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有活水 水到渠自清——特级教师支玉恒《中彩那天》词语教学赏析

2010-02-18 04:08陈佳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0年5期
关键词:库伯拮据彩票

陈佳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上海 200062)

在现代汉语中,词是字、句、段、篇的纽带。识字要通过词才能理解字义;句子要凭借词才能组合排列。“词语教学”是指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学生学习并掌握词语的教学活动。它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训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先来看一则案例。语文课上,老师将“而且”解释成“进一步”的意思。接着,老师让学生造句。有一位学生是这样造句的:“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向前三步走,我们就而且、而且、再而且。”虽然这是个特例,但也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老师在教学生解释字词时往往简单化、机械化,从而误导了学生。

怎样让词语教学“活”起来?一线教师已经开始积极探索,如张祖庆老师提出了“四个纬度”概念,即“触摸词语的温度,点染词语的亮度,开掘词语的深度,提升词语的效度,让词语成为学生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薛法根总结为:发挥汉语言“形象性”强的优势;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挖掘词语蕴含的人文精神。被称为“怪才”的特级教师支玉恒极富创意的生成性课堂教学犹如清风拂面,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周一贯老师评价说:支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没有被破译的“黑箱”。而在支老师执教《中彩那天》中,词语教学的创新性和灵活性可见一斑。

一、心有思路一点通

上课伊始,支老师为了让学生懂得“中彩”的意思,先请学生用“彩”组词,引出“精彩”一词后,又让学生进一步解释“精彩”的含义。随后,通过体会“五彩”的内涵,加深对“彩”的理解。当学生组词“彩票”时,他引导学生举例子,趁机回到出发点——“中彩”,过渡巧妙,学生自然就明白“中彩”正是指“买彩票中奖”。请看“中彩”一词的教学片段:

师: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今天讲课的课题是什么?

生:中彩那天。

师:看我写字。(师板书“彩”)谁能用“彩”来组词?

生:精彩。

师:精彩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表演得很精彩。

师:那精彩究竟是什么意思?

生:精彩就是很好看,很出色的意思。

……

师:还能用“彩”组什么词?

生:五彩缤纷。

师:多种颜色一起,非常好看,叫五彩缤纷。还有什么?

生:彩票。

师:什么叫彩票?

生:例如踢球那些……

师:足球彩票。让人们买,花不多的钱去买彩票,有些彩票里面有奖,可以换回很多钱来,这就叫彩票。现在请看黑板(师板书“中”、“那天”),这是今天要讲的课题。(师指“中”)这个字在这儿读什么?

生:读“zhòng”。

师:对,读“zhòng”,不读中间的“zhōng”。那么你们想想,“中彩那天”这个标题上的“彩”符合我们刚才组词中的哪一个词?

生:(齐)彩票。

师:对了,买彩票中奖了就叫中彩。如果我的彩票是七月一日买的,是七月五日得奖的,那么中奖那天指的是哪一天?

生:七月五日。

师:你们真明白,太对了,是中奖那一天。

赏析:进行词语教学,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词语本身进行理解,还要结合已有知识,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想到与之相关联的东西,以加深理解。面对学生的疑问,支老师独具匠心,他并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先降低理解的难度,旁敲侧击,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沿着思维的小径,曲折前进,尽管路上忽明忽暗,但终得豁然开朗。

二、看似无关却有关

当学生问“迷惑不解”是何意时,支老师并没有回答,而是反过来向学生提问:“猴怎么就变成人?”见学生答不出,支老师转而问其他同学:“她现在就是什么呀?”学生立即反应过来,答道:“迷惑不解。”教师通过机智巧妙的提问,使得学生在对话中明白了词语的含义。“迷惑不解”一词简短的教学片段体现了丰富的教学智慧。

生:什么叫“迷惑不解”?

师:我问你一个问题:猴怎么就能变成人?(生答不出,师问全体学生)她现在就是什么呀?

生:(齐声)迷惑不解。

师:(问刚才提问的学生)明白了吗?弄不清楚,搞不明白就叫迷惑不解。

赏析:词语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涉及到学生的想象、思维、记忆等多方面,教师以开放的心态进行教学,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才思敏捷。支老师仅仅用了看似与词语本身无关紧要的两句问话,就让学生理解了词语的含义,与此同时,在全新的情境中,还让学生获得了切身的感受,简单高效,出奇制胜,可见教学机智的重要性。

三、一词一句总含文

在解释“拮据”时,支老师先让学生读这一词在原文中的句子。接着,分析主人公所处的社会和家庭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六口之家仅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据此信息,学生自然明白了“拮据”是指“困难,生活贫困”。“拮据”一词的教学片断如下:

生:“拮据”是什么意思?

