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倩萍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715)
《欲望号街车》(A Streetcar Named Desire)是美国著名戏剧家田纳西·威廉斯最享有盛名的力作,是第一部同时获得普利策戏剧奖、纽约戏剧评论家协会奖和唐纳森奖的作品。剧中描写了一个被众人遗弃、充满欲望而又精神疯癫的南方贵族佳丽布兰奇·杜波伊斯,在家道中落走投无路后投奔妹妹斯黛拉和妹夫斯坦利,最后被斯坦利强暴而精神崩溃,被送入疯人院。
作为一部“包含着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内容,体现着社会人生的本质”①的作品,该剧不断地激发评论界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其中女主人公布兰奇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引起了许多评论家的兴趣。徐静运用荣格理论分析了布兰奇的神经官能症,认为布兰奇最后是因为“无法解决内心冲突和卸掉自己的‘社会人格’与‘阴影人格’的冲突而致使力比多前进受阻,因而精神崩溃”[1]。但作者没有分析布兰奇“阴影人格”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文章拟采用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来分析布兰奇自我分裂的原因、内心变化的过程以及这种分裂的内心是如何影响她与其他人的关系,并最终导致其悲剧命运。
客体关系理论属于精神分析中的心理动力学理论范畴。该理论阐述了早期的人际关系是如何塑造人的内心世界和以后的人际关系,整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2]。“客体”是弗洛伊德在讨论本能内驱力和早期母婴关系时提出的一个心理分析术语。概括地说,“客体”指的是有特别意义的人(或事物),而这个人(或事物)是另一个人(主体)的感情或内驱力的客体或目标。“客体关系”指人际关系以及在塑造主体与当前人际互动模式时既往人际关系在其内心世界的遗迹。自弗洛伊德后,梅兰妮·克莱茵创新性地发展了客体关系理论,提出了两个发展心态:偏执—分裂样心态和抑郁性心态。费尔贝恩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修正并发展了弗洛伊德和克莱茵的理论,创立了纯粹的客体关系理论。和弗洛伊德的观点不同的是,费尔贝恩客体关系理论并不强调性本能作为人的行为的动力,而强调早期内化了的人际关系对人内心世界的影响。布兰奇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客体是她的丈夫艾伦。艾伦的突然死亡对布兰奇的内心世界以及后来的人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导致布兰奇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之一。
布兰奇16岁时嫁给了年轻英俊、颇具才华的南方诗人艾伦,她近乎崇拜地爱着她年轻的丈夫:“就好像你突然打开一盏刺眼的明灯,照亮了一件隐藏在阴影里的东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焕然一新。”②但婚后不久她就发现了艾伦的同性恋行为,跳舞时,她当众羞辱了艾伦,致使艾伦跑到湖边开枪自杀。布兰奇这样描述艾伦死后自己的生活:“曾经照亮世界的探照灯又重新熄灭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别的光,比这——厨房的——蜡烛——更亮了。”③由此可见,艾伦是她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一个非常重要的客体。
按照客体关系理论,艾伦是布兰奇的一个理想客体,但也是一个片面的客体。她无法接受艾伦是坏的事实,于是在发现艾伦的同性恋行为后,她内心将艾伦分裂成一个“好的艾伦”和一个“坏的艾伦”。此时的布兰奇处于偏执—分裂样心态,即她对艾伦的感情要么体验为全是好的,要么体验为全是坏的。跳舞的时候,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当众羞辱了艾伦,此时她的体验就表现为全是坏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客体被分裂的同时,自我也被分裂了。幻想毁灭“坏的艾伦”的布兰奇已不是那个体验着“好的艾伦”的布兰奇了,除非布兰奇能顺利地过渡到抑郁性心态,在这种心态下,她对艾伦的两种感觉会进行整合,会意识到“坏的艾伦”和“好的艾伦”其实是同一个人,从而达到一个更成熟的心理状态。可是艾伦的突然自杀使布兰奇没能进入到抑郁性心态阶段,她自我分裂了,也就失去了整合的机会,导致了她一生都带着负罪感。
