠道是同学和朋友。
7. 学生选择的解压方式及效果分析
在被调查者中,有84.6%的学术选择自我调节,排在第二位的是“向同学、朋友倾诉”,比例为 74.7%,排在第三位的是“依靠家长”,占 36.8%比例的人数选择这一项。采用此种解决方式的效果是有 93.4%的学生认为能够缓解压力,其中“效果不错”的情况的只有 55.2%,而且仍有 68人次找不到缓解压力的方法(见表2)。
总体来说,被调查的学生要面对的问题主要为学习、就业、人际关系和情感方面的危机,排解压力的方式依次为:内在保护措施,如自我调节;外部保护系统,如朋友、家人和学校教师。但是,在寻求内在保护时效果并不佳,自我认同、责任感和计划性有待提高;外部保护系统中家庭和学校的参与度有继续开发的潜力。
表2 压力缓解的效果评价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侧重于从思想层面促进学生成长,如动机、态度、理想等,注重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基层辅导员从事的心理辅导工作主要针对那些存在厌学、学习成绩不理想、叛逆、消极等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的学生,普遍应用“以任务为中心”的工作方式,从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的全过程施加作用,帮助他们分析并解决问题,引导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辅导或疏导已经不能解决问题,需转介到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或建议到医院就诊。
从工作理念方面,传统的工作理念是关注问题,比如能观察到的叛逆不听话、厌学、网瘾等表象,以往针对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我们通常以“治疗”的模式开展工作,想方设法帮助学生避免危机与压力,而忽视了挖掘学生内心潜在的心理力量,没有看到学生自身的潜能,即个体天生就具有的抗逆力。虽然每个人的抗逆力水平不同,但是可以被激发并发展的。危机并不是我们关注的结果,问题可以被转化为激发潜能的契机,实现学生“增能”的效果。
从工作方法上看,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工作方法以流线型为主,发现、诊断问题,查找原因并作解释与分析,最后提出建议。整个过程基本是个体的、静态的、平面的[6],没有充分调动个体内外部资源,没有调动家庭、同辈群体的关助与支持,缺乏立体、动态的服务体系。
从工作重点上看,当前高校心理辅导工作重点在于甄别和判断学生心理危机,将心理疾患转介至专业机构,可谓“应急性”措施,工作重点人群主要是存在心理问题的个案,而对于帮助并引导学生自觉成长的目标仍有距离,前期预防性质的基础性工作缺少理论作依托,个案和小组辅导工作的专业化程度有提升的空间。
学校心理辅导如何能有效帮助学生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问题,产生良好的适应性?面对同样不利的情境,为什么有些学生能够克服困难,显示出良好的适应能力,但有些学生却不能适应?这些问题的解决促使研究者提出抗逆力的假设,并认为如果一个人具有某些特殊的能力并与不良的环境互动,能有助于个人抗拒压力并出现良好的效果。
学生遇到困难需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也是他抗逆力成长的机会。Richardson提出抗逆力作用过程模型,这个模型为学生抗逆力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每个人都具有抗击逆境的能力,当外界危险性因素影响到学生个体身心平衡状态时,机体自身会做出应急调整和重组,结果可能有三种情况:一是压力过大,调整无效,学生心理机制受损,自尊和自我价值降低,出现偏差行为表现;二是危机过后,个体恢复平衡状态,抗逆力没有明显提升,恢复至危机前状态;三是经历过危机的挑战,抗逆力潜能被激发,不仅可以顺利克服逆境,还可以从重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经验,提升抗逆力水平,能够从容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类似危机和压力[7]。
抗逆力理论与工作技巧应用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工作,可以帮助学生提升问题解决、人际交往、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自身责任感和自尊心,理解环境、识别个人才能,积极乐观地应对每一次人生挑战。
借鉴美国加州健康儿童调查中抗逆力评估的指标[8]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笔者倡导在考虑到学生安全、归属感、自我实现等需要的基础上,整合学校、家庭和同辈群体的关注与参与,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路径(见图1)。
图1 抗逆力作用过程
构建安全的家庭、学校和同辈群体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能够从家人、老师、同学和朋友那里得到支持和关心,并在此环境中得到安全感和归属感,在外界帮助下学会认识和理解自己身处的环境。
对学生的努力给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理解到,他或她的努力是被别人关注并重视的,积极的评价对学生行为改善有正强化的作用。鼓励学生参与活动,为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个体的发展需要与同辈群体、整个社会相接触,在活动中锻炼人际交往、合作与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工作方法上,可以将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技巧纳入到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中来。从国外高校发展过程来看,学校社会工作在学生成才方面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社会工作的特长在于运用专业化的理论与技巧助人,将个案和小组社会工作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能够为辅导员的工作提供理论依托和技巧支持。个案辅导主要通过心理辅导来帮助学生个体,包括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家庭氛围和集体生活适应等;小组辅导可应用于基础性预防工作,即通过讲座、游戏等互动活动拉近学生与家庭、学生与老师,以及学生与同辈群体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正确认识个体与外部的关系,在家庭、学校积极参与的氛围中感受关注、鼓励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