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乾 龙志芳 姚瑶 郝建英
检测孕妇体内免疫性抗体效价是协助早期诊断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可靠指标之一。以往均采用经典试管法测定孕妇体内免疫性抗体。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典试管法检测孕妇体内的免疫性抗体程序繁琐且稳定性差。微柱凝胶试验技术(MGT)是一种新的改良抗球蛋白试验技术,在国外输血领域已逐渐作为常规应用[1],国内也有报道[2-4]。笔者自 2006 年以来在血液免疫学诊断方面进行了MGT、凝聚胺法(MPT)和试管法抗人球蛋白试验技术(tube anti-person globulin experiment technique,TAT)的研究,将微柱凝胶技术和凝聚胺技术应用到夫妇免疫性抗体的检测工作中,三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了3种方法的可靠性。
1.1 标本来源 1 152例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夫妇ABO血型不合的标本。孕妇为O型,丈夫为A、B、或AB型。
1.2 试剂 微柱凝胶抗体筛查卡由长春博讯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试管法抗人球蛋白、2-巯基乙醇等试剂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提供,凝聚胺试剂有台湾Baso试剂公司提供。
1.3 方法 微柱凝胶技术按产品的说明书,严格控制红细胞的浓度、加样量、孵育温度和时间。传统试管法试验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操作。同时设阴阳性对照。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O型孕妇免疫性抗-A或抗-B效价 对我院门诊和住院孕妇检测的1 152份O型孕妇免疫性抗-A或抗-B效价进行统计学处理,以1∶128为界值,配偶为A型阳性检出率为29.63%(168/567),配偶B型者阳性检出率为29.74%(174/585),组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Rh免疫性抗D抗体检出率 在1 152例孕妇中检出RhD阴性18例,在18例 RhD阴性孕妇中检出抗D抗体12例(66.7%),抗 D 效价≥1∶32孕妇 5 例(41.7%),抗 D 效价≥1∶64孕妇 5 例(41.7%),抗 D 效价≥1∶128 孕妇 2 例(16.7%)。
2.3 MGT法与MPT、TAT对IgG抗-A(B)抗体的捡出率 在1 152例夫妇血型不合的孕妇血清中,MGT法检出抗-A(B)抗体效价≥1∶64以上者643例(55.8%),MPT法捡出624例(54.2%),TAT法捡出615 例(53.4%),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MGT法与MPT法、TAT法检测IgG抗A(B)抗体效价的比较
新生儿溶血病(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是由于孕妇与胎儿血型不符,母体的抗体与胎儿的红细胞发生反应而引起的同种免疫溶血性疾病。研究表明,O型孕妇IgG抗-A(B)效价≥1∶64的检出率远远高于A(B)型孕妇,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O型个体血清中都含有IgG抗-A(B),而A(B)型人血清中主要是IgM抗-A(B),IgG抗体极少的缘故。因此,本研究选择的孕妇为O型,丈夫为A、B、AB型。ABO、RhD血型引起的HDN是由于母亲血液中存在与胎儿不相合的IgG性质血型抗体引起的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5]。当孕妇血清中IgG抗-A(B)抗体效价≥1∶64或RhD阴性孕妇血液中产生针对胎儿RhD抗原的抗D抗体时,胎儿有受害的机会,可能发生HDN。因此通常以IgG抗-A(B)抗体效价≥1∶64作为临界值,孕妇血清中IgG抗-A(B)抗体效价≥1∶128时,提示婴儿很可能受害[6]。产前IgG抗-A(B)效价测定一般在妊娠第16周进行第1次检测,以了解孕妇抗体基础水平,然后,于28~30周作第2次检查,结果高者,要定期检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抗体效价,并由妇科医师给予治疗。本组1 152例IgG抗-A(B)效价≥128的孕妇,经治疗有效率达到80%以上,很少发现明显的ABO系统HDN,说明HDN只要产前积极预防治疗,完全可以降低其发病率。血清中的抗-A、抗-B往往是IgG和IgM的混和物,其具有相同的特异性,因此须除IgM抗-A(B)的相互干扰。通常使用二疏基乙醇(2-Me)处理血清,破坏IgM抗体,使IgG抗体保持与相应的红细胞致敏的血清学特性。TAT法测抗体的效价需作大批试验,孵育后需洗涤至少3次,再加抗人球离心观察结果。MPT法也是一种快速检测免疫性IgG血型抗体的方法,该方法缩短了抗原抗体的孵育时间,既不需反复洗涤红细胞,又不需特殊仪器设备,检测成本比MGT法低,操作方法简便快速。MGT技术是一种半自动化检测方法。微柱内装入细小凝胶粒,在柱内使抗原抗体发生反应并在IgG参与条件下,通过胶粒间筛网和离心等作用,使凝集的红细胞留在柱子上部或在沿柱的不同位置停留,形成阳性结果。未凝集的红细胞则不被阻止,到达柱的底部[1]。该技术基于生物化学凝胶过滤技术和免疫化学抗原抗体特异反应技术原理,加之取样标准化,自动孵育和离心后直接判读结果,人为干扰因素小,是一种比MPT、TAT法更敏感、准确的检测方法[1,2]。以往的实验结果也证明,MPT法在检测血型IgG抗体的灵敏度上与传统试管法无明显差异,并且与MGT法也有高度的相关性。虽然MGT法较敏感。但效价在≥1∶64时三种方法结果一致。而对于临床来说,当抗体效价≥1∶64才有参考意义,因此高灵敏度不会使临床结果有歧义。
我们的结论是MGT技术检测孕妇中的IgG抗-A(B)抗体效价比MPT和TAT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检出的特异性一致,结果判读准确,是辅助诊断夫妇血清中IgG抗-A(B)抗体效价的可靠方法。
1 Labgston MM,Procter JL,Cipolone KM,et al.Evaluation of the gel system for AOB grouping and D typing.Transfusion,1999,39:300-301.
2 李勇,朱逢春,刘莹,等.微柱凝胶Coombs实验对人RhD血型检测的实验研究.中国输血杂志,1998,11:24-25.
3 邹焕荣,叶有玩.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微柱凝集技术诊断应用.江西医学检验,2004,22:113-114.
4 董永,李延年,孙波,等.微柱凝集法筛检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中国输血杂志,2003,16:326-327.
5 肖星甫主编.输血技术手册.第1版.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56-159.
6 张和平,冯杏彬,申华.ABO血型抗体效价的检测与母儿血型不合的疗效观察.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3,11: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