根据费尔贝恩的观点来判断,布兰奇无法忍受也不能调节这种分裂。她无法改变艾伦是同性恋的事实,因此只能通过某些自己能够采用的手段缓解这种紧张,而她所能做的就是调控自己的内心世界,内化和压抑“坏的艾伦”。她宁愿把自己变坏,也不愿意承认艾伦是坏的。由于“坏的艾伦”是出于性的问题,因而布兰奇后来出现了纵欲行为。她通过纵欲来使自己变坏,这样她的客体艾伦就是好的。和弗洛伊德、克莱茵的观点不同的是,费尔贝恩认为只有坏的客体会被内化,而坏的客体既让主体有受挫感又对其有吸引力,于是就分为“令人兴奋的客体”和“令人拒绝的客体”。实际上,正是因为主体想要坏的客体,才会内化这样的客体。他提出了一个由中心自我与理想客体、力比多自我与令人兴奋的客体、反力比多自我与令人拒绝的客体组成的三部分、六成分的内心结构。图1是布兰奇在艾伦死后的内心结构图。费尔贝恩指出,力比多自我是自我贫穷的部分。布兰奇和艾伦的性问题引起了布兰奇对性更强烈的渴望,而作为南方佳丽,布兰奇的中心自我又从道德的角度不断压抑她对性的欲望。对性的厌恶或痛恨,即反力比多自我,是源于艾伦的性取向问题以及他们失败的性生活。反力比多自我和中心自我一起攻击压抑力比多自我。
图1 布兰奇的内心结构图
剧中有两个情节,一个是斯坦利告诉斯黛拉,布兰奇其实不是辞职,而是因为和她17岁的学生鬼混被学校开除了,另一个是她引诱前来为报纸收款的年轻人,并很突兀地吻了他。在解读布兰奇为什么会对年轻人感兴趣时,很多评论家认为她是将这些年轻人幻想成了自己死去的年轻的丈夫艾伦[3]。Bigsby认为这反映了布兰奇拒绝自己衰老的现实[4]。可威廉斯解释道,其实在布兰奇的脑中,她自己已经成了艾伦,她正幻想着同性恋的艾伦当初是如何接近男孩的[5]58。这种心理现象在客体关系理论中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释——客体认同。简单地说,认同是指变得像某人或具有某人的一些特征。
在艾伦被发现是同性恋之前,作为一个理想的客体,布兰奇对其投注了大量的力比多或心理能量。这一投注,形成了客体的心理表象,而不是现实的外部客体。即布兰奇爱上的是她脑中所描绘的完美的艾伦,而这个艾伦是片面的,是她的心理表象。这一过程被称为“投注”。依据弗洛伊德的观点,认同会逐渐取代客体投注。在这一取代过程中,力比多能量改变并且被去性化,客体被摄入自我并投注以去性化后的能量。此时,得到了去性化的、自恋的能量灌注自我,开始对客体认同,并呈现出客体具有的特征,这样,“客体的阴影落在了自我之上”④。例如:一位寡妇失去了她心爱的丈夫,之后她的行为举止会逐渐呈现出她丈夫的特征。认同也是主体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避免了主体的愤恨或攻击指向失去的客体,而该客体却一直让主体内心感到矛盾。认同于客体消极的一面使得主体陷入到无情的自责和厌恶中。由此可以判断,布兰奇在和年轻人交往的时候,既幻想着将自己变成艾伦,也充满了对同性恋行为的厌恶。
布兰奇和斯坦利之间既互相仇恨又互相吸引的关系是整部戏剧的重点,也是争议最多的话题。有评论家认为布兰奇的悲剧根源在于以斯坦利为代表的现代社会里残存的野蛮势力[6]75。也有评论家从男权社会对女性迫害的角度以及北方资本主义文明取代南方文明的角度来分析两人所代表的更深层次的社会和政治意义[5]58。威廉斯在写给经纪人奥黛丽·伍德的信中谈论该剧时说道:“我不愿意剧中的哪一个人物成为过失或者罪责的焦点,而是希望表现人与人之间由于误解和麻木酿成悲剧的主题。”本文将用“投射”观点来分析布兰奇对斯坦利的误解是如何产生的。
投射是一种心理过程或幻想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相信在现实里有某一客体具有某种特质,而这种特质实际上是主体自己的感觉。剧中多次描写布兰奇有喝酒的嗜好,并且总是处于紧张敏感状态,这是边缘个体⑤的表现。这类人经常会采用原始的防御手段,即歪曲现实。上文提到布兰奇因为艾伦的死而一直怀有负罪感,她内化了“坏的艾伦”,从而艾伦不再是坏的,而自己是坏的,是自己导致了艾伦的死。她意识到自己具有毁灭性,是可怕的,于是在和其他人交往时,她会采取“投射”的防御手段,即把自己毁灭性的感觉投射到别人身上。克莱茵认为,投射是处理毁灭性感觉的一种基本心理机制。剧中描写了布兰奇把这种感觉投射到了斯坦利身上。她向米奇描述了第一次看见斯坦利时的感觉:“他就是恨我!不然为什么那样侮辱我?我第一眼看见他,心里就想,这个男人是我的克星!这个男人会毁了我,除非——”⑥
布兰奇的这种毁灭性的投射也是导致斯坦利强暴她的直接原因。斯坦利从医院回来的时候心情很好,因为他就要做父亲了,他还主动要求和布兰奇讲和并邀请她喝酒,即使是揭穿了她一连串的谎言后,斯坦利也没有要侵犯她的想法。可是布兰奇却敏感地觉得斯坦利要侵犯她,她拼命地保护自己,还试图打电话求救,她一连串畏惧的行为最终激起了斯坦利的反应,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对于布兰奇最后精神彻底崩溃的原因,评论家们也有不同的看法。费尔贝恩的纯粹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主体内化了坏的客体后会进一步通过压抑来防御这些坏的客体,如果这些被内化的客体被压抑失败的话,他们可能在一系列方面引起心理问题。