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数据库过量下载的现状及对策

2010-03-22 09:15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广东广州510640
图书馆建设 2010年6期
关键词:过量违规数据库

李 中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 广东 广州 510640)

我国高校图书馆为保障本校师生的文献信息需求,逐步购置了国内外一些著名的电子数据库资源。这些资源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为本校用户提供服务:一种是镜像访问,即直接将资源存放在本地服务器上,为全校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另一种是远程访问,即由数据库商提供资源以供读者远程访问,但资源的使用等情况受到数据库商的监控,一旦数据库商发现异常或不合理使用等情况,可以及时进行处理和控制[1]。目前国内大多数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都是采取IP限定的方式,只要用户个人电脑的IP地址在被授权学校的IP范围,就可以免费访问数据库资源。大量电子资源的涌现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库被广泛使用,一些使用不当的行为不断出现,其中过量下载就是目前数据库使用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甚至有时影响到电子资源的正常服务。因此,控制和减少这些过量下载行为从而保障电子资源的有效使用,是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本文针对这类问题,结合实例,从现状入手,分析过量下载的原因,并提出有效防范数据库过量下载的对策。

1 数据库过量下载的现状及成因剖析

1.1 数据库过量下载的现状

过量下载又称“恶意下载”,目前业界对其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但一般来讲,下列情况均属于过量下载行为:①使用网络下载工具(如迅雷)批量下载数据;②连续、系统、集中、批量地进行全文数据下载、浏览、检索等操作。

过量下载现象主要出现在对外文数据库的使用过程中。2009年网上公示的4起清华大学过量下载案例中,两起是因为过量下载ACS(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国化学学会)数据库,两起是因为过量下载SAE(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数据库[2]。2009年出现的5起华南理工大学过量下载案例中,4起是过量下载ACS数据库,1起是过量下载ScienceDirect数据库。

1.2 数据库过量下载成因剖析

1.2.1 对“过量下载”界定模糊,图书馆制度遭遇执行难题。

被大家公认的、也是大多数数据库商通用的界定标准是:超出正常阅读速度的使用、下载便被视为过量下载。例如,华南理工大学某IP于北京时间2009年8月2日16:15:51-16:24:46近9分钟的时间内下载了ACS数据库中281篇《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的期刊全文,这显然超出了正常下载速度,属于过量下载。但不同数据库商在真正执行过程中的界定标准是不一样的,有些数据库商非常严格,如ACS数据库全天候自动监控客户的下载数量,一旦发现用户使用下载软件或下载超出了正常速度,就立刻自动停掉该IP的访问权。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2009年就出现了4次因为用户使用下载软件在短时间内频繁登录ACS数据库(但实际上并没有大量下载全文数据)而被ACS数据库商视同过量下载的情况。

高校图书馆作为中介机构,经常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是来自读者的误解,另一方面是来自数据库商的压力,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和数据库的正常使用。如上所述,目前对于什么是“过量下载”、究竟下载多少篇是“过量”,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这导致缺乏约束过量下载行为的准绳,读者往往被封IP之后才知道自己违规。例如,2008年1月,华南理工大学一名博士生在使用ACS数据库过程中使用下载工具批量下载文献,被数据库商封掉其IP的访问权,数据库商甚至还要求图书馆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删除已下载的文章。但是据他本人解释,违规是因为查资料时速度太慢,于是就使用了下载工具。而且该读者没有看过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使用公告,还对图书馆提出质疑:“为什么学校花钱买了数据库,还有那么多限制,应该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对于什么是过量,多少才算是过量,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笔者认为,究竟多少篇才算过量,需要行业协会制订相应的标准,这样才具有可操作性;是否将使用批量下载软件视同过量下载,仍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2 读者缺乏版权保护意识

缺乏版权保护意识是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盗版书籍、影碟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下去,究其根源,是因为一些人缺乏版权保护意识[3],他们认为盗版有利可图,就算违反了版权法的相关规定,法律也很难追究责任。尤其是在虚拟网络世界,版权保护意识更是淡薄。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学术层次较高,研究专业性较强,所承受的学习与科研压力较大,容易产生急功近利、本位主义思想。这使一些读者在满足自己获取知识的渴望时忽略了其应负的责任,缺乏对知识应有的尊重与严肃的态度,更有个别大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潜意识中缺乏诚信观念。于是在科研学习过程中,一些读者为了图一时方便,采用下载软件大量下载文献,个别学生甚至以商业营利为目的为校外人员下载文章,以致于过量下载情况时有发生。

