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故事教学的优化过程

2010-02-18 04:46:46彭迎春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31期
关键词:语法语境内容

彭迎春

英语故事教学的主体思路是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继而回答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想象。让学生置身于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之中,让学生在类似真实的语境中模仿、体会、理解,主动参与实践,学习新的语言内容。只要教学方法得当,故事教学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笔者将故事教学分为3个阶段,即Pre-learning、Whilelearning、Post-learning,下面进行逐一分析。

1 Pre-learning

这是接触故事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意在通过适当水平的语言材料,激发起学生对这个故事的好奇心,使他们能够以极大的兴趣来开始学习这个故事。讲故事这种手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为学生爱听故事,好奇心强,所以讲故事这种手法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这就解决了学习动机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就会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他们对故事内容感兴趣的时候,会为了听懂故事内容而努力。这样有目的地听,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而且还会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教师可用图片和实物,或用一些动作和声响,或在英语中加入一些母语贯穿整个故事,便于学生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1)选择好阅读材料,生词量不要超过5%,涉及的大多是适合学生学习段的语法阅读材料。这样的故事材料,没必要涉及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完全可以猜测出不熟悉的词句的意思,为以后精确地学习这些词和语法做铺垫,学生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往往在这样的无意识情况下才更轻松,更有趣。

2)free talk为故事教学导入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这个活动的优点在于体现了语言运用的真实性,学生在交谈中学会与人交流,通过运用学习过的语言进行交流,感受到语言的真实流畅和自然。教师选择的交谈内容往往与所要学的话题相关,比如在学习Christmas一课时可以先从Spring Festival入手,通过中西方节日习俗比较,引入Christmas这一节日。

3)教师通过一个个问题或引导学生观察故事旁边的图画,预测图画中人物会说些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等。教师创造一个信息差,信息差是教师事前控制的,是事先预置好的。如Tomas Edison一课,一个学生就问:“Who is he?”比如说进一步再问:“When was he born?”或者去追问:“What was his inventions?”如果按这种信息差去设计故事学习的话,才是真正的交际,能够激起学生深层的兴趣,突破重点难点,进行新单词、新句型的操练,灵活游戏、竞赛、唱歌等多种教学法操练。

2 While-learning

接触故事的阶段,信息差唤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带着任务去学。比如,某个学生要从故事中获得的信息是故事中的人物,但另外一个学生要从故事中获得的信息是地点、一个是事情发生的时间,还有一个学生要从故事中获得的信息是他做的事,等等。在这里要注意以下问题。

1)重点句型、重点词的处理,即先让学生整体通读完故事后再来解决单词问题,通过读故事可以帮助学生预测、理解单词的意义和使用的语境,体验一下这些词使用的语境就可以了。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多接触、多见识这些词,他见得多了,这个词就自然而然变成自动,就变成automatic words。有了这种自动性,认知的负担就会很轻。有的教师一呈现一个新词以后马上就how to spell,就让学生拼写,拼写实际上很困难。自主性的这种能力的生成是经过多次反复的,多场景的,多种层次活动的,多种形式的。如果在讲故事时,一边学习故事一边呈现、讲解和操练故事中的语言点,不利于整体理解故事,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使故事教学的优势完全丧失。

2)讲故事要有表情,语音要带感情色彩,而且模仿故事中的人物说的话。但是要注意,第一不要过于机械地模仿,第二不要模仿得太多,要注意模仿故事中的语音语调。视听这种形式来学故事更突出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媒体视听学故事都非常强调利用故事有效、高效地来输入语言,为学生今后的说打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3)提问的时候,针对这个故事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层次性,由易到难,学生逐步适应。先设计的问题是针对这个故事整体的,然后再进一步提出针对这个故事具体情节的。设计问题、提问题,主要还是帮助学生来理解故事,不要把它做成一种检测的方式。根据学习的内容,可以把描述的故事的句子和图来匹配,或给表格让学生边听边填写。比如画了几个人物,都听到了哪些人物;画出来的每个人物都在做什么,比如说购物,谁买了什么样的东西,那么某一个东西的价格是多少,都是对故事理解的很好方法。

3 Post-learning

这是一个巩固提升的过程,在理解故事的前提下,巩固一些词语的用法并总结语法现象。通过语境把词与意义结合起来,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联系起来,通过做事情把句子和意义结合起来。进一步往前推进,让学生能够把它串联成文,能够达成轻松交流的机会,极好地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1)活泼多样的操练形式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选一个或几个学生演示几个词的动作,其他学生依据动作选词,复习动词。让学生挑一幅最感兴趣的图说上几句,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继而回答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想象。让学生置身于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之中,在类似真实的语境中复述故事,续写、改写或仿写故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故事内容的印象以及检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教师可自己安排学生说的活动,还可以让学生做排序活动等。在大多数人已熟练掌握故事内容时,可小组内重编对话,教师可预设一些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放飞他们的想象和思维,表达看法,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来概括描述人物的特征以及表达对角色的看法。续讲故事,为他们提供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创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2)提出语法现象的时候要意义先行。要关注学生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语言知识,包括基本形式和语意功能。尽量让学生做,在归纳总结前应有大量的语言、情景的支持,感知大量的语言材料后,自己能找到规律,比教师去告诉他印象要深得多。这个活动符合学生爱动爱玩爱交际的特点。英国儿童教育专家Jayne Moon指出,孩子具有意思先行的特点,而表演则是为学生提供了饱含丰富意义的情境,赋予语言生命力。

总之,故事教学环节一般是呈现——练习——运用,体现输入和输出的递进,促使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拓宽知识面,通过阅读、观察、思维和想象,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故事教学法为学生提供各方面的训练,包括整体感知阶段的听,熟悉内容阶段的说,操练过程中的读以及拓展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写。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学习地道的英语;它还可以是多学科渗透教学的体现,帮助学生学习多方面知识,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口语交际能力和想象力都会在此过程中有所提高。此外,学生还可以从故事中提取一些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思想火花。

猜你喜欢
语法语境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跟踪导练(二)4
KEYS
Keys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3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