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顺领 戴清华
(巢湖学院体育系,安徽巢湖238024)
马◦布恩研究认为,大约有1/4的篮球比赛,是由罚球决定胜负的。罚球也是唯一不受对手干扰而轻松得分的手段,在高水平比赛中强队得分手段更加全面均衡[1]。很多学者对提高罚球命中率方法进行研究,特别对心理因素的关注一直是研究的焦点。心理训练的意义不仅是提高了心理素质,而且有助于身体技能的大幅度提高,孙义良认为视觉能力可经过训练来提高,良好的视觉能力有利于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可促使运动成绩提高 30~40%[2]。在篮球罚球的教学中,表象训练、念动训练、唤醒与应激控制训练以及认知与情绪控制训练理论已比较成熟,而眼动练习中的静眼训练在国内受关注的比较少。静眼是Vickers最先提出的,她认为专家投手注视目标区域的时间比非专家投手要长2倍多 (972ms vs 357ms)[3],静眼训练就是在罚球准备时期注视一定区域目标 (篮框、篮板某位置)所停留的时间。国内在普通高校篮球专修教学中引用静眼训练法的研究未见报道。
本文为探讨提高体育院系篮球专修学生的罚球命中率,通过两组教学实验研究,从而完善学生的罚球技术,提高在比赛中的实效性,为传统的训练方法增加可操作性的心理训练方法。
1.1 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是巢湖学院2007级专修篮球的男生46人,确定裸眼视力在1.0以上的体育教育一班18人为对照组,体育教育二班17人为实验组。基本情况见表1,通过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P>0.05),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的身体条件基本一致。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统计表
1.2 实验方法
实验时间2009年下半年一学期,按照篮球专修课教学计划进度进行实验 (2007级本科篮球专修实践课,每组共48学时,每2学时约25 min,包括练习中的静眼训练和教学比赛中的静眼训练)。
采用组间、比较设计实验。对照组按照教学大纲以正常步骤、要求进行教学。实验组在正常教学的基础上引入静眼训练,两组的总教学次数、时间相同。静眼训练分为两部分:一是练习中的静眼训练;二是教学比赛中的静眼训练。第一部分练习主要是徒手的 (如:眼球的转动到注视;头部的转动到注视;眼球和头同时转动到注视)。一、二两部分共有的有球练习:持球站立,在罚球前眼睛注视自己的兴趣区[4],提醒学生增加注视的时间,然后做一次完整的连贯性的罚球技术动作。
1.3 统计与评定方法
主要运用SPSS和EXCEL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为了检查教学效果,以期末考试为背景,由球类教研室的篮球教师组成考核小组,按照大纲标准对两个组学生进行罚球命中率和技术评定考核,根据考核得出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检验。
2.1 罚球命中率差异分析
在罚球实验教学初始,对两个组的罚球成绩进行了摸底测试,采取每人连续罚球10次为1组,记罚中的次数,小组轮流罚球3组,再统计人均罚球命中率,保留2位有效数据。通过T检验,从表2可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罚球的命中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P=0.47>0.05),经过静眼训练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则具有显著性 (P=0.019<0.05),说明通过一学期的实验教学,实验组的罚球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表2 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前后命中率比较
2.2 罚球技评成绩分析
技术指标以10分为满分进行评价,不及格是6.0下、及格是6.0-6.9、良好是7.0-8.5、优秀是8.5以上。两组技评成绩通过 T检验,P=0.037<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实验组要好于对照组。
图1 对照组技评
图2 实验组技评
从图1和图2技术评价的结果对照显示,优秀人数从11%提高到24%,提高的对象主要是及格人群,说明这部分人群通过良好的教学训练方法,罚球技术水平是可以提搞的,这似乎和静眼训练没有多大的关系,Kevin L.Burke认为心理训练的意义不仅是提高了心理素质,而且有助于身体技能的大幅度提高[5],通过注视时间的增加来提高罚球命中率的训练,不属于身体技能训练的范畴,但可以促进身体技能的提高。良好的比例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可能是因为学生初始篮球罚球技术普遍不高所导致,不及格率没有变化,说明这部分人群对篮球运动不感兴趣或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合他们。
2.3 罚球命中率成绩分布情况
罚球命中率成绩的评价指标,不及格是40%以下、及格是40~55%、良好是56~75%、优秀是75%以上。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优秀部分从6%提高到了24%,提高了十八个百分点。罚球命中率是篮球比赛中重要的得分手段,命中率越过越好,通过图3、4命中率等级的分布来看,优秀部分的越高越好,极端的形式就是100%都为优秀,不及格的为0。优秀部分提高的幅度大是因为学生基础差,提高的空间大。
通过静眼训练法罚球命中率和技术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一训练方法的生理本质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张运亮[6]、张晓刚[4]、廖彦罡[7]等人分别对篮球、足球和排球运动员进行了眼动研究,他们在做图片实验时,有一共同的特点,都设有导向性目标,即被试者要判断有选择性的结果,如篮球的下一个连续动作:传球、投篮还是突破,足球射门方向是左、右还是中。篮球罚球过程中,没有选择性的目标,也就没有选择性的注意,导向固定,在现代篮球运动中还没有发现专门通过打板入筐的罚球,就是说空心入筐是理想的方式。并且这一形式的投篮在运动情境中没有外在的干扰因素,因而这一眼动模式[7]较其他学者的实验研究可能不同,特别是注视时间的长短,其变化趋向为零,注视的时间自然增加,注视的次数在单位时间内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可能逐渐变小,极端数据是1,同多数学者研究的结果也相吻合,即专家组在单位时间内注视的次数没有新手组多,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在罚球的过程中,眼动空间特征较为简单,没有选择性的导向目标决定了眼睛不需要通过大范围的信息搜索来深加工,眼跳距离趋向为零,王明辉等人研究认为不同水平的篮球运动员都需要减小眼跳距离来提高信息的加工效率[8],说明随着静眼训练时间的增长,注视的轨迹逐渐从面缩小为点。从目前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来看,很少人对静眼训练的方法或手段进行深入的探讨。
3.1 在罚球的教学与训练中,把提高篮球专修学生的静眼能力作为提高罚球命中率的一项重要指标。有针对性地改进学生注视的兴趣区,平缓学生的急躁心态,避免学生对静眼训练的抵触。
3.2 静眼训练是心理训练的重要内容,在篮球运动训练中不可或缺,建议加强探索静眼训练的方法,提高训练的实效性。
[1]李强,邓飞,陈英柏.欧洲男篮锦标赛分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28(3):28
[2]孙义良.篮球运动员的视觉能力及其训练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2):49~50
[3]Vickers,J.N.Visual control when aiming at a far target[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1996,22:342~ 354
[4]张晓刚.足球守门员在防守点球运动情境中眼动特征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1):88~92
[5]张忠秋,等译Kevin L.Burke,Dale Brown篮球心理训练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0:7~40
[6]张运亮,等.篮球后卫运动员专项认知眼动特征研究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5):39~41
[7]廖彦罡,张学民,葛春林.排球运动员观察运动情境图片的眼动分析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2):136
[8]王明辉,等.篮球运动员运动决策准确性和速度差异性的眼动研究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6):774~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