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0-03-16 03:18陈柏林
文教资料 2010年34期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生活

陈柏林

摘 要: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将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发现新内容、新思路,把丰富的生活引进作文课堂,向生活要素材,让作文走进生活,让作文回归生活;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多姿多彩的生活,注意积累,解决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题材陈旧的问题,让学生爱上作文。

关键词: 初中作文教学 生活 写作题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些都强调作文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文应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不难发现——选材陈旧仍是一件令人头痛的问题。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习作的题材过于陈旧,缺乏新意。一次以“爱”为题的作文训练中,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写了自己受到的关爱,而且绝大多数同学受到的是来自父母和老师的爱。来自父母的爱不是生病了将“我”送到医院,就是下雨了给“我”送来了“及时伞”,再不就是半夜给“我”盖被子;来自老师的爱要么是“我”考试不好安慰“我”,要么就是给“我”补课等。很少有同学能够别出心裁,写自己给予别人的爱,真实而新鲜的题材更是少见。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不注意观察生活,为作文而作文,教师作文“难教”、学生“怕写”的现象普遍存在。那么如何才能消除学生“畏作文如虎”的恐惧心态,让学生“快乐作文”呢?我认为应该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入手,也就是说作文选材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关注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和现实生活,因为“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鼓励学生积极关注学校生活,为作文积累写作材料。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写作的平台。校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都应该牵动学生的情思,语文教师可以将作文教学的课堂拓展至课外,和学生一起在校园中观察、发现。

学生很乐于参加各种活动,而多种多样的活动是平时生活的一种精致浓缩。在活动中,学生可以了解相关知识,愉悦身心,又能丰富典型材料,积累生活。

精心安排一年中的各种节日。元旦,开迎新联欢会;春节,组织观看烟花燃放;元宵,看节目猜灯谜;妇女节,安排帮妈妈做家务;植树节,栽种小树苗;儿童节,写诗表心声;国庆节,歌颂祖国,等等。

精心组织每一次活动。活动前,先让学生了解有关节日的传说、习俗、人们的庆祝方式、活动的意义;活动后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印象最深的人和事。这样,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多种感受,也就有话可写了。

开展才艺表演活动,学做家务活,唱歌舞蹈吹笛子,书法写作和朗诵,下棋绘画小制作……参与其中,学生兴趣盎然,不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而且丰富了作文资源。

(二)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社会大家庭里获取素材。

作文教学是带有社会性的,课堂教学仅仅是传授作文技巧、知识的一种方式,而更广阔的场所则是整个社会。社会生活实践能让学生体验到甜酸苦辣的人生百味,学习多种多样的劳动技能,了解生活中的一些规范。

语文教师可以亲身带领学生或借助于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丰富的实际生活中获得写作灵感。比如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周边环境、关注大地震、观看奥运会、关注“嫦娥二号”升空场面、抒发民族感情等。

(三)引导学生体会家庭亲情,培养一颗善感的心灵。

家事琐屑,平淡无奇;浓醇亲情,朴实无华。父母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爱护着子女,生病时的关心是一种爱,犯错误时的严厉也是一种爱,子女成功或失败时父母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手势……都能够传达出他们对子女的爱。

父母、长辈的浓浓“舔犊之情”滋润着学生。我们的学生要用热切、冷峻、思考的目光去打量,审视家庭、亲情。这样才能真切地“体验生活”,“体验真情”,充分利用家庭、亲情这一生活化作文的源头活水,激励自己不断成长,真正洞晓家庭这一“港湾”的真正含义。

(四)带领学生投入自然怀抱,感受花草山水的滋润。

我们不仅要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而且在观察事物时,要善于探幽索微,捕捉特点,触类联想,发现规律。带领学生游览校园,走进公园,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日月星空……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给他们多种观察景物的方法。即兴观察也好,有意观察也罢,都是学生认识自然、获取作文素材的方法。只有多走进自然,多观察景物,才能写出生动精彩的符合景物特点的优美语句,也就不会出现“拨开荷叶,我看见了白嫩嫩的藕躺在那里”的笑话了。

当然,无论关注生活的哪一方面,教师都应该启发学生用心灵去体验、感受生活,并用文字及时地记录自己的点滴体会——因为只有用心灵“观察”的生活才真正是属于自己的生活。换句话说,我们既要关注外在的世界,又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一个热爱生活、能用心于生活的人,是一定可以写好作文的。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经常碰到“学生咬笔头,老师皱眉头”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

(一)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进行续写、改写、仿写等作文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梁启超也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的确,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

学了《皇帝的新装》,让学生续写之后可能的情节,并与叶圣陶的续写比一比,取长补短。诗歌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尝试将诗歌改写成散文。从模仿到创作,是学生作文的一条捷径。可以仿写句式,如学习了《白杨礼赞》时,可训练学生对排比句的仿写;仿写段落,如仿写先总后分的写法,仿写人、事、景、物的优秀片段。坚持一定量的仿写练习,并注意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到一定的语言文字及组织形式,掌握一些布局谋篇的作文方法,及时地通过练习得到内化巩固。如此,学生怎么写和如何写得好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日记记录了学生形形色色的日常生活,抒发了学生真善美的感情,从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眼中的大千世界,读懂他们的喜怒哀乐。日记对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等多种能力具有非同小可的作用,且最能体现学生的生活。所以教师要使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写日记的好习惯。

日记,是活动的回应,它取材于生活,感情真实。因而学生能以生活为基础,以真实为准则,以新颖为前提,去描绘那绚丽多姿的生活。

(三)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积累,做到“读万卷书”。

学生写作素材的来源一般是两个方面:一是生活,一是读书。老师在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的同时,千万别忘了优秀书籍也是写作材料的宝库。在日常生活中指导、要求学生做好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的读书笔记对于学生的素材积累显得尤为重要。读书笔记可以是摘抄精彩句段,可以是概括精彩内容并按照不同的主题要求进行归类整理,也可以是写阅读的感悟体会……所有这些对于学生的写作都是大有裨益的。

伴随新课改的推进,“有效教学”理念越发令人关注。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发展,为他们将来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作文,即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此看来,作文原本属于“生活”,属于五彩缤纷、真实自然的生活。我们改革作文教学,最起码应该让孩子们在生动活泼的习作课堂中,自由表达。在生活中学写作文、乐写作文,并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

猜你喜欢
初中作文教学生活
浅议初中形象化作文教学的成效
初中作文教学浅探
探究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