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迎新
(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天津市 300131)
职业学校班主任心理辅导的作用
尹迎新
(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天津市 300131)
班主任要把心理辅导与班主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心理辅导用于班主任日常工作之中,要完善班主任人格魅力,加强自身修养,为社会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合格的劳动者。
心理辅导;尊重;理解;真诚
当今在社会市场经济冲击下,各种社会思潮无时无刻地都在自然或不自然地影响着青年学生。他们的言行,令班主任束手无策。许多教师宁愿多上些课,也不愿意当班主任,即使当了班主任,在学校现行的管理体制下,也会经常发生急功近利的做法,采取管、卡、压的手段,导致师生矛盾的激化,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发生对抗,不仅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甚至会把学生推向教育宗旨的反面。因此,如何有效采取教育策略,提升教育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都处于十六、七岁至二十岁的年龄阶段,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情绪多变,情感不稳定。他们常常凭个人意志判断对所喜爱的事物表现出极大热忱,对反感的事情深恶痛绝,自控能力较差,稍遇刺激、极易爆发、出现偏激行为。
⑵意志品质培养的自觉性不均衡。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能较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并围绕专业目标发展自我意识,行动之前能理智地思考,他们大多具有恒心和毅力,逐步形成较好的意志品质,但也有部分学生不成熟,好激动、不冷静、缺乏自制、易受他人或外界的干扰。
⑶自尊心强,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⑷学习动机复杂多样,学习能力与学习自觉性参差不齐。
⑸憧憬个性发展,但基础能力的储存不够。
⑹乐于接受新观念、新思想,但识别能力较差。
⑺人生价值观逐步确立,但可塑性很大。
⑻有基本的伦理道理观念、但尚不成熟。
心理辅导的有效性是建立在与来访者良好关系的基础上的。在心理辅导中,辅导关系的建立是一个辅导全过程的任务,各个阶段对此都不能掉以轻心。班主任工作要有效开展,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前提。那么如何建立这种师生关系呢?如何实施有效地教育呢?要坚持以下原则: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天然禀赋及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给他们一个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高扬“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尊严感,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地发展。
班主任要能理解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不但善于对学生的生活、学生情况作理性的分析,对学生内心的痛苦与困惑,也要能作感同身受的理解。老师理解学生,不是认可、欣赏他们的问题表现,而是有了同感的基础后,才能将心比心,不产生距离感,教师对学生有同感的态度和心情,学生才会打开心灵的窗户,与老师作坦诚的交流。
真诚与学生相处是教师育人的一种美德。教育是一种真、善、美的传递,会对学生人格形成有重大影响。教师要做一个“真的人”,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不掩饰自己的过失与弱点,诚恳地与学生做心的交流,这样学生才会尊重教师。“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对自己的缺点、错误要敢于承认,这种勇敢者的真诚是教师充分自信的体现。因为教师是真实、诚恳、可靠、守信的,学生才乐于跟你说心理话,才会更加尊敬你。
普通班主任不可能像专业的心理辅导员那样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因为心理辅导工作的专业性较强,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作为班主任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班主任要有扎实的教育教学知识、较渊博的学科知识及科学的现代意识。学生佩服一个班主任就是从一堂课、一次交谈开始的。其次,班主任应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其对人生意义、教育理想、自我超越等的关注必然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人格心理,一个缺乏人文理想的教师是不可能使学生具有完善的精神世界的,只有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注入班主任的素质,才可能用现代教育思想培养出现代人。
作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者,班主任首先应该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因人而异地开展教育、教学、管理,使各种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其次,结合教育、教学、管理,对学生进行性格品质的培育、心理素质的优化、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
人,包括心理问题在内的各种问题都是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环境的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仅以对学生心理影响最大的学习问题而言,就涉及许多方面:学生本人智力、周围同学影响、任课教师态度与水准、等等,学生本人因素也分内在的和外在,心理和生理问题等等。在处理涉及任课教师有关问题时,班主任首先要努力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真诚地换取他的支持,就共同的最终教育目标及目前面临的难题进行协商。其次要对症下药,做好学生和任课教师两方面的工作,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社会思潮对德育工作的冲击很大。为此,教师必须把心理辅导和班主任工作结合起来,把心理辅导技术运用到班主任工作中去,其着力点是:
在心理辅导中,倾听是尊重、接纳的化身,倾听不仅用耳朵,还要用心去听,它不是被动、消极的活动,而是主动积极的活动。教师(班主任)全神贯注地听来访者谈的内容,观察来访者非语言行为所蕴藏的意义,注意其手势、表情、神态、身体动作及声调之抑扬、顿挫、速度、语气等,并对于所听到的、所观察到的给予适当而简短的反应,会使来访者感受到他讲的每一句话,表露的每一份情感都受到充分重视,此时,来访者对班主任产生了信任感,对自己也产生了信心与自尊,教师发自内心的真诚倾听是对学生一种承认和关怀,在这样一个温暖的环境中,师生和谐关系建立起来了信任度也更强了。
支持技术是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教师(班主任)对来访者揭示他所具有的现实的或潜在的能力,以促使其完成某个心理辅导目标的一种言语表达方式和技术的运用,教师(班主任)通过“你能够…….你可以……..”的言语和适当的行为指导,会树立来访者的自信心,鼓励来访者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为克服困难达到目标而不断努力。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班主任)常常会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行动目标,但有些教师(班主任)常感到所提出的良好愿望和设想,未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学生不配合教师(班主任)去实现提出的目标。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激发学生内部动机,教师要结合学生具体情况,把集体目标转化为学生接受并愿意付出行动的目标。主要技术之一就是运用支持,帮助、鼓励学生树立信心,一旦学生接近目标或完成目标任务后,继续强化支持的力度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与尊严。
质疑是在倾听和支持的基础上进行的,否则会增加负面效应。师生良好关系的发展,学生人格的完善离不开质疑,这是帮助学生进步的有效手段之一。情绪认知理论认为,造成人们情绪、行为问题和困扰的原因不是外部的诱发性事件本身,而在于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如果我们对事件的理解、评价是不合理的,就会产生情绪、行为问题和困扰。要消除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就必须从改变来访者的不合理观念入手,以新的观念代替旧的观念,通过采用理性质疑的方式进行,达到认知上的统一。
[1]傅建明.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郑日昌.心理测量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卢俊松.大学生自尊教育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⑷.
Function of Class Adviser’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YIN Ying-xin
(Tianjin First Light Industry School,Tianjin 300131 China)
The class adviser should combine 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ith his(her)work or2 ganically.The class adviser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psychological features and apply the psy2 chological counseling into his(her)daily work.The personality charm of the class adviser should be perfected and his(her)self accomplishment so as to cultivate qualified laborers with socialist conscious2 ness for the society.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respect;understanding;sincerity
G711
A
1673-582X(2010)01-0128-03
2009-10-10
尹迎新(1969-),女,天津市人,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讲师,从事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