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分析”突破策略

2010-03-21 06:07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院桥中学318025陈继革
地理教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区位因素分析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院桥中学(318025) 陈继革

“区位分析”突破策略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院桥中学(318025) 陈继革

高中地理新教材对地理布局的内容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引入了区位的概念,增加了区位的内容,涉及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交通运输点线和枢纽的区位、商业中心与网点区位等内容,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综合性、区域性的特点。区位分析能力考查成为高考地理命题目标的重点,该类试题能很好地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评价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考生务必要重视区位分析,提升自己的区位分析能力。

一、夯实基础知识

重落实讲实效。课本的知识落实是能力的载体,

夯实基础是提高能力的关键。能力是知识的升华,高考地理备考中要达到《考纲》要求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目标要求,必须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地掌握教材内容,将地理知识要点化、细致化。落实到位,科学准确,条理清楚,最后达到“死去活来”的境界。切忌似是而非,模糊含混,张冠李戴。无论高考模式如何变化,通过对基础知识尤其是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来落实双基是不会改变的。掌握了基础知识,分析才会有源头之水。区位分析所需基础知识列表如下:

区位类型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农业区位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农产品冷藏技术和保鲜技术;劳动力;地租;农业技术;政策工业区位位置;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农业基础;市场;交通;地租;劳动力数量、素质;技术;政策;环境城市区位城市(群)地形;气候;河流(供水、运输功能)自然资源(矿产);交通运输;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城市功能区地形;河流流向;气候(风向);植被分布城市职能;距市中区的距离;交通的通达度;知名度;种族;宗教交通运输线区位地形;地质;气候地理区位;经济发展;资源状况;科技;政治交通区位港口区位①水域条件(航行、停泊条件):河港——沿河、水深、河宽、流缓;海港——沿海、水深、易靠岸、避风的海湾。②陆域(筑港)条件: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便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陆域(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经济腹地的大小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客货流量,进而影响港口的兴衰);城市的依托(城市为港口提供人、才、物的优势,利于港口的建设和发展)内河运输区位人口、经济影响客货流状况地形(地势平坦、水流平缓、利于航行);气候(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水位变化较小,冬季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水文(河网密布、运河众多,形成庞大的内河水运网;河流含沙量小,河道不淤积)商业中心区位商业城市区位①商业街:市场最优;交通最优②商业小区:多建在居民小区中,方便居民购物旅游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质量、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旅游环境承载量①比较稳定增长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即服务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②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城市中商业中心区位

二、掌握分析方法

因为不同部门的影响因素不同,同一部门(或特定地域)影响布局的因素又是变化的,不同地域影响布局的因素又不同等,不同地理事物又有不同的区位分布特点及规律,因此在进行区位分析定位时,既要从影响某个部门的主导因素出发,又要对特定区域地理事物分布进行多要素分析,而且还要学会客观地分析各个要素的利与弊。影响区位的因素又是发展变化的,所以还须从动态的角度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客观分析;不但要会定性分析影响区位的因素,而且还要学会定量计算,从而提高区位分析的综合评价能力。

1.综合分析

与自然地理比,人文地理现象更加复杂多变,空间差异更大,地域性更强,综合性表现得更明显。因此在人文地理区位分析与评价时,既要分析自然因素,又要分析人文因素,也要在人地关系的层次上加以综合,同时还要从区域特征出发,充分考虑到空间上的地域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视因地制宜观念的形成。

典型案例:2009年全国卷Ⅱ第36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下图(略,厄瓜多尔)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2)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3)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答案:(1)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赤道从北部穿过(位于低纬地区或热带地区),西临太平洋。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多高峰。(2)(地处低纬),雨量较充沛,(地势较高)常年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年温差小。(3)通过航空运输,可以方便联系北美、欧洲等花卉消费市场,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政府决策)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

2.辩证分析

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影响某一人类活动区位形成与发展的优势条件与限制性因素,并对其做出有利和不利的评价。即从空间联系角度对区位进行正确的评价。

典型案例: 2007年宁夏卷第37题:(2)该地区计划建一大型机场,分别说明b、c两地作为机场选址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图略)

答案:(2)b地 有利:位于几个大城市的中间(靠近几个大城市),便于旅客和货物的集散(交通便利)。不利:占用大量农田和湿地。C地 有利:(通过填海修建机场,)可以保护农田和湿地。不利:位置偏离大城市,不利旅客和货物的集散(交通不便);填海造陆,工程造价较高。

3.对比分析

分析找出区位之间的相同与不同因素。

典型案例: 2009年高考文综四川卷36题第4小题: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及其治理措施的差异。

答案:成因不同:长江“地上河”: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容易沉积。黄河“地上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水流平缓,泥沙大量沉积。

治理措施差异:长江“地上河”:裁弯取直工程;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黄河“地上河”:黄土高原打坝建库(或打坝淤地);抽引水灌溉(或引黄淤灌);黄河中游地区种草植树。

4.优势分析

全面分析找出在同类区位中具有优势的因素。

典型案例:2009年高考文综四川卷36题第5小题:运用区位理论分析“东汽”从十堰搬迁到乙地的主要原因。(图略)

