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城镇社区花鼓灯健身舞推广的动因探析

2010-08-15 00:54丛灿日王志学
军事体育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花鼓安徽全民

丛灿日 汤 虹 王志学

(1.蚌埠学院a体育部b音乐舞蹈系,安徽蚌埠233030;2.安徽大学体育部,安徽合肥23003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国人民关注体育、参与运动的意识和需求并没有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完美谢幕而减弱。后奥运时期成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推广的黄金时期。因此,奥运会后3~5年的时间里,如何利用群众的这种健身热情来完善我们的全民健身体系,丰富和发展多样化的全民健身运动形式,让广大群众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自由选择合理的、适合的锻炼项目及方法,使其更加积极地投身到全民健身的活动中来,将成为我国体育工作的主要目标。

1 花鼓灯健身舞的形成与发展

花鼓灯健身舞是在中国的传统艺术——花鼓灯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花鼓灯发源于我国淮河流域,它有着将汉族艺术传统的舞蹈、诗歌、音乐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特点,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花鼓,故名花鼓灯[1]。

1995年国务院发布的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特别指出:“推广简便易行和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与体质状况的体育健身方法。挖掘和整理我国传统体育医疗、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宝贵遗产,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2]为了响应全民健身运动的号召,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民众对全民健身运动形式多样化的需要,一大批安徽地区的花鼓灯舞蹈艺术工作者经过对现存的花鼓灯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整理、创新并经过反复实践,创编出一套融花鼓灯舞蹈的基本动作和健身为一体的花鼓灯健身舞蹈,后又经过安徽体育和文化部门编成并命名为 “花鼓灯健身舞 (操)”。2004年,“花鼓灯健身舞”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和中央电视台评为全民健身活动中具有很大推广价值的 “四进社区”健身体育项目。

花鼓灯健身舞是花鼓灯传统舞蹈和现代健身运动元素有机结合的产物,尽管它开展普及的历史并不长,但是这一全民健身项目在安徽地区有着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尤其在阜阳、蚌埠、淮南、滁州等地区得到了较快普及和发展,如今在一些城镇的公园、街头,广场、湖边等公共场所都能看到跳花鼓灯健身舞的早晚锻练者。因此,花鼓灯健身舞可以说是为安徽城镇社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一种具有地方特色、富有人文底蕴的全民健身运动形式。

2 安徽城镇社区花鼓灯健身舞推广的内部动因

2.1 花鼓灯健身舞具有适宜推广普及的特点

第一,花鼓灯健身舞所需道具简洁:左手拿手绢,右手执扇即可。

第二,花鼓灯健身舞动作名称通俗生动:动作结构清晰,便于记忆,易于传诵,符合大众的接受习惯,便于广泛传播。

第三,花鼓灯健身舞受众人群广泛,形式简单。一方面,花鼓灯健身舞动作简单,且对身体协调性、音乐、乐感等方面要求不高,可谓 “技术含量不高”的健身运动项目,大大降低这一运动形式的门槛,使大多数人都可以从事这一运动。另一方面,它不需要特殊的场地要求,可以几个人在室内跳,也可以成千上万人在广场上一起跳,显示出了一定的娱乐性和社交性。

2.2 花鼓灯健身舞具有内涵丰富的锻炼价值

花鼓灯健身舞是在总结民间老艺人及当地花鼓灯舞蹈艺术工作者的一些原汁原味的动作套路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编而成的,并结合了大众健身操的奔放与优美,使其不仅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更具有较强的健身功效。

2.2.1 从美学角度讲,花鼓灯健身舞主要是以北方秧歌的语汇和大众健身操基本动作为主,动作美感较强

它由始至终要求练习者保持良好的姿态美:挺胸、收腹、立腰、平肩、梗头、松膝、大腿和臀部夹紧上提以保持舒展、挺拔、刚健、优美、端庄、典雅的体态,又给人以精力充沛之感;在运动中,通过人体点与线的移动,形成各种动与静的姿态,形成各种美妙的组合,体现出美的形态、美的姿态、美的造型,给人以美的享受。

2.2.2 从生理学角度讲,花鼓灯健身舞属于有氧代谢运动,是一项很好的健与美形体训练项目

这一运动形式对全身的上肢、下肢、腰胯、躯干都有针对性的练习,健身性较强,运动量适宜。人们长期坚持花鼓灯健身舞的锻炼可以降低血脂,消耗脂肪,对人体的健康非常有益。

从社会学角度讲,与花鼓灯艺术相比,虽然花鼓灯健身舞的艺术性稍逊一筹,作为对花鼓灯艺术的发展和继承,花鼓灯健身舞既具备民间舞蹈的锻炼价值,又蕴含着安徽地区丰富的风土人情、体育文化和独特的音乐风情,且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安徽地区的群众对其产生较强的认同。同时花鼓灯健身舞具有内容社会性强、形式多样化、风格地域性明显、表演综合性、参与全民性、格调通俗性等特征,它的广泛推广既能提高群众身体素质,又能使大家了解民族文化、陶冶情操[3]。

