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安英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
从永恒主义教学观看当今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
丁安英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
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实际,根据永恒主义教育哲学的基本主张,探讨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实现途径。
永恒主义;教学观;高职院校;人文教育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培养人文精神。随着社会向市场化转型,高职院校为了增强毕业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过分强调市场化和商业化,容易出现人文教育的“盲点”。
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产生的永恒主义教育以实在论的哲学观为依据,提倡古典主义教育传统。尽管在这一观点之后西方教育理论界又出现了人本主义教育、建构主义教育等诸多新的派别,但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永恒主义教育观点对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及启发意义。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永恒主义教育流派提倡古典主义教育传统,高呼“回到古希腊去”、“回到柏拉图去”,力图恢复传统教育,但由于它力求以古代、中世纪文明的绝对标准解决现代文明的问题,在许多问题上矫枉过正,陷入了复古、保守的误区。尽管如此,永恒主义教育有许多合理因素,至今仍以新的形式产生着影响。
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永恒理性永恒主义教育认为,人的灵魂或心灵具有产生理念或形式的能力,因此,只有人才能获得关于世界和人自己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永恒主义教育哲学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的本性,把人塑造成人,并且人的本性是永恒不变的。
通过阅读经典著作获得永恒真理永恒主义教育重视理性,主张用包涵永恒真理的永恒学科实现其教育目的,认为人文学科应当永远居于课程的中心,经验科学只能居于次席,并且认为永恒真理存在于西方伟大的文化传统中,其中的文化精髓是达到培养理性这一教育目的的最佳课程。
(一)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
高职教育主要针对现代社会的产业人才需求,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直接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由于新建的高职院校大都以工科类为主,其办学思想和实践往往过分强调对学生专门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存在人文氛围较弱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科设置过分注重实用性为了增强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许多高职院校往往加大专业课和实践课的比重。在课时不够的情况下,最先被减去的往往是人文类课程,由此导致学生在基本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应对挫折能力、与他人相处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学生人文素质基础薄弱与重点院校的学生相比,许多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存在一定缺陷,人文素质教育基础薄弱,在文化品味、审美情趣、人际交往、创新精神、阅读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欠缺。而且学生学习的功利性色彩较强,希望现学现用。
校园环境缺乏人文氛围高职院校在校园环境上往往缺乏浓厚的文化氛围,人文环境相对较为薄弱,而且很难从校外汲取人文资源,形成文化互动。
(二)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实现途径
融合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高职院校在人文教育问题上,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注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不能把人文教育仅作为科技教育的补充,要充分理解文理相通相融则属“育人”,相割相离则为“制器”的教育观念。应从人才培养与学校长远发展的高度认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在办学理念、教学目标等方面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加以考虑,在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投入,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把立足点真正转移到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上来。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人文教育的现状,促进人文教育的发展。
优化人文类课程体系(1)根据学院的实际优化人文教育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有的人文类课程可大致分为伦理与道德、世界观与方法论、历史与传统文化、经济与法律、语言文学与艺术、社会生活与择业等六大部分。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世界文化、地方文化的传播。中华经典名著及世界文明史都是人文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2)根据学生的实际开设相应的人文社会学科选修课。人文社会学科选修课在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构建与现代科学发展相适应的综合思维方法体系、提高学生对困难与挫折的承受能力及对生活的感受力与审美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3)重视课堂人文教学的作用。高职院校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可从人文的视角看待科学技术,从中挖掘具有人文思想的成分进行教育,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充分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高职院校可利用各种渠道在校园内倡导人文精神,营造浓郁的人文环境,实施人文教育,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品牌。学校一旦形成良好的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将产生巨大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一代代学子,并产生社会效益。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人文环境:
1.注重学术性活动的开展。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二课堂,是进行课外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可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开展课外读书活动月、举办读书沙龙等形式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高质量的人文教育,产生较大的人文素质教育效应。我院不定期地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如加拿大西北社区学院职业教育专家David Try教授、荷兰莱顿大学研究生院高等教育系教育顾问汉克·福瑞肯教授、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封宗信教授、电影导演于敏等到校讲学、开设讲座,这些活动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2.加强社会实践活动。针对注重实践的特色,高职院校可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公益性实践活动、调研活动及志愿者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认识与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我院几年来十分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如组织学生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活动,鼓励学生自发成立各类社团,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与兴趣爱好开展针对校内学生和学校周边社区居民的社会服务,在附近居民及校内学生中赢得了赞誉。
3.创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景观文化。高职院校校园硬件设施建设的重点是创造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使学生置身其中,自然而然地对学生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塑造自我产生影响。我院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景观文化,在学院长廊布置了“任锡海教授改革开放摄影展”、“宋佳影视作品图片展”,在学院西校区建立了湿地生态公园,在学院内摆放废弃不用的发电机、火车头等等,这些景观文化真实、自然,发挥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正在向复合型、综合型转变,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1]李剑萍.大学教学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2]韩岳峰.大学课程中人文教育的缺失及应对[J].中国成人教育,2006,(1).
[3]樊青燕,王艳.探析成人网络教学人文交互环境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9,(2).
G711
A
1672-5727(2010)03-0021-02
丁安英(1970—),女,山东胶南人,硕士,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