答案:十堰位于秦巴山区,交通相对不便,远离市场;位于山谷地区,工业集聚、协作条件欠缺。因而,工业区位条件差。武汉(乙地)位于长江与京广铁路交会处,水陆交通发达,联系市场便利;武汉(乙地)地处江汉平原,工业用地、用水充足,农产富饶,劳动力资源丰富;武汉(乙地)位于长江沿岸工业地带,近钢铁产地,工业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武汉(乙地)接近葛洲坝、三峡电站,能源供应充足。因而,武汉(乙地)工业区位条件优越。

5.主因分析

指在各区位要素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典型案例:2007年高考天津文综卷39题:环渤海地区被确定为我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甲、乙两区域建立化学工业不同的主导区位因素各是什么? (注:甲为环渤海地区,乙为长江三角洲,图略)

答案:甲区域:原料和燃料;乙区域:市场。

6.动态分析

区位因素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区位选择问题,并抓住倾向性因素做预测性分析。包括两种形式:某一特定地区的区位选择随时间的变化;同一部门在不同的阶段的区位变化。即从发展变化的角度分析区位变化的原因。

典型案例:2009年广东地理第33题第5小题:洛杉矶市城区分散,占地面积广,“空心化”现象突出。分析其今后发展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应注意的问题:①节约用地;②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合理分区);③改造老城区;④ 优化环境(建设生态城市)。

具体实战时要注意题目的要求,联系区域所处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有特色的、主要的因素作答,避免过分繁琐。

三、形成分析模型

因不同地理事物有不同的空间位置,同时区域间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区位因素)的不同导致各种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形态有着显著差异。因此有效地对不同类型的人类活动进行区位分析与评价,需要构建认识复杂人文地理现象的统一“秩序”,即区位分析与评价的思维模型:

四、加强分析演练

以高考真题或精心选编的习题为典型例题,要求学生能熟练分析,并能完整回忆出来。

【例题1】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

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2)自然因素: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②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③长江、汉江汇合处,为城市提供丰富的水源,也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3)社会经济因素:①附近铁矿、棉花资源;②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③科技发达;④劳动力丰富,素质高;⑤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⑥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主要工业部门:钢铁工业、汽车工业、棉纺织工业等)。

【例题2】分析东北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分析:该问题为某区域某种地理事物的区位,要求全面分析,从答题要求看应对东北相关位置先作表述,再从自然、社会经济两方面梳理出对农业发展有利和不利的主要的区位要素。可以得到下面答案要点:地处温带湿润、半湿润区(位置要素);夏季高温,水热配合较好(气候要素);平原广阔,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适宜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土壤肥沃(地形要素);水源条件较好(水文要素);但易受低温冻害,洪涝影响(不利自然要素)。人少地多(劳力要素) 、技术水平较高(技术要素);农业基础较好、工业较发达(经济基础要素);交通方便(交通要素);森林资源丰富,农业生态环境较好(资源要素)。

【例题3】2008年海南卷第23题:如图8所示,拟在A地与B地之间建设高速公路,有两种选线方案:方案①通过半荒漠地区,所需建设成本约为15亿元;方案②通过地形破碎、人口较稠密的区域,所需建设成本10亿元。试比较两种方案的优缺点。

图8

分析: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能力。本题考查内容是交通线路的区位因素。首先要解读文字和图形材料,再从建设成本、线路长短、沿线村镇人口多少、涉及搬迁的人口、占用耕地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优劣对比分析,即可完整地回答本题。方案①优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较少。缺点:建设成本高.干扰半荒漠地区的植被(环境)。 方案②优点:建设成本低。有利于沿线村镇的发展。缺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多。建设过程中会加重沿线地区水土流失。

【例题4】简要分析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

分析:该问题为某种地理事物的区位,要求全面分析,从答题要求看应对上海港位置先作表述,再从自然、社会经济两方面梳理出对港口发展有利和不利的最主要的区位要素。可以得到下面答案要点:(1)上海港位于长江入海口,介于我国沿海中间位置,是长江三角洲河口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2)从自然条件看:三角洲地势开阔平坦,方便港口区建设,但泥沙易沉积淤塞河道;长江、黄浦江不但为港口提供淡水,而且保证了船舶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和锚地空间。(3)从社会经济因素看:①经济腹地是港口兴衰的重要基础,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水路包括川、渝、鄂、湘、赣、皖、苏、沪 8 省市,陆路腹地更广;②港口与城市相互依存,上海——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外贸基地;浦东开发——政策、人、财、物等优势明显。

【例题5】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工业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推进速度很快,但1990年代以来,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崛起,许多外资企业由珠三角地区向长三角地区迁移,根据材料简述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的变化。

分析:此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区位条件的变化可参照长三角地区的发展,答案要点:珠江三角洲地区(1)政策优势明显下降;(2)劳动力工资水平不断提高;(3)地价上涨;(4)科技人才优势逐渐丧失;(5)市场萎缩;(6)环境污染加重。

猜你喜欢
区位因素分析
袁奇峰:广州南CBD,优越区位截留全城商机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解石三大因素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地理区位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