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究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0-03-21 06:09山东省济宁学院文化传播系273100李爱兰曲阜师范大学附中273165王家鼎
地理教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太阳探究教学模式

山东省济宁学院文化传播系(273100) 李爱兰 曲阜师范大学附中(273165) 王家鼎

问题探究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山东省济宁学院文化传播系(273100) 李爱兰 曲阜师范大学附中(273165) 王家鼎

一、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简述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仿照科学家探究未知知识领域的途径,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以问题的出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使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掌握技能,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以问题探究为核心,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从提出问题开始,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结束。一般来讲,是按照“问题─探究─新问题─再探究”的循环往复的科学研究思路展开的。其程序为:

创设问题情境,这是探究的准备阶段。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能激发学生创造意识的各种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在情境中感悟,在情境中接受情感熏陶,促使学生发现要研究的问题,或者由教师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定向,多向求解,这是探究的具体实施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独立处理情境提供的材料信息,去寻求问题及问题的解决。这一阶段的教学可以在教室内通过谈话讨论的方式完成,也可以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在课外或开放教室内完成。这一阶段的关键是问题的提出。

问题定向后,针对提出的实质性问题,要多方寻求解答的方案或办法,要引导学生突破陈旧观念和思维定势的束缚,创造性地提出新的观点,并用新的观念将已有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构建出解决问题的新知识。通过“学、思、疑、问、探”等多种方式,去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既获得新知,又增长能力。

交流成果,验证反馈,这是探究的完成阶段。这一步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汇报交流各自探究的成果,相互评判,去接受实践的检验。如果实践的结果证明了学生认识的真理性,获得的反馈信息会激励学生在新的基础上突破创新;如果验证的结果说明学生的飞跃性认识是不正确或不完善的,反馈信息将起到修正、补充认识成果或激发寻求新的途径与方法的作用;如果在研讨中产生新的问题,应该继续进行下一轮的探究。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重大意义在于,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构建开放的教学环境,以问题为主线开展教学,实现知识向智慧的转化。

二、问题探究式地理教学的理论依据

1. 问题探究式教学的本质决定的

从问题探究式教学的本质看,正是目前我们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大力提倡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把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入地理课堂教学中去,改变学生被动接受、记忆的状态,引导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联系身边的生产和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发现地理问题以及主动获取和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2. 地理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两个显著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地域性。基础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是促进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巧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强调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综合影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从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来看,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地域性,而且学生也具有大量的地理背景知识,再加上地理任务的真实性和答案的非唯一性,因此有利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运用。

3. 学生发展的特点决定的

学生的年龄特征对于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无疑是相当重要的。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动机主要以兴趣为主。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具有定向、动力、支持和偏倾作用,它能使学生津津有味地学习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满腔热情地学习,从而掌握开启科学大门的金钥匙。问题探究式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创设问题的情景,使学生产生矛盾,并提出要求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有趣的问题情景,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4. 课程改革的需要决定的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积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是把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起点和最终的归宿。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地理课程的理念也要随之改变,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地理课程基本理念的转变,势必要求学习方法的转变,学生不再是地理学习的“客体”而是“主体”。这样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变,在教学中不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问题探究式教学能实现学生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的地理学习不再是单纯地一味地接受,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地理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地理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探究学习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三、问题探究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下面以“中国气温的分布”的教学来说明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借助多媒体教学,首先播放一段春节期间北国哈尔滨的冰灯游园会和南国广州一年一度的春节迎春花市的录像,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晶莹剔透的冰灯和争妍斗丽的鲜花所吸引。当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课堂上来时,教师及时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师:同学们看完这段录像,你对我国南北方的气温有一个什么样的认识?

生:在春节期间,我国北方非常寒冷。

生:在春节期间,我国南方相当温暖,已经是花的海洋了。

……

生:在冬季,我国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阅读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以下问题:①黑龙江最北端的一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②海南省的一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③我国南北一月气温相差大约是多少摄氏度?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分析得出: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最后得出要探究的问题:为什么在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

要想在课堂上吸引学生,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去,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情境,使之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友好、真实的学习氛围,提供畅所欲言的互动空间,学生创造灵感的火花才会自由绽放。此外,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要注意问题的把握。一旦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教师就要引导他们落脚到要解决的问题上来,选出探究的主题。

2、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学生明确了要探究的主题之后,下一步就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来论证主题:为什么在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学生动手收集信息、分析、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答案。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互帮互学、互为师生等合作,实现有效学习。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由于学生认知结构的不同,在共同探讨中势必存在着观点的交锋和思想的碰撞,在经过一次次的辩论和对话后,最终达成的共识。

师:在冬季,太阳直射哪个半球?

生:南半球。

师:在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哪条特殊的纬线?

生:南回归线。

师:下面根据在冬至日时,漠河、北京、广州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的变化来探究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的原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屏幕展示表格)

冬至日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

冬至日不同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

学生根据给出的资料,结合已有的知识,积极地进行分析探究,然后小组加工,由小组代表发言,讲述分析过程和结果。最后各小组达成共识:北方的太阳高度角比南方的低,太阳斜射得厉害,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北方的白昼时间短,日照时间也短,得到的太阳光热也少。两个因素叠加,北方得到的太阳光热比南方少得多。

老师继续引导学生,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除了纬度位置,还有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请同学们看影响我国冬季风的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冬季风对我国南北气温是怎样影响的?

最后学生分析得出:北方靠近冬季风的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寒冷。当冬季风在南下的过程中,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势力逐渐减弱,对南方地区的气温影响较小。

3、交流反馈,拓展延伸

课堂上,学生公布他们的解释: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原因,一是纬度位置,一是冬季风。在学生公布他们的解释的同时,其他的学生有机会就这些解释提出疑问、审查证据、挑出逻辑错误、指出解释中有悖于事实证据的地方,或者就相同的观察提出不同的解释。学生间相互讨论,能够引发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将实验证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他们所提出的解释这三者之间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最终,学生能解决彼此观点中的矛盾,巩固以实验为基础的论证。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将问题进一步拓展延伸。如冬季我国气温南北相差悬殊,你认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这个问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要求学生在课下上网或查阅书刊、杂志等完成。

在探究式过程中,教师要控制讲述的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这样可给学生30分钟活动时间。如果教师每个阶段讲话2~3分钟,学生每个阶段活动探究7~8分钟,这样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问题探究式教学为地理教学开创了一片绿洲,在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真正有了一个“亲自”思考问题的过程,真正有了一种“亲自”实践的精神,真正有了一片“亲自”飞翔的天空。

误区分析 按此理论,北极圈上夏至日太阳正北升正北落,太阳将直射90°,显然该方法明显错误。针对该题,在图中连线日出日落位置与该地经线交于M点,连接正午太阳位置P,则∠PMS的余角就是当地的纬度,太阳顺时针运行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过O点作OB平行MP,∠BOP度数即为直射点纬度数,该角度要明显小于∠AOW。由此可见,纬度越高太阳运行轨迹面与地平面的夹角越小,冬夏至日日出日落方位与东西方偏离越来越大,极昼时达90°。所以,同一日期纬度越高,同一纬度越近冬夏至日,日出日落方位偏东西方角度比该日直射点的纬度数将越大得多。赤道处太阳运行轨迹与地面垂直,日出日落方位偏离东西方角度刚好等于太阳直射纬度数,所以,某参考书观点只能针对赤道处运用。

猜你喜欢
太阳探究教学模式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太阳几点睡觉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夏天的太阳
太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