3 安徽城镇社区花鼓灯健身舞推广的外部动因

3.1 花鼓灯健身舞符合构建东方健身文化发展的要求

在我国社会快速转型期,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摩擦,东西方文化的撞击,使人们的许多观念随之被改变,古老传统的文化面临严峻挑战。在体育文化层面,这一现象同样严重。目前,从我国健身舞运动项目的数量上看,具有西方风格的健身项目占据了健身运动的主流,如拉丁舞、爵士、街舞、方克、萨尔萨、肚皮舞等这些流行于国内的健身舞,多源自西方国家。它们基本形成一定的技术体系并迅速传播,尤为广大青少年所青睐。而我们特有的原生民族健身体育文化却难以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与推广。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对人类文化的日益趋同,我们更要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更需要构建富有特色的东方健身文化。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特的体育文化,但如何重新营造东方传统体育的生存环境,激发广大群众对传统体育的爱好和需求是本民族健身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4]。群众的认同和需求是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真正基础和动力,而花鼓灯健身舞在安徽地区的推广完全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一方面,花鼓灯健身舞恰恰根植于这片文化沃土之中,融舞蹈与健身为一体,它的民族性、地域性、源根性,赋予了它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形体语言,容易被当地群众所认同和接受;另一方面,被改编后的花鼓灯健身舞较强的健身性能很好地满足广大群众日益高涨的健身需求。因此,花鼓灯健身舞作为一种蕴含 “人文性”,“民族性”和 “地方性”的特色健身项目,恰恰符合我国构建并发展东方健身文化的要求。而这种传统舞蹈文化向大众化、易接受和运用的健身项目的转化,符合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共同的发展趋势,将是今后我国群众体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3.2 花鼓灯健身舞符合我国开展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

2009年8月19日国务院第77次常务会议通过《全民健身条例》与2008年安徽省出台的 《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积极号召全民健身,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积极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健身活动。这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既为我国全民健身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依据和保障,也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项目的开发提出了民族性、传统性的要求[5]。花鼓灯健身舞的创编与推广正是在立足于开拓群众体育项目,保护民族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将花鼓灯艺术与体育完美结合的结晶。这种新的探索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发展了体育事业,让群众体育活动根植于民族的沃土中、根植于群众的生活中。花鼓灯健身舞推广后,立即受到安徽广大城乡群众的欢迎。如在淮南市的老人健身就选用花鼓灯健身舞,甚至他们自己会选择合适的音乐编些动作套路;为了在城市普及花鼓灯健身活动,在2004年和2008年蚌埠市文化局和阜阳体育局分别专门组织花鼓灯专家编排了花鼓灯健身舞套路;同时文化馆及体育部门还为此举办了普及班来培训人员。如今花鼓灯健身舞已经成为安徽省贯彻与实施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项目之一。

3.3 花鼓灯健身舞符合后奥运时期我国群众体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群众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基础,对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均衡协调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后奥运时期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既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积极鼓励,又有人们自觉自愿地的广泛参与,并逐渐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发展趋势。

花鼓灯健身舞作为一种全新的群众体育健身项目,既具备民间舞蹈的锻炼价值,又蕴含着体育运动的锻炼方式;既包含了民间舞蹈的健身性、悦目性以及乐感的培养,又蕴含了一定的民族底蕴和民族特色。它的这种健身性和民族性使其既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又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和积极参与,这恰恰符合群众体育未来的预期发展方向,大大有利于我国群众体育的广泛推广。另外,继承和弘扬花鼓灯健身舞,不仅有利于群众体育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培养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亦可陶冶情操,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1]谢克林.中国花鼓灯学术论文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6~7

[2]国务院.[1995]14号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Z].北京:国务院法制办,1995

[3]贾靓.增强品牌意识,提升群众文化魅力 [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科版),2007,(3):186~187

[4]晋湘,杨斌,等.交缚、分化、吸纳、共生——论中国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的历史渊源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146~ 147

[5]汪红.弘扬奥运精神促进全民健身——《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 解读 [J].江淮法治,2008,(19):36~37

猜你喜欢
花鼓安徽全民
《安徽记事》
全民·爱·阅读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安徽:种子田去杂保纯促增收
姚锦新与《花鼓及其他中国歌曲》
探访“东方芭蕾”颍上花鼓灯“老带新”接力传承
5.回声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王企仁:创新不断的花鼓传承人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