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岸区窍角沱小学 唐雅渝 高雪莲
“结合本土水资源文化,促进社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课题活动片段
重庆市南岸区窍角沱小学 唐雅渝 高雪莲
重庆市南岸区窍角沱小学座落在涂山脚下,地处长江与嘉陵江交汇之地,与古老的朝天门码头遥遥相望。学校的行政区域隶属于弹子石街道,自重庆开埠以来,此处即为水上交通枢纽,自古就相对富庶,并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文化。弹子石地区有很多长江的支流,海棠溪就是其中一条。
“溪北从南坪山坞出,沿壑带涧,曲折入江。溪边曾多植海棠,润比温玉。历代墨客骚人常于此曲水流觞,吟那淡烟细雨中的幽姿淑态,吟那朝晖暮霭中的红妆素裹。”这段文字是对老巴渝十二景中“海棠烟雨”的描述,而新巴渝十二景中已没有这个景点了。
如今的海棠溪早已没有了文人墨客笔下的景象:黄而浑浊的溪流夹杂着污物从涵洞流出,溪流两边垃圾丛生,多数都是生活垃圾,如塑料口袋、破旧衣物、烂家具,甚至还有动物尸体等等。海棠溪顺流而下,流入长江,出口处恶臭难当,蚊蝇横飞,路人无不掩鼻而行,昔日清澈见底的小溪变成了臭水沟,这实在与江岸上精致的建筑格格不入。
我们来到海棠溪,了解到由于城市的扩张,这一区域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据当地老百姓讲,“海棠烟雨”这一景点的得名是因为以前人们在海棠溪的两旁栽种了很多的海棠,每当雾气袅绕的时候,浓浓的雨雾中隐约透出鲜艳的海棠花,有一种朦胧之美,所以便有了海棠烟雨一景。而今溪被水泥盖住,路旁的海棠树已被高楼大厦所取代;以前海棠溪里的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后来,人们往里面倾倒生活垃圾,工厂的废水也不断流入江中,新修的公路也将河流掩盖,让它自涵洞流出,俨然一副臭水沟的样子,再也看不到往日的情景了。
我们调查发现,当地居民都不希望看到如此模样的海棠溪,但是大家都没有想办法去改变这一现状。于是,我们决定利用这次实地调查的机会,向溪周边的居民广泛宣传,先从自身做起,不往溪里丢垃圾,不往溪里倒废水,在岸边多植树。
回到学校的孩子们,积极撰写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及感受。“原来我们喝的长江水竟是由如此溪流汇集而成,这真是太可怕了!”“以后我一定要阻止爸爸妈妈向河里扔生活垃圾!”“海棠溪只是长江众多支流中的一条啊,如果所有的小溪都被污染了,身边那么大条长江,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臭水沟,怎么得了啊,我们还有可以喝的水吗?”“水这么混,原来上游有个屠宰场。我舅舅家也开了个屠宰场,我得去看看他是怎么排污的,可别像这样。”“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可以喝的水是越来越少,我们不仅要保护环境,更要注意节约用水啊!”……孩子们真诚的话语感动着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也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学。这是一次不平凡的经历,这样的经历相信能让孩子们享用一生,虽然实地去考察的孩子并不多,但当他们回到学校后,在班里为同学们做了详细的汇报,光是现场的图片就足以让其他孩子咋舌。
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在不断加快,海棠溪正在消失,“海棠烟雨”这一巴渝十二景不复存在,而与之相关的码头文化也将变为遥远的记忆。作为文化传承载体的河流渐渐在消失,意味着有关河流的文化也在消失,这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情。
海棠溪在逐渐消失,谁也不愿意再看到诸如“桃花溪、梅花溪……”再从我们身边消失,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从学校的环境教育发散开去,由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几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几个社区带动整个社会的人共同参与环境的保护、文化的传承。
从小在嘉陵江和长江边长大的我们,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何况人们都说女儿是水做的,两江之水便是我们一生所崇拜与依赖的。当看到两条重庆人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巍巍大江日复一日地被污染破坏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再也不能坐以待毙;当看到云南干旱期间土地龟裂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必须立刻采取行动。于是我们八个来自重庆不同地方的女孩开始了一段与水的故事……我们将自己团队取名E-girls,E代表着eight,eco,environmentally friendly,energetic等。
水污染严重,必须处理污水;大气中温室气体过多,必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附量。因此,我们认为必须将污水处理与植物种植联系起来,于是我们以自己学校为对象,决定进行一个“将校园污水转变为校园植物灌浇用水”的行动研究项目。我们将此课题取名为“水,校青青”(“”出自《诗经·卫风·竹竿》,意思是形容水流动的样子)。我们希望清水涌流,学校更加充满绿色与生机。
我们的课题是充满挑战性的,因为在我们前期的问卷调查表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污水对植物一定是有害的。同时,我们也
学生作品示例缺少丰富的数据来说明我们想法的可行性,所以我们第一步便是探究校园污水对校园植物影响的程度。
水,校青青——八个女孩的梦
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2012级9班
汤玉
我们自己设计实验,将校园污水分为化学实验室废水、食堂污水、宿舍污水、教学楼污水、水池污水,并用它们与清水发绿豆、保持鲜花(非洲菊)进行对比。我们还到校园污水排放处进行实地考察,识别各种污水植物,观察其生长情况,再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与数据的检测。最后,我们得出校园污水对校园植物既有利也有弊的结论,其中危害以化学实验室中的重金属离子最为严重。与此同时,我们也找到了相关的理论依据,就是在污水处理中的生物滤池,运用植物和土壤的净水能力对水进行净化。所以在我们的处理转化方案中,我们只需进行简单处理,对危害严重的物质进行处理,控制其含量,最后达到“农业灌溉水质标准”。我们需要运用简单、低碳的方法,为此我们学习各种污水处理方法,请教专家,在西南大学的微生物实验室里尝试用微生物处理重金属的方法,最后我们形成了初步的处理转化方案。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人工湿地技术其实是个很不错的污水处理方法,适合小区、学校、农家乐等污水回用的污水处理,于是我们再一次修改方案,将人工湿地纳入我们的方案中。
我们还在学校里创建一块试验田,对我们的方案进行试验并进行改进,然后针对学校设计了一套方案。最后,我们把我们的理念深入到社区,向环保局、农业局进行推广,希望将我们的想法运用到城市规划与农业灌溉当中。农业上的污水灌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资料显示,目前污水回用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农业灌溉上的运用。
其实在环境保护的同时也可以提高经济效益,污水回用在现代化建设中尤为重要。当然也是保护水资源、保护长江切实有效的方案。
我们爱地球,地球永远的美丽便是我们的梦。我们的梦将会永远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