1.2.3 图书馆制度执行不力,无法有效约束与引导读者。

虽然大多数图书馆读者手册中在电子资源使用方面都有相关规定,并在主页的显著位置设有电子资源版权公告[2,4],但这些图书馆制度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图书馆把读者摆在“上帝”位置上,但并没有科学、全面、严格地执行对违规读者的处理措施。当工作人员发现读者有违背诚信的行为时,也只是友善地告知其行为违规,督促其改正,而没有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读者的不当行为。有些图书馆制度中对过量下载作出了相关规定:如发现违规行为,图书馆将协助学校有关部门进行追查,并对违规者进行严肃处理。但由于图书馆没有执法权,需要学校多个部门配合才能对违规读者进行处罚,存在操作难的问题,加之工作人员在执行过程中不够严厉,因此无法有效地约束和引导读者。

1.2.4 数据库资源分布不均匀

国内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尤其是外文数据库资源分布不均匀,这是因为外文数据库价格都比较昂贵,能承受的高校较少,加之国内高校图书馆经费普遍比较紧张,因此只有少数大型高校图书馆购买了外文数据库。而普通高校的师生人数总体所占比例较大,对外文数据库的需求量较大,外文数据库资源紧缺导致很多读者通过各种途径想尽办法获取大型高校图书馆购买的外文数据库资源,这也是造成过量下载的一个重要因素。

2 数据库过量下载造成的影响

2.1 对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虽然各高校都在电子资源版权公告上就过量下载作出明确规定,但过量下载事件在很多高校还是频繁发生。据了解,一些高校甚至为此上了数据库商的黑名单,对学校的声誉及数据库的续购工作都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2.2 对学校的经费造成极大浪费

学校每年都会花几百万的经费却只是购买了数据库当年的使用权。购置费用等级是按下载量来确定的,有些数据库年购置费高达数十万元,如ACS年购置费为30多万元。若读者经常过量下载,就会造成下载量剧增,那么购置费用等级随之上升,购置费也会大幅上涨,这对学校的经费造成极大浪费。

2.3 对数据库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有些数据库商则采取一刀切的方法,一旦发现过量下载,就封掉这个IP或整个学校IP段的访问权。如此一来,不仅过量下载者不能访问,同时也会影响本校其他师生对数据库的访问[5],这实际上剥夺了其他读者合理使用该数据库的权利。

3 防范数据库过量下载的对策

3.1 利用技术手段防止过量下载

技术是最有力的防护措施。虽然目前入侵检测产品种类繁多,但大多集中在对入侵行为特征的检测与分析上,基于网络异常行为检测的产品较少,因此,对于检测与管理图书馆过量下载方面的技术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清华大学图书馆在这方面做了有益尝试,与学校网络中心共同开发了电子资源访问控制系统,以对授权在清华大学IP范围内可访问的电子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该系统能够对用户访问电子资源进行实时监控,基于用户的访问流量和频率来判断用户行为是否合理(仅对用户访问电子资源的行为进行判断,不记录具体信息)。在用户有“违规”操作时,系统将向用户推送“提醒页面”。该页面显示用户“违规”访问的原因和系统采用的控制方法,并建议读者减慢下载或者浏览文献的速度。如果用户连续收到提醒信息仍未停止“违规”操作,系统则会视“违规”情节的轻重采取冻结用户对某数据库的访问权限(具体冻结的期限显示在“提醒页面”上)、冻结用户对校外网络的访问权限和冻结用户网络帐号等3种不同的控制手段[2]。这种对有可能被数据库商视为“违规”下载的用户行为给予提醒和及时制止的功能,能够避免因某些用户的过量下载而影响其他用户对数据库资源的合理使用。