神经症的产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客体坏的强烈程度,能量改变的强度,以及自我与这些客体认同的程度。症状是在冲突的特别发展阶段进一步形成的。布兰奇既渴望性又排斥性,这在她和斯坦利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她被强暴的那天晚上,她起初是强烈反抗的,但后来斯坦利抓住她时,她意识到自己是无法改变被强暴的现实,再加上她自己一直都被“坏的客体”深深吸引,对性欲压抑失败,最终她屈服了,跪倒在地。这次强暴是最痛苦的经历,因为布兰奇一直都在用很大的能量——甚至可能是能量用得最多的一次——来压抑她对斯坦利肉体的欲望,她的中心自我(高贵的南方佳丽)既让她鄙视粗俗而无教养的斯坦利,又和反力比多自我(对性的厌恶)一起压抑着力比多自我(对性的渴望),可是她防御性的压抑最终以失败告终,从而导致了她神经症的发作。
虽然艾伦和斯坦利是布兰奇最重要的两个客体,但从剧中可以得知,布兰奇在投奔妹妹斯黛拉之前也和其他一些男性发生过关系,他们也是布兰奇的客体,并且在不断影响她的精神状态。斯黛拉这样描述布兰奇:“对,她就是娇惯。你不知道布兰奇以前是个怎样的姑娘。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人像她那样温柔和单纯。是你这样的人伤害了她,逼着她改变了。”⑦这段描述既反映了威廉斯创作这部戏剧的一个社会原因——“现代社会里各种野蛮残忍的势力强奸了那些温柔、敏感而优雅的人”[6]75,也证实了布兰奇所经历的一系列失败的客体关系对其内心所带来的重大影响。
从客体关系的角度推断,布兰奇的堕落源于丈夫艾伦的自杀。她内心的分裂始于她发现艾伦是同性恋,这让她进入了偏执—分裂样心态。艾伦的自杀导致布兰奇没有能够正常度过抑郁性心态,而这原本是可以让她整合对艾伦的爱与恨的感觉。布兰奇的纵欲行为背后有着很复杂的心理机制,而不是单纯的肉体欲望。她把自己破坏性幻想投射给了斯坦利,引起双方的误解并最终酿成悲剧。最后还要指出的是,布兰奇内心世界的变化不仅仅来自于艾伦的死,在这之后亲人们去世时恐怖的一幕幕让她对死亡产生了畏惧,“死亡的对面是欲望”⑧,于是她周旋于不同的男人之间以寻求保护,这样既满足了自己肉体的欲望,实现了对艾伦的补偿,同时也暂时摆脱了对死亡的恐惧。布兰奇的欲望不仅仅是性欲,她在走投无路时投奔妹妹,说明她还有生存的欲望和希望美好生活再现的欲望。
注释:
①焦阳:《潜意识身份认同——〈欲望号街车〉布兰奇性格浅析》,《四川戏剧》,2008年第1期,第74页。
②③⑥⑦⑧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外国戏剧百年精华》(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87页,第288页,第285页,第299页,第306页。
④郭本禹、徐萍萍:《从自我客体关系看人格结构——费尔贝恩的内心结构理论述评》,《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47页。
⑤Clarkin J F,Kenneth N L, Gerhard W D:An Object-Relations Approach to the Treatment of Borderline Patients,Jeffrey J Magnavita Ed:Comprehensive Handbook of Psychotherapy,Vol 1,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2002,p239-p252.
[参考文献]
[1]徐静.新的起点与觉悟——试用荣格理论分析《欲望号街车》里白兰奇的神经官能症[J].国外文学,2004,93(1):76-81.
[2](美)克莱尔.现代精神分析“圣经”——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M].贾晓明,苏晓波,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39.
[3]殷实.欲望、死亡和疯癫——《欲望号街车》女主人公布兰奇的心理动力学分析[M]//徐光兴.中外电影名作心理案例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27-335.
[4]Bigsby C W.Modern American Drama 1945—2000[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43-44.
[5]Roudané M C.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ennessee Wi-lliam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6]刘元侠.《欲望号街车》中布兰琪的悲剧根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