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52例临床分析

2010-02-18 00:35陈润红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25期
关键词:颌面部间隙口腔

陈润红

(河南省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河南汝州 467500)

口腔颌面部通过口腔和鼻腔与外界相通,极易发生感染[1]。另外,在口腔颌面颈部各大解剖结构之间存在潜在间隙,且广泛存在、相互通联。感染一旦发生,很容易在间隙中发展、扩散。作为一种炎症性疾病,80%患者为农民,由于人们普遍卫生意识较差,且因经济条件所限,得病后习惯听之任之,或在小诊所做简单治疗,以致病情加重。所以,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在住院患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自2008年以来,我院共收治了52例间隙感染患者,临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2例患者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78岁,20~35岁者34例,占65%。单间隙多于多间隙感染。单间隙感染又以颌下、眶下,口底具多;多间隙多以颊、翼颌、颌下间隙同时累及,尤为严重的则累计头皮下、颞间隙、颈胸间隙,但很少累计对侧相同间隙组织。感染多来源于智齿冠周炎及口内的残根残冠,老年人则多由修复冠下的未经治疗的坏牙引起、儿童患者多为急性扁桃体炎导致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本组病例牙源性者44例,占84.6%;外伤1例,术后感染1例,肿瘤性2例,腺源性4例,共占15.4%。

1.2 方法

1.2.1 抗菌药物应用 患者因间隙感染入院后即采用青霉素类、第二、三代头孢、硝咪唑类,严重的多间隙感染加以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并严格按照药物的代谢动力学1日多次给药,使体内的抗生素浓度保持在有效剂量。

1.2.2 切开引流术 除2例保守治疗痊愈外,其余病例均给予切开引流。

2 结果

间隙感染经积极治疗后,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单间隙住院3~7 d,多间隙5~14 d,肿瘤性疾病(白血病为主)引起者及合并糖尿病者病程较长,可达月余。引流切口均Ⅱ期愈合。

3 讨论

3.1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

根据炎症的红、肿、热、痛表现及穿刺有脓,不难作出诊断,但要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明确感染来源,并要明确感染波及的间隙。临床上常会出现这些情况,即今天切开一个间隙后,明天又发现一个新的间隙需要切开,这种情况多数是因为没有详细查体所致。翼内间隙感染因位置深,在考虑感染而不能穿刺出脓的情况下,可行B超检查。颞间隙感染则要反复检查才能确定,必要时可重复穿刺。在经抗感染治疗或脓肿切开引流后,肿胀持续增大,血象居高不下,要及时行CT或其他项目检查,以排除恶性肿瘤继发感染的可能。笔者曾遇到一名患者,开闭口时颞下颌关节区疼痛,给予封闭治疗后2 d左咬肌区及颊区迅速肿大,查血象白细胞>2.4×109/L,此后积极给予抗感染及切开引流,血象及肿胀均无好转,最后患者出现高热,在下颌区广泛切开后下颌升支表面可见大量新生物,病理检查结果为鳞癌。这虽是一个误诊的例子,但临床上一定要引以为戒。

3.2 抗菌药物的选择

口腔颌面部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且大多数是混合感染。患者在住院时脓肿多已形成,住院早期即穿刺取样或切开取样做脓液细菌培养,而细菌培养多需要2~3 d,因此需先根据感染来源,脓液性状、临床经验初步估计致病菌种类选择抗菌药物。给药途径多采用静脉给予,量足并根据药物半衰期给药,保持药物有效剂量,而不是采用大剂量,1次/d。后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治疗效果做适当调整。

3.3 切开引流要充分

切口位置应选择在脓肿的低位,以就近为原则,以便引流道短、通畅。一般应首选口内切口,口外切口要选择瘢痕隐蔽的颌下、颏下、发迹内等。注意切开时一般仅皮下或黏膜下即可,一方面可避免损伤重要解剖结构如神经、血管等,另一方面则避免了感染向深部扩散。单间隙一般2 cm以内切口即可达到引流目的,但对于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常需口内、口外多个切口且相互贯通,腐败坏死病原菌感染则需广泛长切口。切开后妥善放置引流,一般间隙感染放置橡皮条,多间隙感染放置多孔橡皮管以利冲洗,引流条脱落随时放置。笔者常采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甲硝唑液反复彻底冲洗,1~2次/d,引流至脓液基本消失后拔除。 每次换药均需遵循严格的无菌技术原则。

3.4 全身支持疗法

在患者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及四肢无力、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时,要求患者卧床休息,饮食上加强营养;及时查电解质,根据结果调整钠盐、钾盐的用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静脉补充脂肪乳、氨基酸等,提高机体抵抗力,以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3.5 原发灶的处理[2]

对牙源性者,若为根尖周炎,则在开口度允许的情况下,可给予早期开髓后根管治疗。牙周病引起者,可应用市售洗必泰漱口液或呋喃西林漱口液保持口腔清洁,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口腔清洁。对于不能保留的患牙则在病情控制后给予拔除。扁桃体炎引起者,在病情控制后行扁桃体摘除术,以免感染反复发作。

3.6 感染患者的麻醉选择及特殊护理[3]

麻醉多选用局麻,因只能麻醉表浅的皮肤或黏膜(炎症本身麻醉不全,针刺过深感染扩散),感染患者在切开或换药时不可避免地出现疼痛,对于年老体弱、儿童和恐惧心理较重的患者,切开时酌情全麻[4]。护理上讲究清洁:勤洗澡换衣,剪指甲,室内通风消毒;语言沟通上视如家人,帮助患者减少心理恐惧感;饮食上合理安排;肿瘤性疾病和糖尿病患者要请专科会诊,在治疗上做合理指导,避免病情迁延不愈或恶化,减轻患者痛苦。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5.

[2]张永福.实用口腔颌面外科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23-124.

[3]徐霞,孙孝霞,陈湘昂.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4):33-344.

[4]祝国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治疗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09,1(21):63.

猜你喜欢
颌面部间隙口腔
间隙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飞行过载及安装间隙对主安装节推力测量的影响
紧流形上的SchrÖdinger算子的谱间隙估计
浅谈保护间隙的利弊与应用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模拟技术在颌面部复杂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