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

2010-03-18 08:19:30黄建团
军事体育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培训者课程目标骨干教师

黄建团

(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实施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重点与难点。培养高素质小学体育骨干教师,是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使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课程设计,是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它是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加强小学骨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研究,培养少数民族地区高素质小学体育骨干教师,是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体育课程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10个县市的小学体育骨干教师150人,编写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教材的专家30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机构的管理者与培训者45人为研究群体,其中涵盖了壮族、侗族、瑶族、毛南族、京族、水族、仡佬族、白族等8个少数民族。 样本分布如下:

图1 样本分布情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手工检索和计算机网上检索查阅有关参考文献,了解当前国内外对教师继续教育、我国广西小学体育教育发展情况、小学体育教师课程设计历史、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有关研究方法。

1.2.2 问卷调查法

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10个市县的小学体育骨干教师150人,编写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教材的专家25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机构的管理者与培训者45人发放问卷,调查问卷的发放量、回收量、有效量、回收率、有效率、信度和效度情况见表1。

表1 问卷发放和回收总情况

1.2.3 访谈法

对“十五”期间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体育、健康教育师资培训 (区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者与培训管理者、编写培训教材的专家进行访谈,以期对课程设计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

1.2.4 数理统计法

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 of Windows 10.0社会科学用统计软件包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和计算,部分数据用Casio Fx-3600计算器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课程设计现状分析

2.1.1 现行课程设计改革势在必行

从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的总体评价来分析 (如图2),三者均认为目前的继续教育课程设计必须改革,对 “必须改革”的选择率达到70%以上。由此看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2.1.2 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单一

不论是问卷调查,还是访谈,均发现骨干教师、培训者对培训管理者、教材专家对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价值取向单一,以社会为指向、以学科体系为中心。当问及 “继续教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应从何出发”时,三者的态度均将 “社会与体育教育发展的要求”列为首位,平均指数分别为3.71、1.67、1.64,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仍残留在人们的思想里,对国内外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方面缺乏深入研究,还没有了解现代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思想的发展趋势。目前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目标已跟不上现代成人教育课程发展的需要。

图2 课程设计的评价

2.1.3 课程目标制定不尽合理性

在课程设计中,课程目标的确定十分重要,不仅有助于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的衔接关系,从而明确课程设计工作的方向,而且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课程目标的适切性和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课程活动。

在对目前课程目标制定的评价中),只有20.9%的骨干教师、48.4%的培训者与培训管理者认为目前的课程目标制定是合理的,两者认为其不合理的分别为40.2%、27.5%,可知目前广西城市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目标制定是不尽人意的,尽管教材专家对课程目标制定持合理态度的占有69.1%,但他们作为课程目标制定的主体之一,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有所保留的,21.4%的专家认为课程目标的制定介于合理与不合理之间,2.4%的专家认为课程目标制定不合理,实际上专家们与骨干教师、培训者与培训管理者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的。

2.1.4 课程内容过于强调竞技运动技术,缺乏先进性、时代性、实用性

在对骨干教师、培训者与培训管理者的问卷调查中,二者认为目前课程内容存在问题排在首位的是 “课程内容过于以竞技运动技术为中心,缺乏多样性”,这说明目前课程内容仍受竞技教育思想的影响,在一定程度反映小学学校体育注重少数有运动才能学生的培养,追求学校的金牌效应与升学率;单一的课程内容价值取向,注重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导致了课程内容组织横向性、顺序性不尽合理,忽视了对现代教育教学新思想、新成果和相关学科成果的吸收,忽视了骨干教师学习心理的发展规律,51.6%的骨干教师和41.9%培训者与培训管理者认为 “课程内容偏旧重复,缺乏先进性与时代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点。课程内容的选择 “没有针对性和选择性,与广西情况及教师需要相脱节,忽视教师成年特点”、“课程内容偏多、繁缺乏实用性”排在存在问题的前四位,这说明目前的课程内容没有根据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基本要求差别较大,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不足,缺乏教育教学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反映了课程内容选择没有与成人的特点和继续教育的特点相适应。

