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225003) 朱 慧
关于对话教学的思考
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225003) 朱 慧
平等和民主。对话教学是基于教师和学生是同等资格、同等权利的人的条件下进行的。于情于理,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就理而言,教师具备的知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在知识的学习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先学与后学的关系。事实证明,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有些优秀的学生的思维和解题能力能达到甚至超过平平的教师,这也说明师生只是先知后知关系。再说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某一学科知识只是他全部学习内容的很少一部分。学生除了要学习你所教的学科知识外,还有更多学科内容在他们的成长中也需要学习,因此,教师就没有理由和资本在学生面前表现出优越感,师生之间也不存在尊卑关系。于情而言,学生与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和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开放性和探究性。对话教学是平等关系的师生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教与学的方式。教学对话不仅仅指师生间的言谈,而且指师生内心世界的敞开和彼此接纳。心与心的交融常常激发起师生的探究热情,引发思想撞碰,产生思维火花,师生在撞碰和交融中感受成功和成长,享受着快乐和愉悦。
基于上述特征考虑,对话教学研究直指课程改革核心价值观——追求人的和谐发展,作为有教育理想的地理教师,追求对话教学,地理课堂自然形态,实属应然。
1. 营造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
传统意义上的地理课堂,教师是地理知识“播种者”,学生是“土地”,课堂上地理教师的任务就是将“种子”播撒到“土地”里。一节课,只要这框“种子”撒完了,教师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至于“种子”播撒的时间是否适时,种子的密度是否合理,土地的肥力怎样,“种子”是否能在土地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教师并不关心。当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时,教师还抱怨学生上课没有认真听,作业没有好好做等等。殊不知,“种子”的生长需要环境,不同的种子需要不同的生长环境。推而论之,学校为了全面发展人,教师必须研究和营造“种子”生长的环境。
平等的对话,首先是平等,而后才是对话。就是教师不再采用“给大家介绍(北京有哪些自然资源)”、“告诉同学们(地球自转有三个意义)”等语气进行教学;教师不要以居高临下姿态永远“霸占”在讲台上;就是不要用“某某同学你又开小差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你怎么都回答不出来?”指责语刺伤学生;就是不能用“某某同学小测验不合格,订正错误5遍”、“你的地图定位很差,回家罚画地图”等方式体罚学生……。试想一下,面对着教师语气“独霸”,学生还愿意与教师交流吗?学生毕竟是孩子,是一个不完善,正在成长中的人。我们教师都承认自己并不完善,为什么对学生的要求就如此苛刻呢?
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还要营造“说话”环境,教室和谐的环境布置,桌椅的排放形式,教师愉悦的情绪和倾听的态度,对话时间和节奏的把握,都是不可忽视的环境要素。在师生平等和谐的环境下进行对话,在对话中精神相遇,闪现灵感、生成知识。
2. 挖掘课改诉求,寻找“对话”支持。
新课程对地理学科的要求是“ 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地理新课标从培养目标、学习方式和学习任务上为地理教师实现对话教学提供了理论和行动的依据。
从培养目标看,“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不只是学生地理知识的积累,更是应对未来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能力的提升。从学习方式看,建立在对话教学基础上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实践更加具体和可操作。至于“地理观测……等实践活动”更需要师生对话和合作。再从学习任务看,提出“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的出发点,就是要求学生关注,而不是记住!这种关注不可能建立在教师灌输的基础上,而是师生动态地共同关注环境的发展,共同对话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由此生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因此,对话教学,也是实现新课程理念的佳径。
对话教学较好的形式就是要围绕一个话题, 也就是问题研究。地理学科是研究人地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研究人与环境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个地理问题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历史,这正好成为师生实现对话的切入口。因此,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更有理由以问题为起点,以对话为手段,以师生共成长为归宿。
问题的提出,可以是教学的双方,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在课堂提出问题,因为能提问题,表明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状态,学生旧经验与新的经验发生冲突,最后内化达到新的高度,新知识建构完成。学生主动问题的学习建立在内需基础上,学习的高效率自然也高。教师提出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情境和梯度,突兀、大而难的问题,学生无法下手,不仅“对话”变成“独白”,而且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挫伤。例如:课堂教学涉及到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影响时,教师提出“汶川地震与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有关吗?”,能激发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追问和对新知识的探究热情,促进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