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庚玲
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宾庚玲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对住院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干预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评价患者干预前和干预1年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血压变化。结果干预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7个维度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压显著下降,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健康教育;原发性高血压;生活质量;血压;临床疗效
高血压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患者数最多的疾病之一,高血压不仅能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而且与脑卒中、冠心病等致残、致死的心脑血管疾病直接相关,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心健康。我国是高血压病多发的国家,全国患高血压病的人数已超过1.6亿,该病已成为我国人群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健康教育是根据教育理论,利用教育手段和方法对患者及与其相关的人群进行疾病防治教育的一种行为,它通过改变对象的知识结构和思想信念,以期最终达到改善相关行为的目的。在整体医学理论出现后,健康教育的作用在医学实践中不断显现,很多旨在形成健康行为的防治手段都不可避免地采用了健康教育方法[2]。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环。近年来,我们对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评估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生存质量及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旨在为高血压病的临床护理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WHO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均为初诊原发性高血压病,未服用过降压药物。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严重肝、肾病变,严重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患者。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60~85岁,平均(67.4±9.6)岁;平均体重(70.9±7.4)kg;平均身高(1.67±0.26)cm;平均病程(68.9±37.3)个月;血压分级:Ⅰ级20例,Ⅱ级40例;血压水平:收缩压(SBP)(165.7±14.5)mmHg,舒张压(DBP)(94.8±7.7)mmHg;文化程度:初中以下9例,高中或中专21例,大专及以上30例;婚姻状况:有配偶16例,无配偶44例。对照组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61~82岁,平均(66.3±8.3)岁;平均体重(71.7±7.5)kg;平均身高(1.69±0.35)cm;平均病程(67.6±34.1)个月;血压分级:Ⅰ级13例,Ⅱ级37例;入选本研究时血压水平:SBP(164.7±13.1)mmHg,DBP(94.9±8.1)mmHg;文化程度:初中以下8例,高中或中专23例,大专及以上29例;婚姻状况:有配偶17例,无配偶43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干预措施 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药物治疗:卡托普利、硝苯地平,剂量根据病情调整,以维持正常血压为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先进行健康状况和基本情况评估,形成诊断,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效果。将健康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咨询,介绍血压测量基本知识并教会患者家属测量(测量结果记录入健康档案、绘出血压曲线),低脂、低盐、低糖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每天持之以恒的个性化有氧运动、降压药物服用指导,强调对医嘱依从的重要性等内容。两月回访一次,随访1年。
1.3 调查内容与观察指标 调查内容: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1年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共27个问题,内容涉及高血压防治基础知识、相关行为和自我管理技能等方面。观察指标:(1)干预前后进行生活质量量表(SF-36健康量表)问卷调查[4]:该量表包括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8个维度36个条目。生存质量总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2)干预前后进行相关检查,包括测量血压、体质指数(BMI)及实验室常规检查。
1.4 疗效判定标准[3]根据中国卫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系统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干预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①显效:DBP下降≥9.77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30mmHg以上;②有效:DBP下降<9.77mm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9.77~18.80mmHg者;③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显效+有效=总有效率,取两药联用前7d血压平均值,作为判断疗效的依据。总有效为显效、有效二者之和。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干预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1。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表评分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7个维度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2.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SBP、DBP显著下降,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缓慢进行性发展、血压不易控制、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健康教育的突出作用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影响和改变人的不健康的行为,使之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压力、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是导致发病的重要因素,仅仅依靠药物治疗还不够,还要进行健康教育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和控制原发性高血压非常重要,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必不可少的部分[6-7],国外已证实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8]。有效的高血压管理既是控制高血压病这一最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要求,更是预防冠心病、脑卒中发生的主要措施。应积极提倡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社区综合防治。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比较(,mmHg)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比较(,mmHg)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SBP DBP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组 60 160.1±12.4 118.1±6.4▲* 95.8±9.6 79.8±5.2▲*对照组 60 159.1±10.0 156.0±8.8 93.3±11.0 89.3±9.3
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干预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改善。在生活质量的比较方面,除活力外,其他7大指标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减少了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SBP、DBP显著下降,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高血压病患者不仅靠药物控制,健康教育干预对患者影响是比较大的。这可能与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使患者情绪保持稳定、提高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等有关。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因此,对住院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顾东风,吴锡桂.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状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2):84-89.
[2]杨碧萍,邹丽华,罗艳华.高血压健康教育进展[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5,11(4):362-364.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0-1064.
[4]李鲁,王红妹,沈毅.SF-36健康调查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2):109-113.
[5]孔小玲.系统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的评价[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27(1):43-45.
[6]绳章秀.健康教育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中的作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107-109.
[7]夏国华,卢国坚,杨政雄.广州市某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7):517-519.
[8]Warsi A,Wang PS,Lavalley MP,et al.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programs in chronic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hodological critique of the literature[J].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2004,164(8):1641-1647.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nursing on quality of life and clinical effect of in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Methods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conventional clinical treatment care and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given health educ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the understanding of health knowledge, quality of life and blood pressure changes of two groups’patients were observed and evaluated. The clinical effect was evaluated after 4 week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blood pressure changes were evaluated in pre-treatment and 1 year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efficacy was 96.7%, i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intervention group’s PR, RP, BP, GH, SF, RE and MH scores were significant increase compared with pre-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 (P<0.05),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the control group’s each dimension scores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 After intervention the intervention group’s blood pressure was significant reduction compared with pre-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 (P<0.05),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the control group’s blood pressure changes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blood pressure of in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nd enhanc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Health educatio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Quality of life; Blood pressure; Clinical effect
10.3969/j.issn.1009-4393.2010.13.087
513000 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宾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