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萍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吴忠751100)
浅析高职教师的心理健康及自我调适*
李宁萍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吴忠751100)
高职教育有自己的特殊性,高职教师心理健康表现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分析了高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了自我调适的建议,强调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对于提高职业教育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适
高等职业教育既具有高等教育的特点,也有职业教育的特征,在办学理念、管理方式、育人方式、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等方面有自己的特殊性。高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学校性质及体制的影响,也表现出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学校教师的特点。
自卑感强烈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大幅度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实现的。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又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方面,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发展缺乏具体的政策扶持和足够的资金投入,许多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简陋,生源不足,缺乏高水平师资,处在举步维艰的境地。另一方面,当前高职教育尚未得到社会(尤其是广大考生和家长)的普遍认可,在许多人的观念中,高职教育还是“二三流”高等教育,不能与普通高校相提并论。高职院校过低的社会评价和较低的福利待遇是高职教师自身所无法忽视的,也是形成其自卑心理的深层原因,直接影响到高职教师工作的热情和信心。
厌教心理严重普通高中扩招导致高职院校生源的减少,为了争抢生源,许多学校采取了降低分数线的方式,这使得高职生的综合素质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很多学生因学习不努力,没考上普通高校,迫于家长的压力来读高职。这些学生“眼高手低”的特征明显,学习只满足于表面的、肤浅的知识,不愿多学多问,吃苦和勤奋精神都较欠缺。高职教师面对这些学生,既不能说他们学习能力差以防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又不能按本科学生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只能多鼓励,并降低知识的难度和考核标准。这样,教师就会感到自己的知识和才华无法得到充分施展,感觉自己与真正的高校教师相差较远,于是常产生厌教心理,表现为不愿意深钻教材,上课随意。
倦怠感、焦虑感突出高职教师虽然没有学生升学压力,但日常的工作量却并不少于中学教师。由于高职学生管理实行的是班主任负责制度,每位教师都得轮流承担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作为班主任,教学工作量和其他教师是一样的,比如每周完成12节左右的教学任务、按学校规定的量批改作业、抽出时间完成备课要求,还要每天接触、了解学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及技能比赛。而最让班主任头疼的是每天的早操和晚自习,不分春夏秋冬,不论刮风下雨,班主任必须赶到学校,按住校学生的作息时间准时与学生一起上早操和晚自习。班主任每天的工作量可以形容为“两眼一睁,忙到熄灯”,长此以往,班主任的精力很难承受,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倦怠感、焦虑感,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教学工作及工作效率。
安定感不足当前,高职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偏低。高职院校的教师享受不到国家给予中小学教师的工资补贴,高职与普通高校相比自收自支的资金又极为有限,无法给教师发放优厚的课时补贴和其他福利奖金。高职教师深感自己的物质待遇不高,因此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不高,很多人不安于本职工作,想办法转入中学或大学任教。
成就感缺乏高职生素质参差不齐,学习基础差、自律性差,教师的教学强度和难度很大。在教学中,高职教师在付出努力后获得的回报少,很难获得成就感,极容易导致心理失衡,给教师带来种种精神压力,引起教师心情烦躁和焦虑。
综上所述,高职教师的心理状况不佳。这些心理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也关系到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更关系到和谐校园的构建。因此,改进高职院校的管理机制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但是凭借外部力量来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受到许多复杂因素制约,需要漫长的时间,而当前有效、快捷的方法只有使广大教师学会心理上的自我调适。
更新教育观念,正确面对职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上世纪90年代快速发展,进入2000年以后,国家更加重视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从资金投入到办学质量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指导。从担负的任务看,职业教育既满足了大批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的求学需要,又为社会劳动力市场输送了大批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者。所以,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光荣和艰巨,自身责任的崇高和神圣,从而坚定树立职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把“为国育才,为人民育才”作为自己的工作信念,振奋精神,焕发热情,用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去感染和带动学生,塑造出职业教育领域教师的崭新形象,用自己的工作成果——学生的健康成长与顺利就业去赢得社会的尊重与赞誉。
热爱学生,体验教育成就感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虽然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弱、行为习惯差,但他们毕竟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各方面的可塑性很强,只要学校制定出适合他们特点的课程设置和管理方法,他们仍会成长为品学兼优的技术型人才,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劳动者。高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热爱学生,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彻底改变以往轻视学生、厌恶学生的态度,真诚地鼓励学生、教育学生。当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与期待时,疏远就会变为亲近,冷淡就会转为热情,教师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就会顺利实现,乐学和乐教的局面就会出现,这样,职业院校教师的工作成就感也就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学会自我定位,关注个人心理健康如前所述,繁重的工作量、偏低的工资待遇使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产生了厌教心理、倦怠心理、焦虑心理和不安定感,这些心理问题又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质量。教师必须学会心理上的自我调适,才能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自我调适的重要前提是合理的自我定位,作为高职教师,要在与中学与大学教师的对比中,找准自己工作岗位的优势与不足。变换一下思维的角度就会发现,自己并不比中学和大学教师差到哪里去,各种消极情绪就会随之转化为知足常乐的积极情绪,从而拥有一个平和安定的良好心态。
变压力为动力,提升自我价值高职教师的压力主要来源于科研任务的日益增多。高职教师由于历史的原因普遍学历低、研究能力弱,但根据国家的质量评估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在科研工作方面提升水平并达到一定的标准,于是按学科、按专业分配的科研任务就越来越多地压在教师肩上。面对压力,如果只是一味逃避或发牢骚,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打击自己的信心,所以不如尝试把科研任务作为激励和约束自己的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压力就会变为前进的动力,促使人探索、创新。一旦有了成功的体验,就会大大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并为今后开展科研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促成教师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自我价值。
面对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高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高职院校教育管理部门尤其是教师个人的高度重视。只有关注教师群体及个人的心理健康,引导广大教师学会心理上的自我调适,才能高职教师完成好培养大量合格职业技术人才的重任。
[1]柳友荣.教师心理保健[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
[2]方方.教师心理健康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王玉红.高职女教师的心理困惑与自我调适[J].职业教育研究,2007,(9).
(本栏责任编辑:谢良才)
G715
A
1672-5727(2010)03-0079-02
李宁萍(1966—),女,山西离石人,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系自治区级科研课题《师生心理健康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宁高教[2007]292号)子课题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