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贺香
摘 要: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物理的、生理的,但更多是心理的。在声乐教学中,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歌唱信心,掌握歌唱技能,帮助教师顺利完成声乐教学的基本任务。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心理暗示对教学活动的影响,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声乐教学水平和学生歌唱水平的提高,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声乐教学 心理暗示 作用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物理的、生理的,但更多是心理的。说它是物理的是因为歌唱是通过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的。说它是生理的是因为良好声音的产生是几十块肌肉协调运动的结果,歌唱是在身体里建立一个“乐器”。说它是心理的是因为这个“身体乐器”最终的质量受心理因素的制约。因此歌唱是一个生理过程,更是一个心理过程。《乐府传声》说:“乐生于心,人心惨声哀,人心舒声和。”
一、心理暗示及其作用
暗示“指在无对抗态度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心理影响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暗示多采取言语的形式,但也可用手势、表情或其它暗号来进行。人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方面都能受到暗示的影响”①。
心理暗示总是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广泛应用,例如三国时期曹操“望梅止渴”的故事,曹操这位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有意无意间利用心理暗示鼓舞了士气,完成了一次艰难的行军。又如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又名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是一种权威性暗示。罗森塔尔是美国著名的超常人才专家,有一次到一所小学去考察,一位老师看到了,赶快跑了过去,说:“专家先生,听说你对超常人才具有独到的研究,你能不能挑出我们班智力超常的学生?”罗森塔尔说:“OK.”就跟着这位老师来到教室,在学生中间走了几圈,用手指点起来,“你,你,你……”这几个被指到的孩子非常兴奋,从此,他们就被当作“神童”。一年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就去问老师:“我去年挑出来的那几个学生现在怎么样了?”老师说:“哎呀!太好了,进步之快,不可思议!不过,专家先生,我有一个问题始终不明白,在你来之前,这几个学生都是普普通通的孩子,当初被你一指点,好像个个都变了似的。请问您到底有什么诀窍,能够判断得这么准确?”罗森塔尔一听笑了,说:“我什么诀窍都没有,这几个孩子都是我随便指点的。”②这两个例子让我们看到了心理暗示的神奇魔力。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借助语言、表情、动作和示范等手段对学生实施积极的心理暗示,以上这些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接受相关的观念或内容,以此来解决学生在发声、气息、共鸣等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也用来解决歌唱心理方面的问题,从而对声乐教学产生影响。这些暗示有时是教师有意识安排的,有时是下意识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心理暗示对教学活动的影响,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树立歌唱的信心,掌握歌唱技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心理暗示对歌唱心理的影响
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初学声乐的学生,由于旧的歌唱习惯正在被打破和新的歌唱状态尚待建立,会有一种“反而不如以前唱得好”的感觉,甚至连一首歌都唱不完整。这时往往会产生自卑,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和自己所作出的选择。此时,教师不但要在声乐技术上帮助学生,使他们取得专业进步,而且要在歌唱心理上疏导学生,让他们顺利通过这一关。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这是声乐学习过程中一个必然的阶段,不论是初出茅庐的年轻学子还是国际一流的声乐大师都要经历这个阶段。讲述歌唱大师取得成功的艰辛过程或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坎坷经历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歌唱信心,摆脱心理压力。这些都是积极有效的心理暗示。其次要鼓励学生,对其点滴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让他们学会欣赏自己。教师赞赏的话语及鼓励、支持的眼神,都是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使学生信心百倍地进入到歌唱状态和面对未来的学习。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尤其是对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更要夸大他们的优点,决不能在这类学生面前有任何消极的言行与表情,因为这种不良暗示,会伤害他们原本就脆弱的自尊心。这类学生通常非常敏感和自尊,教师要了解这一特点,因材施教,对其细微的进步,大加赞赏和鼓励,通过这种积极暗示,向学生传达教师对其学习前景充满乐观的潜在信息,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歌唱心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当然,赞赏和表扬要适时、适当,从而不扰乱学生正常的评判标准,并且得到学生的信任与配合。
