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华赵警卫
(1.徐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2.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8)
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问题与改革*
王荣华1赵警卫2
(1.徐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2.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8)
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专业的内涵与核心已经由传统的古典园林转变为广义的景观规划设计,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创新型教学模式。本文针对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
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模式;问题与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专业的内涵与核心已经由传统的古典园林转变为广义的景观规划设计,成为由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组成的跨学科领域。有学者调查西南地区园林专业人才需求后发现,园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比例为种植设计占 70.6%,景观设计占42.2%(用人单位可进行多项选择)。徐州师范大学对最近毕业的两届学生统计发现,有约75%的学生从事园林规划设计或园林工程施工、监理及管理工作。因此,以园林规划设计为核心的系列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衡量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搞好园林设计类课程,是关系到本专业生存前景的重要问题。因此,园林设计类课程应该根据社会需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创新型的教学模式。
多数院校的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包括美术基础课(素描和色彩)、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园林设计初步、测量学、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园林史、园林工程概预算、园林美学等。
(一)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程安排不合理 园林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时间多数从第二学期到第七学期,学生基本上从第二学期开始要同时学习多门设计类课程,很多院校设计类课程的安排与其他传统课程相同,每周2~4节课,从学期开始直至学期末结束。而多数学校没有绘图设计专业教室,学生绘图时需要带图板、丁字尺、三角板等多种绘图工具。这样的教学安排不符合设计类课程绘图需要稳定环境和连续性的特点,因此多数学生不愿在教室设计绘图,宁愿挤在宿舍的小环境里。这样的分散作业使得学生之间得不到设计思想的很好交流,教师也只是在学生画完图之后对成图进行评价,这样导致学生在绘图过程中不能及时纠错。由于初稿基本为手绘图,修改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因此,这种安排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创造积极性。
课程内容不系统 学生一般在一个学期中会学到2~3门园林设计类课程,如徐州师范大学的园林建筑设计、园林绿地规划原理、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三门课程均安排在第五学期授课。但由于任教教师之间缺乏沟通,轻视了各学习阶段、各课程内容与园林规划设计教学的相关性,如园林建筑设计一般仅就单体园林建筑进行设计,不能很好地与周围环境结合起来;园林绿地规划原理主要讲述城市规划、园林规划设计理念和形式等理论,而计算机辅助设计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巧,这样,学生在每门课中的思维是孤立的,难以与今后园林规划设计统一起来。园林设计是一门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更加注重环境的景观功能和生态功能的设计,因此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现行的教学内容仍沿袭传统,对生态知识、行为心理、材料与现代科技等科目基本没有涉及,使得学生的设计作品仅能够满足美观、功能的需求,无视作品对人的行为与环境生态的影响,大大影响了设计作品的可行性。
班级设置不合理 随着园林专业大量扩招,很多院校没有考虑到园林设计专业的特殊性,班级学生常达到40~50人。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普遍采用小班化的授课方式,很多课程的教学需要一对一的指导,一旦班级人数多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时间和方式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这样会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环节的设置不合理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院校都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直观,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且教学速度较快,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对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理解,而课下又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消化,导致对知识一知半解。由于很多教师对一些园林作品的设计理念也不是很清楚,因此讲解时主要对其平面构成进行评价,不能深入探讨园林作品的时代背景和设计理念,导致学生对园林设计作品只注重其平面效果,不注重其空间功能。
“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过程有待改进 园林设计类课程多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过程,由于园林设计类知识没有高深的理论,较容易理解,但在实践中却往往不能很好地被应用,常常是“一听就懂,一作就忘”,理论与实践之间联系不强。比如在园林规划设计实习中,要求学生对优秀实例进行实测时,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测量才能取得更为合理和准确的数据,而这些知识在测量学、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中均介绍过。
学生学习不全面,不够深入 园林设计涉及多门学科,植物、建筑、工程、地理、行为等,很多学生的作品仅注重审美要求,对人的行为关注不够。在学生作品中常会出现一些只能够远观而不能近赏的园林景观。由于不重视植物的生态学特性,南方的鸡蛋花、北方的樟子松经常出现在以徐州为地区背景的设计作品中。还有一个问题是缺乏统一、整体观念,设计作品通常是各种园林要素的堆砌,不能很好地将各种元素组合成为一个可以服务人群的空间。
(一)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改革