3.2 培养用户的知识产权意识

高校图书馆可以在新生教育阶段开展尊重知识产权教育,因为新生刚入校,对图书馆还比较陌生,所以图书馆在介绍如何有效使用图书馆资源的过程中加强用户的电子资源知识产权意识教育,是开展读者教育的最佳时机[6]。此外,要加强图书馆的舆论导向作用,如在图书馆的主页、宣传栏、BBS上多渠道宣传电子资源的版权保护问题[7],必要时在图书馆主页上对过量下载读者进行曝光;通过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讲座或图片展览,倡导合理使用图书馆数据库资源。虽然图书馆一般都在网上设有电子资源版权公告,但很少有读者认真阅读,因此要在宣传方式上下工夫,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宣传方式,并注重宣传的实效性。

3.3 与数据库商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由于目前数据库商对过量下载的界定标准不一致,所以依赖具体的标准判断是否过量下载并不现实。基于多年的数据库管理经验,笔者建议数据库商在数据库月报表中增设用量统计分析项目,以通过读者的IP及时发现该数据库的常驻用户,并对其进行重点监测,一旦发现某用户某时段的用量大增(即超出了正常用量),则通知图书馆进行干预,由图书馆负责后续的排查和处理工作。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可以有效地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3.4 加大处罚力度,引起读者重视。

现在许多高校图书馆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处理过量下载问题。据笔者了解,国内一流大学的图书馆在这方面都有非常严厉的措施[8],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都采用了通报违规读者并通知所在单位、停止违规读者一定时间的借书权限、冻结违规读者一段时间的网络帐号等措施。北京大学图书馆还特别指出:若违规者给图书馆或者学校造成了经济损失(如使用电子资源的代理服务器造成大量国际流量费等),需要自行支付相关费用;由此而引起知识产权纠纷的,违规者必须自行承担由此而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9]。另外,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等都在网页的显著位置写明电子资源使用公告,呼吁大家遵守电子资源使用规定、合理利用电子资源。笔者采用电话调查的方式对这几所大学图书馆进行调研时发现,只有加大对过量下载使用的处罚力度、制订具有可操作性与威慑性的处罚办法,方能引起读者的重视。

3.5 进一步加强数字资源共享

中小型高校规模虽小但数量众多,单个学校对外文数据库的需求较低,但仍有一定的需求量。由于资源分布不均导致的过量下载只有通过加强资源共享才能得到有效缓解。具体措施如:中国各高校的文献收藏机构与利用机构之间加强文献传递,尤其是对各种数据库的现有或潜在用户加强资源共享的宣传和推广;政府或上级管理机构出面组织较大范围内的区域性集团采购和共享利用。

4 结 语

数字时代,数据库资源已成为高校广大师生教学、科研、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同时数字技术的发展使资源的检索、下载变得从未有过的便捷,对电子资源的版权保护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此外,读者也应该遵守电子资源版权公告中的约定,合理使用数据库资源。

[1]王应解, 晏 凌. 高校图书馆如何防范恶意下载[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3(4): 49-50.

[2]清华大学图书馆.关于版权的公告[EB/OL]. [2009-11-12].http://www.lib.tsinghua.edu.cn/database/copyright.html.

[3]宋贻珍. 电子数据库的恶意下载与合理使用[J].中国版权,2004(6):44-47.

[4]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关于电子资源版权的公告[EB/OL].[2009-11-12].http://202.38.232.1/gonggao.htm.

[5]蒋继生. 论高校图书馆数据库的合法用户及其权利[J].图书馆,2008(3):57-60.

[6]陈 近. 读者诚信论[J]. 图书馆论坛, 2005(2):222-224.

[7]牛继舜.图书馆数据库知识产权问题研究[J].网络财富,2008(11):159-161.

[8]张 静, 强自力, 邵 晶.电子资源违规使用行为分析及图书馆的应对措施[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8(2):64-67.

[9]北京大学校园网电子资源使用管理办法[EB/OL].[2009-11-12].http://www.lib.pku.edu.cn/portal/portal/group/pkuguest/media-type/html/page/newest.psml?metainfoId=ABC00000000000000659.

猜你喜欢
过量违规数据库
违规借调的多重“算计”
过量食水果会加速衰老
B3M4 Sandstorms in Asia Teaching Plan
请勿过量饮酒
吃糖过量也会“醉”?
违规试放存放 爆炸5死1伤
数据库
驾照
违规逆行之后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