学生进步慢时不要过分严厉地指责,或者用不耐烦的语气和无可奈何的表情、动作向学生传达强烈不满的心理暗示,因为学生由于恐惧和自卑就更做不到老师的要求,从而产生更大的挫败感。这会对学生的歌唱心理甚至歌唱生理机能调节造成精神和行为的双重压力,使学生更加不自信,甚至会对这门课产生恐惧和失去信心。这一点历代声乐教育大师都做过精辟的论述。托西(Pietro Francesco Tosi,1646-1728)是波隆尼亚学派的杰出歌唱家,又是著名的声乐教师,他主张“教师应当鼓舞学生的信心,进步慢时不要过分严厉地责备,应当让学生每一堂课都是信心百倍的,并且要让学生怀着满载而归的心情回家”。③
三、心理暗示对歌唱状态的影响
心理暗示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发声方法。声音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而且至今也没有一种仪器可以精确测量所发出声音的质量。人体的各发声器官在歌唱时的运动状态和它们间的相互协调也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要想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必须通过教师的讲解、比拟和暗示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并协调好跟发声有关的肌肉和腔体的运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歌唱技巧。比如,唱高音时暗示学生“高音往下找”,因为高音需要更强有力的气息支持,而通常人的本能是音越高就越往上够,这样就会使气息变浅,喉头上提,阻碍发声。“高音往下找”的暗示能够起到稳定气息、降低喉头的作用。而正面的讲解与指导则会引起学生对错误的过多关注,不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又如,要求学生唱得平稳、连贯,就暗示和启发他们发出的声音“像坐飞机不能像上楼梯”,或用手势做平稳运动的状态。适当地采用教学语言、表情和动作的暗示,有助于分散和转移学生对错误状态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克服和缓解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和压力,促进其对生理机能和技术方法的调整,使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
心理暗示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呼吸方法。“三分唱,七分气”、“善歌者必先调其气”都是说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呼吸方法是声乐教学的重中之重。完成这项教学任务也离不开心理暗示。歌唱中要求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的原理是用横隔膜作动力支持歌唱。教师经常要求学生“气吸得深一点”就是一种心理暗示,肺在胸腔,气是吸进肺泡里的,不可能吸到腹腔。这一暗示的目的是让学生不要用胸式呼吸,不要用胸作动力支持歌唱,而是要用腹式呼吸。又如教师经常让学生“叹气”,“音越高气越要往下走”,其实气并未真的叹下来或走下来,这也是对摆脱胸式呼吸的积极暗示,客观上增加了小腹的力量,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横隔膜,更好地完成歌唱。再如,有时教师让学生坐在无靠背的凳子上,让其上身微微向后倾斜,用腹部做支点平衡身体支持歌唱,这种暗示可以有效地转移歌者对胸部紧张等问题的注意力,使学生真正做到用横隔膜作动力支持歌唱。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训练,建立起科学的呼吸方法。而且这种方式很容易被学生接受。
心理暗示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教师应该注意有意识地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微妙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可以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调节其行为或生理机能,使学生形成自信、自尊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消极的心理暗示会打击学生信心,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情绪,从而对学生接受知识产生障碍。罗森塔尔说:“一个孩子经常被看成什么样,经常被说成什么样,经常被怎样对待,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现实。”④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变消极的自我暗示为积极的自我暗示。
声乐教学活动中的心理暗示,大多数是以教师为主体发出的,因此,“暗示手段运用的方法是否正确,受暗示者对暗示内容的接纳能力是否存在偏差,暗示内容与暗示目的能否吻合一致,以及受暗示者的即时意识、精神、情绪状态等各种重要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对暗示结果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⑤因此,认真研究、合理运用声乐教学中的心理暗示现象,将会对改进和完善声乐教学方法有重要意义。
声乐教学中的心理暗示现象是一个纷繁复杂的问题,它始终与各种主客观因素交织在一起,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必须针对具体情况合理运用,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区别对待,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注释:
①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404.
②褚方云主编.注意力训练系统解决方案.南京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P55-56.
③尚家骧著.欧洲声乐发展史.华乐出版社,2003.5:89.
④褚方云主编.注意力训练系统解决方案.南京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P56.
⑤夏美君著.心理暗示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4,(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