教学模式改革——分段式教学 分段式教学是在一个学期内几门专业课程分段逐个递进开设,各门课程在各自的教学时间段完成所有课堂教学和实习以及考试等内容。分段式教学具有较好的系统性和渐进性,能够缩短课程的教学周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压力,同时能够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便于教师灵活处理,因此建议园林设计类课程可根据院校自身特点采取纯粹分段式或混合分段式教学。建议徐州师范大学园林设计类课程采取混合分段式教学,即在一个学期里一些传统课程按传统模式安排,设计类课程按照纯粹分段式安排。这样安排对传统课程不会造成很大影响,却能增强园林设计类课程的连贯性,有利于保持学生思维的稳定性,解决绘图专业教室的问题,避免学生抱着图板上课的劳顿,同时也有利于教师针对不同内容安排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改革 (1)课程内容的融合与贯通。风景园林专业作为应用学科,其特点在于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培养,专业教育中至关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具备从多学科领域中获得知识并且在实践中将其综合运用的技能。如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实训项目中,首先要利用测量学的知识对基地现状进行实测;其次是运用绿地规划原理、园林史、生态学和环境心理学知识完成对现状的分析、调查,作出总体规划;再次是运用园林建筑设计知识和植物种植设计知识对基地内的园林建筑和种植设计进行详细设计,其间运用计算机进行绘图;最后运用园林工程知识对此基地进行施工设计。因此,园林专业应确定以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为核心,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到设计课程教学中,通过设计课程的综合实训项目,培养学生在设计中运用多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以打破传统园林教育中课程的障碍,打通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项目进阶式联系通道。(2)课程设置的开放与整合。园林学作为一门涉及自然、生态、社会、经济、人文和心理的综合学科,需要设计师具有广博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素质,然而对于教育的培养和训练而言,不是要灌输与之相应的庞杂的知识内容,而是要为学生构架一个所需的专业知识体系,让其在自主学习中为未来培养正确的选择观念和一定的择取能力。现在,我国很多大学都在向综合性大学迈进,学科设置一般比较齐全,因此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各学科的优势,打破专业界限,为园林专业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开放课程群。学生可在选课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针对自己的特点,选择更适合自己将来发展的课程群,形成完整系统的课程体系。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园林规划设计涉及建筑、旅游、社会、经济、环境、心理、历史、艺术、林学、生态、观赏园艺等多个学科,而各课程性质大不相同,因此教师应针对不同课程特点,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 对于绿地规划原理、园林史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可采取多媒体教学为主、体验式教学为辅的授课方法。教师可精心选择城市优秀(或失败)绿地设计实例或经典古典园林,通过实地测绘、写生、评价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领悟成功与失败设计的差异,领悟优秀设计不仅仅是优美的平面构成,更是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历史文化的积淀场所。由此,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到了知识,也激发了创造动力。
项目式教学 对于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园林建筑设计等实践性强的课程,可通过给定学生实际项目,让学生尝试从总体规划到具体施工的全过程参与,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科教师相互协调,共同及时解决,以便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在此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多个问题,如现场分析、调查,方案的比较确定,园林材料、技术的应用,与他人之间的团结协作等,因此在项目参与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独立分析思考、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能力,能使学生学到的理论与实践得到很好的结合,同时促进学生对综合性知识的把握。国外很多园林专业均采取项目教学法,如法国国立凡尔赛高等风景园林学院,德国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等,各院校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实习基地,不能够施工的可以提供小型的模型制作场地。
名家讲座与设计竞赛 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应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包括园林、建筑、艺术等)来校进行讲座,了解各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成果,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根据情况举办以规划设计为主的全校性竞赛,并邀请知名园林专家进行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现代风景园林涉及人类的整体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媒介。我国现代风景园林学科还处于起步阶段,为在科学技术和社会需求不断发展的今天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园林人才,需要针对各高校不同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体系,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根本,在境外园林公司抢占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市场的情况下,稳固专业地位,保持良好声誉,继续发扬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中的独特风格。
[1]丁廷发.浅谈西南地区园林专业人才需求特点及高职高专课程改革[J].南方农业,2008,(6):51-53.
[2]王浩,苏同向,赵兵.聚点成面、以面拓展、强化核心——南京林业大学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体系的创新建设[J].中国园林,2008,(1):16-19.
[3]章广明.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分段式教学安排模式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8,(4):57-59.
[4]刘子明.法国国立凡尔赛高等风景园林学院教学体系简述[J].风景园林,2006,(5):46-49.
[5]罗素·古德.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风景园林教育的新视野 [J].风景园林,2006,(3):98-101.
G712
A
1672-5727(2010)03-0098-02
*本文系徐州师范大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编号:XJG2008030)部分研究成果
王荣华(1972—),女,河北沧州人,硕士,徐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园林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本文责任编辑:谢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