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连发 ,杨清涛 ,洪燕敏 ,李小廷 ,井连平
(1.天津医科大学法医学教研室,天津 300070;2.天津市公安局东丽分局)
在法医临床实际工作中肝外伤包膜下血肿案例并不少见,根据CT等常可以做出判断,但肝血管瘤等病变与肝外伤包膜下出血具有相似的影像学表现,给诊断和鉴别诊断带来了困难。现将肝左叶血管瘤误诊为外伤性肝破裂肝包膜下血肿1例报道如下。
某女,38岁,2002年5月2日被人打伤后到某医院就诊。患者除额部右侧皮下血肿、双眼眶周钝挫伤、颜面和颈部皮肤擦伤外,还有上腹壁挫伤。查体:右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彩色多普勒提示:肝左叶实性肿物。B型超声波检查结果:肝脏左叶内可见一8.0 cm×4.9 cm低回声区,不均匀,边界规则,内缘包膜不完整,外缘向肝外凸出。CT显示:肝左叶包膜下积液,小网膜囊积液。该医院结合患者外伤史,诊断为肝破裂,肝包膜下血肿,但未行手术治疗。在患者进行法医损伤检验鉴定时,临床检验法医阅CT片后,对临床诊断结论提出异议,要求伤者行强化CT检查。检查结果显示:CT平扫见肝左叶外侧有一不规则低密度病灶,密度均匀,边缘清楚,呈分叶状,大小约5.0 cm×8.7 cm,病灶向内下方突出于肝外。增强扫描:上述肝左叶病灶于动脉期呈边缘性结节状明显强化,于门静脉期病灶强化范围进一步扩大,强化程度均明显高于正常肝实质,于肝实质期病灶强化范围进一步扩大,密度趋向均匀,但密度峰值仍稍高于肝实质。最后诊断为肝左叶巨大血管瘤。
肝血管瘤大小各异,大者直径可达10 cm以上,可位于肝包膜下,向外突出于肝表面[1]。肿瘤被覆结缔组织被膜,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由充满血液的血管囊腔构成,囊腔间有纤维性间隔,囊腔壁衬以扁平内皮细胞。一般无临床症状,达到一定大时出现腹部肿块、肝区胀痛等不适。增强CT是诊断肝血管瘤的有效方法,即肝血管瘤有特征性CT表现,平扫时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占位性病变,密度比较均匀,与周围肝实质界限清楚。增强扫描,其动态变化表现出其特征性:注射造影剂后即刻扫描,见肿瘤边缘呈现环状增强现象,其密度明显高于周围肝实质密度,持续时间可达2min以上。增强延迟扫描见其向中心扩散,约5~10min,中心部完全被填充,此时肿瘤与周围肝组织变为等密度。肝包膜下血肿,即肝实质表面因外伤破裂,但因包膜完整,血液聚集在肝包膜与肝表面之间[2]。CT检查也有很高的诊断价值。首先它为新月形或双凸透镜形的低密度影像,边界清楚,相应部位的肝实质受压变平。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增强扫描后不出现强化现象。肝血管瘤与肝包膜下血肿,虽然二者发生的位置都位于肝包膜下,CT平片都表现为低密度、占位性病变,但因病理基础不同,其形状,特别是在行增强CT检查时就会有不同的表现。
本案例中伤者外伤后行B超及CT检查,在未进行强化CT检查的情况下,就将外伤和CT检查中的影像学改变机械地结合在一起,因此造成误诊。在法医鉴定实践中,外伤性肝包膜下血肿可以定为重伤,属刑事案件。而本案例在除外肝包膜下血肿后,根据伤者皮下血肿、皮肤擦伤,只能定为轻微伤,属治安案件。从本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临床检验法医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时应具有一定的医学影像学知识。在临床诊断为肝包膜下血肿案例中,应以强化CT作为其诊断、鉴别诊断和损伤鉴定的依据,避免鉴定失误。
[1]崔春吉.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7):1122
[2]顾晓东,何振平,马宽生.肝包膜下血肿的诊断和治疗 [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9,2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