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视障教育辅修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0-02-27 05:53
长春大学学报 2010年10期
关键词:辅修视障学分

赵 钢

(长春大学 特殊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曲折和发展,高等特殊教育也历经了20年的实践与改革,坎坷而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其职能、作用及教育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70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的特殊教育迅速发展,1986年以后,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教育教学模式也随之开展。在这之前,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实施了具有全纳教育意义的教育改革,如英国的“一体化教育”,美国的“回归主流教育”,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特殊需要教育”等。

高等视障教育辅修专业在我国开展较晚,从我国国情看,视障教育开设的基本专业为针灸推拿和音乐表演两个专业,听障大学生专业也局限于美术专业、计算机专业等。由于专业单一,学生毕业面临着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怎样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但要体现在健全学生身上,也要体现在残疾大学生的身上。如何实现教育的公平与民主,使残疾学生可以选择他们希望学习并且能够学习的专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1 针对视障大学生自身特点,主辅结合,科学定位

现代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拓宽知识面,开发基本能力,强化基本技能,注重创新素质教育,提高视障学生对未来挑战的适应性和自主性。辅修专业在我国普通高校开展较早,已构建了成熟的教学管理模式。残疾大学生辅修健全学生专业课程,与健全学生平等参与教学过程和竞争,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很大程度上等同于全纳教育的教学特色。

为适应这一趋势,根据社会变化和人才需求变化等特点,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视障学生自身特点,我校从2005年开始就推出视障教育辅修专业计划,充分挖掘校内课程资源,利用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向在校视障学生提供相关课程辅修机会。科学定位、合理规划,确立了特殊教育和英语两个专业方向,改变了视障教育专业口径过窄的弊端。

通过专业介绍,使视障学生能在对专业的了解、市场的把握、自我的认识更为成熟的情况下进行自主选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择盲目性,提高了视障学生对辅修专业的认可度和学习热情。

2 合理制定辅修专业培养方案,突出特色教学模式

2.1 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

本辅修专业重点培养视障学生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远大理想和良好思想道德,富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能在教育机构、特殊教育机构以及其他单位从事普通教育或特殊教育的教学、理论研究、管理等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视障学生主要学习特殊教育方面和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进行实际特殊教育教学工作能力、理论研究能力。

2.1.1 主要课程设置

普通心理学、教育原理、特殊教育导论、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视力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心理咨询、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行为矫正、社会心理学,见表1。

表1 主要课程设置

2.2 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

本辅修专业主要以视障学生为培养对象,培养他们具有较好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具有较宽泛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及技能;辅修结束后能够从事英语翻译或以特定学生群体为目标的英语教育等方面的工作。要求视障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管理知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掌握独立获取、消化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2.2.2 主要课程设置

包括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会话、英语视听说(见表2)

表2 英语课设置

2.3 以视障学生个体为单位的教学管理模式

2.3.1 以视障学生双方约定型模式

教学管理以培养视障学生为目的,教学管理模式由传统的学校对大学生的单向要求型,向学校与视障学生双方约定型转变,以课程属性构筑视障学生的知识结构,寻求视障学生和健全学生认知规律的兼容性设计教学过程,由单纯的课堂教学伸展到视障学生在校接受全纳教育的过程。

2.3.2 实施学分制、短学程的特色模式

学分制的实施,还要考虑视障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报考辅修专业要求视障学生取得主修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前两个学期开设的必修课全部学分,成绩优良,学有余力,且课程总成绩排名在年级总人数的前50%。两个专业课程设置为该专业的主要课程(不含实践环节),特殊教育专业总学分不低于15学分,英语专业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辅修专业学制原则上为二年,大二上学期开始修读,与辅修所在专业的大一学生同时上课。辅修专业教学计划中某门课程的要求和学分高于主修专业的同一课程,则主修专业该门课程学生可通过自修,并参加课程的期末考试取得成绩获取学分,记入学生主修成绩档案。

2.3.3 以视障学生个体设计辅修专业教学管理制度

改变以往高等特殊教育群体为单位的教学管理模式,实现以单个视障学生为单元的教学管理,真正因材施教、注重视障学生和健全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增强主体意识,形成视障学生和健全学生共同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才能,提高他们的个人价值水平,实现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

2.3.4 教学组织及运转

取消教学班,建立并按自然班组织教学,以单个视障学生为单位进行教学管理,实施视障学生先选课、教学管理部门后排课的方式。为了缓解辅修专业不同学科授课时间的矛盾,根据课程进度和情况,合理有效利用时间因素共性关系,将不同辅修专业课程安排在同一时间,视障学生分别上课。这样,即不影响视障学生本专业课程进度,又不影响视障学生辅修其它专业。

2.3.5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内容及课程结构与教学方法及手段有着必然的联系,进行探索兼容性强的既适合视障学生和健全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能力、理解能力差异,又能提高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至关重要。先从两个专业的师资培训抓起,使任课教师在原有的教学方法中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位视障学生和健全学生,确立他们共性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了解其兴趣和爱好,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个性,加强师生沟通交流。进行多媒体语音课件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互助教学法(视障学生和健全学生)、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实地考察、残疾案例分析、语言听力综合训练积累法等,提高教学质量。

3 以视障资源中心为支撑,优化盲文教材

以视障资源中心为平台,按照“优化视障资源设备、统一管理、开放高效、管理科学”的原则,加强盲文教材建设,解决视障学生没有辅修专业盲文教材的困难,把专业课中的主干课汉文教材翻译成盲文教材,精装成册,方便学生使用和借阅,并采取视障学生携带录音笔录制授课内容,语音制作教师为不同需要的视障学生录制语音教材和学习资料。制作大字教材和黑体字教材,满足不同视力的视障学生。

通过摸索做了很多开创新性的工作,例如:在翻译汉转盲教材的过程中,由于国内最先进的汉转盲软件也不能解决汉字教材中存在的如分词、多音字、缩写、特殊符号、图形等等,为了解决教材中大量出现的图形和特殊符号问题,我们采取了在图形和特殊符号处注明的方法,并专门指定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教师,根据教学进度集中为学生们讲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教育部人事司组.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王伟濂.中国大学教学运行机制亟待改革和完善[J].中国大学教学,2006(9):10.

[3]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吴光.学分制管理模式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2(12):15-16.

[5]黄志成.全纳教育—国际教育新思潮[J].中国民族教育,2004(3):20-21.

[6]佟月华.美国全纳教育的发展、实施策略及问题[J].中国特殊教育,2006(8):5-7.

猜你喜欢
辅修视障学分
TOUCHING ENJOY——适用于视障儿童的趣味积木玩教具
高校辅修专业教学现状与思考
——以天津理工大学英语辅修专业为例
我国高校金融学辅修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以西北大学为例
叙事疗法在视障学生思想品德融合课程中的运用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分美食
视障儿童功能性视力软件化训练研究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京津冀地区外语辅修专业及辅修二学位现状研究和发展建议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