师:你读一读“拮据”那句话。

生:我们家六口……生活很拮据。

师:全家六口人,人口很多,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经济不景气,只有父亲一个人维持生活,你说他们家困难不困难?

生:困难。

师:穷不穷?

生:穷。

师:那你们说“拮据”怎么解释?

生:就是说他们家很穷,生活很困难。

师:对了,“拮据”就是很困难,生活贫困,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买了这个买不了那个。

赏析:语言是按“字构成词,词构成句,句构成段,段构成篇”的逻辑顺序组合,词语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语境。“语境”是一种言语或语言的背景,是制约语义的“场”。在不同言语环境中,词语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支老师将词语与文本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培养学生“解词”能力,还传授了“解词”的方法。

四、峰回路转终见君

对于“道德难题”这类较难理解的抽象词语,支老师更是用心良苦。他先提问:“为什么说父亲面临一个道德难题?”并提示学生回到文中思考。反馈时,支老师紧紧围绕“道德难题”这个中心词在文中的运用,不断地质疑问难,如:是不是这个难题?为什么说这个难题是一个“道德”难题?通过一系列的质疑和释疑,学生终于明白——“道德难题”是关于道德的选择,文中指是否将车还给库伯。分析完两种选择的好处和坏处,支老师又让学生结合自身思考,是否遇到过需要进行道德选择的难题,学生在举例说明中深化理解。请看与“道德难题”相关的教学片段:

师:为什么说父亲面临一个道德难题?我先问这“道德难题”是指什么,是个什么难题?

生:“道德难题”是他开来了库伯的汽车。

师:说清楚了吗?(生:没有)谁能把课文中写这个“难题”的内容读出来?

生:(读)母亲让我仔细辨别……留有淡淡的痕迹。

……

师:他究竟在为难什么?

生:为难奔驰汽车不是他的,是库伯的。

师:因为汽车是库伯的,不是他的,他心里难受,这就是“道德难题”吗?所谓难题就是应该这样做,还是应该那样做?什么事使父亲左右为难呢?

生:“道德难题”是这辆车是给库伯呢,还是自己开?

师:听见她说了吗?是不是这个难题呀?

生:课文上说他们家生活困难,父亲又梦寐以求自己有一辆汽车,而现在有了汽车,又要送给别人,父亲心中难过。

生:父亲曾经想把车留下,因为课文中说那个库伯的“K”字有擦过的痕迹。后来父亲一定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才又决定把车还给库伯,所以这是个难题。

……

师:很好。你们说这个难题如果考试,是一个填空题,还是一个选择题?

生:选择题。

师:对了,就看他选哪一个,选给库伯还是自己留下,这是不是一个道德问题?(生:是)那为什么说这个难题是一个“道德”难题?

生:意思是说他现在面对着当一个什么人的问题。要当一个忠诚的人,就要把汽车给库伯;自己留下汽车,就会犯良心上的错误。

师:说得很朴实,很好。

赏析:就一篇文章而言,文章是整体,词语是分体,词语离开文章,就成为毫无意义的文字符号。对于十岁左右的孩子而言,“道德难题”这类抽象的词语难以理解,支老师不厌其烦,带着学生细细研读。一方面,基于文本,创设语境,将词语教学和阅读教学相结合。另一方面,不断质疑,层层深入,并适时联系实际,使用学生习以为常的词语,如:“考试”“选择题”“填空题”等。教师像一位“语言魔法师”,灵活地穿梭于抽象和具体、陌生与熟悉之间,最终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该词的含义。

总之,在词语教学中,教师的着眼点不仅是理解某一个词语,更是授人以渔,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唯有教师这一“鲜活之源”,方有学生理解词语的“清澈之渠”。

[1] 周月红.追求鲜活灵动的词语教学[J].学生之友(小学版)(上半月),2009(10).

[2]支玉恒.支玉恒老师教语文[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3] 张娟.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5).

[4]朱冲.巧妙组合整体感悟——特级教师薛法根《九色鹿》词语教学赏析[J].小学教学设计,2008(28).

[5]夏云飞.大珠小珠落玉盘——名师词语教学品评[J].小学语文教学,2008(7).

[6]王亚敏.朴实、扎实、灵动、有趣——特级教师于永正词语教学赏析[J].小学语文教学,2006(11).

猜你喜欢
库伯拮据彩票
两支钢笔
丢失的中奖彩票
从“拮据”谈《我的叔叔于勒》
循双线悟内涵
———《中彩那天》教学片段
站在他人角度 走进人物内心
噜噜猪买彩票
“拮据”的“皇帝”婚礼
大卫面包店
“拮据”释义
彩票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