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教材中“问题研究”板块的作用与处理策略

2010-03-21 06:07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214206宜兴市中小学教研室214206彭琰清
地理教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问题研究研究学生

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214206) 卢 钢 宜兴市中小学教研室(214206) 彭琰清

高中必修教材中“问题研究”板块的作用与处理策略

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214206) 卢 钢 宜兴市中小学教研室(214206) 彭琰清

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以下同)的每个单元中均设置了“问题研究”板块,选择了一些时代鲜明、富有现实意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设计,它不仅丰富了教材内容,增强了教学资源的弹性,而且在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培养学生关心地理时事的态度和形成科学地理观上有独特之处。同时,它又是每单元教学内容的有机延伸和补充。下面笔者通过几年来对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与体会,谈谈“问题研究”板块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处理策略。

一、“问题研究”在教材中的作用

1. 更好地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灵魂。受长期应试教育观念和急功近利教学手段的影响,多年来,教学中存在着“重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轻过程与方法的优化,略情感态度和价值的升华”的现象。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对“知识与技能”的研究较多较全面,而对课堂教学的其他育人功能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思考的较少。

三本必修教材每章末的“问题研究”,有些从“知识与技能”上加以补充完善,有些则更加注重分析某一地理事象的“过程与方法”,有些则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重。因此,“问题研究”对于科学定位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更好地落实三维目标,尤其是在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例如,必修《地理1》中的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有关热力环流原理,内容较抽象,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该章末设计了“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这一“问题研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比较分析,不仅很好地解释为何市区气温比郊区高,还能理解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热力环流现象及其影响。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绘制“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图”,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因此,通过对“城市热岛效应”这一实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热力环流这一原理的理解,而且使热力环流原理由理论走向现实,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还可以为以后城市绿化带的设置、污染工业的布局打下一定基础。

再如:必修《地理2》中的第一章“人口的变化”设置了“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这一“问题研究”,让学生从“农民工”这一现象入手,关注并分析中国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人口问题及引起的诸如就业等相关问题。这不仅对教材知识作了合理的补充,而且通过研究,可培养学生作为社会一员关注生活、关注民生的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和增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 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

新教材区别于以往教材的特点之一是,不过分追求地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是突出学习研究的主题,重在让学生掌握地理思维方法。受教材篇幅与课时的限制,同时考虑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有些内容以不同形式出现。

例如,必修《地理3》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的“问题研究”——“河流的综合开发”,教材“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作为正文教学内容,介绍了河流开发的背景和产生的巨大社会、经济效应,这是世界上一个河流开发史上成功的案例。该章末配置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以埃及阿斯旺大坝为例,既展现了人类在河流开发利用中产生的积极作用,同时又阐明了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通过“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的问题研究,学生就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人类对河流开发利用中产生的利弊,所以该问题研究很好地完善了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学会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问题。

类似的还有:必修《地理2》中的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设置“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作为传统工业区,教材通过正文案例“鲁尔区的兴衰和整治”并配合“辽中南工业的区位变化”进行分析,但没有给出 “资源型城市或工业区如何实现经济转型”,而通过“煤城焦作出路何在”这一“问题研究”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全面了解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条件、发展潜力、存在问题,并学会归纳我国乃至世界上其他类似于资源枯竭地区的经济转型之路的途径。

3. 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三本必修教材章末的“问题研究”,几乎都提供了学生进行研究学习的步骤:确定课题的探究目标、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通过搜集报刊、网络信息和实地观察等途径获取信息,学习视野由封闭的小课堂引向开放的社会大课堂。“问题研究”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探究性学习心理和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与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地理素养。

例如,必修《地理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章末设计的问题研究是“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学生通过对本章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学习后,已经对城市中住宅区分布有了初步的认识。而当前的民生问题——“房价”是社会热点之一,学生也有兴趣对这一问题作深入的了解。因此,问题研究结合这一热点设计了“收集、阅读资料,了解人们选择不同住房位置的情况——分析影响人们选择住房位置的主要因素——提出你选择住房位置的基本思路——选择恰当位置的住房”的探究思路。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分析,以及结合实践,对城市不同位置有不同类型的住房,选择不同位置的住房要考虑的各种因素等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对自己目前住房选择的合理性作出理性的评价等。

又如,必修《地理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章末设计的“问题研究”是“我的家乡怎样发展”。该“问题研究”以家乡作为研究背景,让学生“收集资料,掌握家乡的基本情况——分析家乡发展条件的优势与不足——参考或借鉴其他区域发展的经验——提出对家乡发展的建议或构想”。按照此思路,学生通过亲自参与调查家乡的发展现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比较分析成功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并结合家乡有利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条件,提出发展改进的建议或新的发展构想。如,作为天目山余肪的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可借鉴江西千烟洲的“立体农业”发展模式;作为太湖流域的河湖密布之地,可借鉴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等。通过对该“问题研究”的探究,学生知道要发展区域经济,不仅要了解区域的地理环境,而且还要知道人类应如何处理和环境的关系,以便协调发展。