2.1.5 课程设计注重教师参与

为了解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对参与课程设计发展的情况,通过对骨干教师、培训者与培训管理者、教材专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5.4%的骨干教师、培训者与培训管理者、教材专家认为骨干教师应该参与教材编写,一方面反映了三者对骨干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有了反思意识。另一方面也揭示出现行课程缺乏完整性,缺少骨干教师实践的知识与经验。骨干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经过教育教学实践,他们深切感受到课程存在的问题,教师参与教材编写可以贡献他们的实践知识,以确认哪些计划在课堂里是切实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从而提高课程的适切性。

2.1.6 课程目标进一步主体化,注重骨干教师主体地位

为了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进行探讨,通过问卷对骨干教师、培训者与培训管理者、教材专家进行课程目标设置意向的调查,三者对 “培养创新精神和教育教学能力及自主的科研能力”和 “培养专业精神,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的选项上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他们的平均指数排序均列在前两位,这说明三者在继续教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从注重传授竞技运动技术转移到注重教师的自身的素质与能力,意识到骨干教师在继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出说明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已深入到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三者在意识上对素质教育所倡导的精神有较高的认同感,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三者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面前有了危机感和认识到自身的薄弱环节,进行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对于体育这一短线学科来说,已逐渐得到多数学校领导、教师本身、社会舆论的关注,它深刻地影响着体育教育的改革和我国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

2.2 对策

通过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历史和现状的分析,结合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体育发展趋势,在课程设计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2.2.1 树立正确课程设计理念

依据现代课程论和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继续教育课程的发展应吸取历史各种课程观的合理成分,结合新形势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理念应包括课程设计观的人本化、课程设计的一体化、课程设计的整合化等方面内容。

2.2.2 构建合理的课程设计理论体系

任何改革,都要理论先行,课程设计改革作为继续教育改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改革,尤其需要理论的指导。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系指课程设计的三大基础——学科、学生、社会。构建广西城市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的理论体系必须立足于这三个基点,才能使课程体系处于均衡状态。

2.2.3 构建科学的课程目标体系

通过对现状研究,根据我国骨干教师的培训目的要求、继续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广西的实际情况,结合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体育骨干教师自身素质与能力的不足,我们认为,21世纪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强:1)培养骨干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教育教学能力及自主科研能力;2)培养骨干教师的专业精神,更新教育教学观念;3)强调骨干教师掌握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4)培养骨干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反思能力。

2.2.4 调整课程结构和革新课程内容

课程结构整合和革新课程内容,应致力做到以下几方面:1)骨干教师发展与文化知识的整合,注重课程内容的人本性;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整合,强调课程结构的选择性;3)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整合,倡导课程结构的综合性;4)精选具有先进性、针对性与实效性的课程内容,保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在调查中,70%以上的骨干教师、培训者与培训管理者、教材专家均认为课程设计内容选择应选取有健身娱乐价值且普及率较高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课程设计的重要资源。课程设计应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设计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继续教育课程。

3 结论

3.1 现行课程设计改革势在必行,课程设计具有注重教师参与,课程目标进一步主体化,注重骨干教师主体地位等优点;

3.2 现行课程设计中课程目标制定不尽合理;课程内容过于强调竞技运动技术,缺乏先进性、时代性、实用性;

3.3 课程设计改革应走树立正确课程设计理念,构建合理的课程设计理论体系,构建科学的课程目标体系,调整课程结构和革新课程内容等道路。

[1]熊大成等编著.教师素质教育论[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

[2]张维仪主编.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透视 [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董士贞等著.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 [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陈秋超,等.论现代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4):75~77

[6]张细谦.试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J].体育与科学,2001(21):54~56

[7]汪人.关于改进教师培训的意向调查及思考[J].师资培训研究,2000(4):10~12

[8]杜俊娟.对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理论思考与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3):93~97

猜你喜欢
培训者课程目标骨干教师
新“国培”高质量培训者队伍体系化管理探索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 07:31:40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少儿美术(2020年6期)2020-12-06 07:37:14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少儿美术(2020年5期)2020-12-06 05:52:32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云端 落地 花开——山东省乡村教师培训者培训学习后记
少儿美术(2019年3期)2019-12-14 08:02:58
提升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培训者专业能力的研究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
中国篆刻(2017年5期)2017-07-18 11:09:30
教师培训要有“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