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颂游,冯冬梅,刘金英
(中山市人民医院心理门诊,广东 中山 528400)
精神分裂症是生物 -心理 -社会各方面因素重叠作用的结果,治疗上应该应用生物 -医学 -社会模式进行综合处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有效康复不仅在于提高患者本身生活水平,而且要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完全回归社会[1]。本文对我院2006年 1月至 2008年 12月精神科门诊收治的 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单纯药物治疗和药物联合康复性心理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 2006年 1月至 2008年 12月精神科门诊收治的 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男性 73例,女性 55例,年龄 17-49岁,中位年龄 23.5岁,病程(15.6±12.5)个月,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以及呼吸循环系统重大疾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职业及婚姻状况、家族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药物组药物治疗方法:氯氮平起始剂量 50 mg/d,最大剂量 400 mg/d,平均(175±75)mg/d,疗程 8周;观察组心理康复治疗方法[2]:第 1个月先与家庭主要成员(固定 1-2人)会谈 2次;第 2个月在病人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再与病人会谈 2次;第 3个月开始与病人和家庭主要成员一起每 20 d会谈 1次,共 3次;第 5个月开始每月会谈 1次,前后共会谈 15次。会谈的重点:首先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再解决他们对此病的偏见:患了此病被歧视、判成残废、长期服药有损身体、治病无信心等问题。向他们讲述此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等有关知识,指导他们面对现实如何去做得更好些。教会病人如何求得家庭、他人和社会的帮助与支持。
1.3 评分方法 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3版(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3],入选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 128例,应用简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BPRS)判断疗效[4]拟定治疗标准:临床症状消失,BPRS评分≤25分,自知力因子分≤2分;复发标准:症状缓解 3个月以上精神症状重现,BPRS总分≥36分,其中工作能力评定细分为:恢复以往工作状态、能胜任一般工作状态、能监督但不能胜任工作状态、不能参加任何工作状态。同时应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进行疗效评定比较。所有评定工作均由接受过专科训练的医生或护士进行。
1.4 分组与随访 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单纯接受药物治疗的药物组,接受药物治疗和康复性心理治疗的观察组,所有病例均随访(电话或家庭随访,1次/月)1-2年,随访期间无脱落。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13.0进行,两组间率的比较应用 x2检验,两样本均数比较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工作能力评定比较,经 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率的比较应用 x2检验,四种工作状态的 x2值和 P值分别为:x2=1.545,P=0.214;x2=4.001,P=0.045;x2=3.865,P=0.049;x2=4.571,P=0.033,可知后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能胜任一般工作状态者,观察组多于药物组,而观察组能监督但不能胜任工作状态和不能参加任何工作状态者较药物组低,显示总体效果观察组优于药物组。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 1年工作能力评定比较(例)
根据原数据,经 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 t检验得到两组社会性退缩、婚姻职能、父母职能、生理自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六项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社会性退缩、婚姻职能、父母职能、生理自理较药物组影响更大,治疗效果较好(P<0.05)。见表 2。
表2 两组 1年后社会功能缺陷量表评定比较(x±s)
两组 1年内随访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经SPSS13.0统计学分析,两组率的比较同样应用 x2检验,x2=6.232,P=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 1年的复发率少于药物组,见表 3。
表3 两组 1年内随访治疗效果比较(例)
目前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康复模式也逐渐由单一的药物治疗向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治疗康复模式转变[5-6]。国内有学者提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需要躯体、心理、康复一体的综合性治疗[7],研究称抗精神病药物可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仍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8]。虽然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急性症状控制方面效果显著,但是抗精神病药物对于预防疾病复发和促进患者有效回归社会方面效果不能肯定[9]。且精神分裂症复发率很高,在急性精神症状被生物医学方法控制后,如何进行症状控制、精神康复、预防复发、提高患者回归社会的能力、降低病残率是心理卫生和精神卫生学科的共同责任[10]。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受损的原因:疾病本身可使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其次对疾病的不良认知使其社会功能进一步下降[11]。医生应鼓励患者尽量表达内心感受,多与外界交流和有效地接触社会,加强其生活自理能力、社会能力、工作能力等方面训练,重塑健康人格,利于改善患者的述情障碍,使之得到更有效的治疗,促进患者职业/社交功能正常化,达到早日回归社会的目的[12]。
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工作能力评定比较,其中观察组治疗后一年,恢复以往工作状态者占18.8%,药物组为 10.9%,不能参加任何工作状态仅为 14.1%,而药物组为 29.7%,观察组能胜任一般工作状态亦较药物组高,经统计学分析,能胜任一般工作状态者,观察组多于药物组,而观察组能监督但不能胜任工作状态和不能参加任何工作状态者较药物组低,总体效果观察组优于药物组。观察组患者的社会性退缩、婚姻职能、父母职能、生理自理较药物组影响更大,治疗效果较好。对两组 1年内随访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半年内观察组复发率仅为6.3%,而药物组为 10.9%,到 1年时观察组复发率为 14.1%,药物组为 29.7%,总体复发率观察组以20.4%低于药物组的 40.6%,观察组治疗后 1年的复发率少于药物组。观察组和药物组存在以上区别的原因可能为:康复性心理治疗通过解释、鼓励等方法与患者交谈,使患者消除不良情绪,转变思维方式,更好地认识自我,适应社会并让患者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同时消除患者对药物和疾病本身的恐惧。总之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尤其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如何帮助有效缓解精神症状,促进患者提高回归社会的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能力,降低复发率和致残率是临床上的一个急需解决的医学难题。
[1] Heuser I,Dettling M.Health economic aspects of medical care and therapeutic options for schizophrenic and depressive patients in Germany[J].Bundesgesundheitsblatt Gesundheits-forschung Gesundheitsschutz,2004,47(8)∶745-750.
[2] 李义明.心理治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时的对照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2,2(4)∶238-239.
[3]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8.
[4] 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34-142.
[5] 沈 峰,杨彦春,邓 红,等.精神分裂症心理社会康复的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2)∶l85-l87.
[6] Kopelowicz A,Liberman RP.Intergrating treatment with rehabilitation for persons with major mental illnesses[J].PsychiatrServ,2003,54(11)∶l 491-1 498.
[7] 陈彦方.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30-232.
[8] Miyamoto S,Duncan GE,Marx CE,et a1.Treatments for schizophrenia:a critical review of pharmacology and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antipsychotic drugs[J].Mol Psychiatry,2005,10(1)∶79-104.
[9] Bustillo JR,Lauriello J,Keith SJ.Schizophrenia:improving outcome[J].Harv Rev Psychiatry,1999,6(5)∶229-240.
[10]Prince JD.Family involvement and satifaction with commlenity mental,care of individuals with schizophrenia[J].Community Mental Health,2005,41∶419-430.
[11]梅其一,米雄伟,沈建红,等.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1,11(2)∶83-85.
[12]杨静娟,吕建周,高亚丽,等.88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述情障碍的临床研究和中西医对策[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3)∶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