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部队院校体育设施现状、管理及规划的思考

2010-08-15 00:54周立群
军事体育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营区体育设施体育场馆

周立群 黄 辉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广东广州510500)

体育教学离不开一定的设施和场地,场地和设备是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体育场馆、设施是保证体育课堂教学和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要物质基础条件。部队院校场馆设施完备,但大多建设年代较早。随着部队院校任务的不断拓展,体育场馆和设施将面临更多更新的任务。既要继续保障日益发展的教学、科研和训练需要;又要承担师生休闲、锻炼和比赛任务,同时又要满足地方人员大众体育的要求,顺应社会体育产业的深入开展。因此,如何更好的对院校体育设施进行利用和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而迫切。

1 部队院校体育设施利用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科学合理的营区规划是军队房地产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体育场馆作为营区房地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营区各类设施中最受官兵欢迎。近年来,随着军队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部队均加大了对军事训练、教学科研的投入,也逐步配备了丰富的体育资源,修缮了功能齐全的体育场馆,引进了先进的健身设备。但是随着院校体制的转型发展,部队院校体育设施出现了运行成本缺乏、利用率低、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等诸多问题。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体育场馆设施发展经费不足

部队院校体育场馆基本上是在上世纪 70、80年代建立,由于当初建设时的建材和施工不过硬,加之对其重视不够、经费不足,导致场馆年久失修,一些场馆和设施出现了破旧不堪的现象,利用率非常低。目前,有限的资金投入很难满足体育场馆的建设与维护。与地方体育专业院校相比,部队院校对体育场馆的投资力度还有待提高。由于部队体育设施建设经费缺乏,一方面使得现有的体育场地和设施不能满足教学和师生锻炼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现行体育设施管理诸多原因,使一些场馆和设施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价值和功能,自身造血功能不足,造成体育设施日常维修、养护、水电等费用来源困难,加重了单位的财务负担。

1.2 部分体育设施利用率低,不能有效地为师生服务

部队院校体育设施服务对象的主要目标是在校人员,它是为全院师生的教学和健身、娱乐服务的,所以体育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就应该符合其教学、训练和科研的特点。根据教学需要,部分部队院校修建了豪华、实用的多功能场馆,但在服务对象的定位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如羽毛球馆、游泳馆、网球馆等等,开放的时间与师生的锻炼有冲突现象,师生利用率低,有时师生只能望 “馆”兴叹,背离了体育设施建设的初衷。

1.3 体育场馆的服务、管理滞后

部队院校的体育设施一部分由临时工人管理,而这一部分人大多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缺乏体育设施管理的相关知识,使得体育设施的管理相对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导致了院校体育设施管理和运行模式的不科学,造成了难以吸引社会体育消费的被动局面,以及场馆设施的闲置和浪费。

1.4 场馆功能单一,难以满足不同人员的新需求

部队院校的一些场馆,结构比较简单,因为资金短缺或是时间仓促,也被建成了 “临时性的体育棚”。这些单一的场馆因为功能结构或环境规划等问题,大多在服务几年之后就会面临拆迁的命运,因而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却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随着院校体制改革及任务拓展的不断深入,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加,功能单一、传统的教学场所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部队院校教学任务的发展,这些都要求有相应的体育硬件设施与之配套。

2 强化体育设施利用、管理、规划的对策和思考

作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场馆设施,其建设、管理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那就是:方便、实用、实惠;以服务在校人员的教学、训练、比赛为主,以兼顾周边群众社区体育为辅;以服务全体师生健身为主,以兼顾少数高水平运动队为辅;以提供无偿体育服务为主,以提供有偿体育服务为辅。

2.1 做好工艺设计,发挥体育设施的多重功能

体育设施建筑工艺的设计为高水准体育场馆和设施提供了技术支持。体育场馆的规划和建设水准说到底要体现在体育场馆的实用层面上,不能提供实用、简约、便利的锻炼场所和比赛场地,就从根本上取消了院校体育设施的存在价值。在现时期,部队院校体育设施功能的多元化趋势已经显现。体育设施功能的多元化,客观上要求院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配备建设必须顺应体育多元化功能的变化。体育场馆(包括设施、器材的配置等)不仅要求能够满足军事体育课程的教学与课余训练、高水平竞技运动训练的需要,满足院校内部教职员工及家属子女对体育多层次的需要,而且也应当满足对外开放 “全民健身”运动的需要。

2.2 加大生态环境建设

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绿色奥运”作为申奥的宗旨之一,让全世界的朋友深深感受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同时 也体验到了北京人文环境的“环保”。作为部队院校,必须结合高校所处的地域、城市的经济、交通、文化活动环境等相关因素,决不能盲目建设。营区环境建设,应着眼于满足生态平衡的要求,为营造营区生态系统服务。生态尺度应当作为评价营区环境建设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只有在此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统筹建设,才能达到舒适和美观。同时,生态方面要重点考虑能源、水、气、声、光、热和绿化等系统的建设。只有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才能创造出一个优美、和谐、舒适、丰富多彩的营区环境。

2.3 促进社会之间的资源共享,为全民健身服务

对于院校体育设施来说,在保证训练的前提下,参与社区体育的发展是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充分利用部队院校自身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积极开展与社会之间在教学科研合作,以满足官兵全面发展的需求。例如,可以利用场馆设施在节、假日开设游泳、球类、健美等健身项目,以优惠收费的方式,吸引社会人员参加。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教师的人才优势,根据具体情况,面向社会进行体育培训和指导服务。例如,可以利用节假日定期开办培训班,对象可以是学生、教师或是其他社会成员,以及各种项目 (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的裁判学习班等。

2.4 强化内部管理,保障运动场馆、设施合理有序运转

院校体育设施建设与管理,走社会化资金募集、社会化经营管理、从而融入社会体育建设是必然趋势。鉴于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应加强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并逐步引进专业的场馆管理人员。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上体育场馆无法比拟的师资优势,在部分项目和时段上开展一定的有偿服务,如引进大型的体育赛事,举办体育表演、培训、咨询等,逐步形成一定规模的体育产业,达到自筹建设和维修资金,实现体育场馆软、硬件的良好配套,彻底保证物质环境有序合理。

[1]李荣芝,唐文兵.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趋势研究 [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6):7~10

[2]赵秋玉,刘家民.以节约发展促进科学发展现代化营区建设卓有成效 [J].中国建设信息,2009,(14):51

[4]黄瑶,管清佩,周在霞.高校体育设施建设运用 BOT模式可行性研究 [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6):21~ 23

[5]李军涛,刘婷婷.实现高校体育设施合理利用需引入物业管理[J].新业主:现代物业上旬刊,2010,(1):36~37

猜你喜欢
营区体育设施体育场馆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全民健身视域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的探讨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绿色生态营区建设监督与管理探讨
比亚迪集团扶贫
信息化在智慧营区建设中的应用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体育场馆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
军队营区节能改造应引入军民融合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