4. 拓展学生的地理知识视野

“问题研究”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学生营造了更加广阔而真实的探究和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地理素养的形成。在强化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观察、计算、分析、评价、甚至制作等地理技能的同时,把地理课堂向课外延伸,使地理教学资源向其它的媒介拓展,这也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立“问题”意识,通过对问题进行自主的、合作的、探究性的研究,使学生不仅可以从课本中、学校课堂中获取知识,并且可以在课堂以外通过各种途径关注生活和社会,学习获取和加工信息,从而内化知识,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比较、选择社会生活环境,提高应对未来的生存能力,形成正确的地理情感、观念、态度和行为习惯。因此,“问题研究”板块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的需求,开阔并拓展学生的地理知识视野”的要求。

例如,必修《地理1》第一章“行星地球”中的“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中的“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必修《地理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中的“绿色食品知多少”等课题就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这些“问题研究”从某种意义上展示了当前地理科学研究的方向。由于发展的可变性,课本上没有提供足够的资料让学生学习,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延伸学习对诸如新领域、新空间、新能源、资源问题的解决、新科技等了解,也体现了持续性学习的需求。

二、“问题研究”的主要处理策略

1. 作为课堂教学研讨内容

必修《地理3》以区域为背景,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区域发展的方向、区际联系和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教材内容均以国内外的典型案例为题材,旨在让学生学会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即“评价分析区域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资源,发展区域经济——发现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也采用案例形式,从另一角度去审视事物,使之成为教材内容的合理补充,因此,许多“问题研究”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一种有效教学资源加以充分地利用。

例如:必修《地理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问题研究”——“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笔者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处理:

首先,设计探究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1)“北大荒”在哪里?那里为什么叫“北大荒”?

(2)人们为什么要开发“北大荒”?又是怎样开发“北大荒”的?对“北大荒”的开发取得了哪些成果?

(3)现在为什么又停止了对“北大荒”的开发?停止开发“北大荒” 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然后,提供图文资料(此略),设计探究步骤:

最后,通过类比分析,实现学习方法迁移。如选取“咸海的忧虑(必修《地理1》中案例)”、“洞庭湖地区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等资料,让学生结合以上探究步骤进行迁移学习,学会“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2. 组织课堂问题辩论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是必修《地理3》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设计的“问题研究”内容,它不仅涉及到世界各国大江大河目前面临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从某种角度上讲也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问题的集中体现。因此“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是一个紧密联系社会热点、焦点(资源、能源、经济、社会、生态等)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合理开发利用”,还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看待地理问题,形成科学的地理观。

河流上到底该不该建大坝?因为两种观点、态度对比鲜明,可以采用模拟辩论会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课前准备:首先把学生分为两大组即正反两方,正方“应该建大坝”,反方“不应该建大坝”。其次是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有关河流上建大坝的案例,查找其产生的利或弊的证据。课堂辩论:正反双方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通过辩论,学生学到了很多有关河流上大坝的相关知识,认识到在河流上修建大坝是利弊兼而有之;认识到人类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把握好利用的“度”,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认识到我们必须和环境“和谐”共处,才能使人类健康地走向未来。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审视人类自身的行为,如何善待自然环境。

通过开展辩论教学实践,笔者更加感受到我们应该充分相信我们的学生,学生的学习潜能一旦被激发出来,其学习能力和效果往往会令教师惊喜,许多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例如有的学生提到了“河流健康”、有的学生运用订阅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的有关“西南水电‘大跃进’”的资料等等。通过本节课的前期准备工作和课堂的实践,学生感受到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反思了人类的行为,有利于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从而养成正确的态度、习惯和行为。

3.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通过三本《地理》必修教材中的“问题研究”,我们发现,“问题研究”涉及的内容很广,有的关注生活实践的地理问题,有的侧重科学研究的地理问题,有的则注重文化素养的地理问题,这些题材非常适合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现在的高中课程中都有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地理教师可以利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生产、生活实际,分析原因,提出建议等。笔者曾利用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契机,引导学生结合必修《地理2》中农业的相关知识和问题研究“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的研究思路,进行“家乡生态农业园区位条件的综合分析评价——农业生产特点或特色考察——了解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或建议”的实践探究,并结合实践撰写地理小论文。

4. 选作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研究性学习是中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初步具有科学精神并形成科学态度以及树立社会责任感,对学生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都有很大好处。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项重大举措。由于地理学科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许多内容都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很好的题材,“问题研究”板块作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例如,笔者抓住所在城市创建山水生态城市的这一城市建设目标的契机,结合东北湿地保护(“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确定“城市湿地调查”的研究性学习课题,让学生深入实践,形成报告,不仅使课堂知识得到了深化,还让学生学会“结合研究课题——确定研究内容——掌握研究方法——形成调查报告”,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5. 作为课后自学内容处理

“问题研究”板块,既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可作为潜在的教学资源开发,受课时所限,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些内容可以安排学生自学处理,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需要教师进行合理取舍和引导,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三册《地理》教材设置的16个“问题研究”并非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学会并掌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行确定研究的课题,并制定相应的研究的目标、时间和地点或对象,自行对研究课题进行评价等。如有的学生对社会问题感兴趣,他可能会选择“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有的学生对全球性问题特别关注,他可以选择“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还有的学生对国家的重大事件感兴趣,他就可能选择诸如“南水北调怎么调”等问题展开研究。总之,对于学生选择什么“问题研究”,我们教师只要作适当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让他们自己尝试学习地理思维方法。

“问题研究”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它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教学、教育功能,因此,充分地认识到“问题研究”的作用,并在教学中作切实有效的处理,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完美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问题研究研究学生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