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季夫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20)
区域性综合类高职院校专业调整与改革探微
杨季夫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20)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质量建设的主体工程,战线长、差异大、层次低、市场适应性差、评价指导机制功能不全,是区域性综合类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高职院校专业调整与改革应在收缩专业战线、整合专业功能、加强专业改造、丰富专业弹性、活化专业机制、促进专业协调等方面谋求建树。
区域性;高职院校;专业调整;专业改造
专业调整与改革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分析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研究解决制约专业建设的“瓶颈”因素,改善和优化专业建设,是推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高校由专业而生,随专业而成长。专业设置与建设的成败决定着高职教育能否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决定着高职院校未来的生存与发展。高职教育的专业是高职院校服务经济建设的载体,是衔接社会需求的纽带。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关系到高职教育服务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关系到高职院校能否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从而吸引更广泛的生源以保持专业的稳定性。
培育高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办学的主体功能,高职的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训设施、教学模式等育人过程的基本元素均与专业密切相关。从根本意义上讲,专业建设与改革是实现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思路的着力点,专业建设是学校质量建设的核心,是高职教育坚持内涵办学、科学发展的龙头项目和主体工程。
加强高职专业建设,要始终做实以下四点:一是准确的职业定位是专业设置的基本点,要着重突出;二是优化的资源配置是专业立足的关键点,要牢固抓住;三是密切的校企合作是专业生长的核心点,要悉心培育;四是科学的开发创新是专业发展的着力点,要大力加强。
区域性综合类高职院校在高职院校群体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承担着艰巨的办学任务,其经历的创业发展过程及所面临的现实挑战,有许多共同点或相似处。研究这个群体的专业调整与改革,对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涵盖面广,适应性差 许多高职院校缺乏专业设置与建设的系统规划,专业设置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论证不足,专业办学的资源配置与经济结构升级的适应能力不强。在湖北省内的11所区域性综合类高职院校中,在校学生规模大多集中在8000~15000人左右,开设的专业涉及职业技术门类较多,涵盖了社会职业大类的多数种类,市场疲软甚至开班不足的专业较多,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对接的适应性差。
内涵不足,名称老化 专业脱离社情、校情、学情的现象比较普遍。一是名称老化,缺乏吸引力,如染整技术、畜牧兽医等。二是学科色彩浓,如现代纺织技术、软件技术等;三是缺乏市场需求调查与论证,不适合高职教育办学层次与特色,如动漫设计、法律文秘、装饰艺术设计等。四是与社会需求和资源配置契合不紧,内涵不足,没有及时地按市场需要变化适当调整,以不变应万变。
战线过长,集中度高 各高职院校都注重专业设置的规模效应,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专业的数目都在25~45个之间,尤其集中在工程技术类、计算机类、医药护理类、经济管理类等几大职业技术门类。
建设层次低,发展不均衡 现有专业的布局不均衡、不协调,专业建设的差异大、层次低、精品少,专业建设的示范辐射效应不强。许多区域性综合类高职院校没有国家、省级试改(重点)专业,甚至院级试改(重点)专业也很少或者没有明确,专业的生态质量低,不少专业呈现招生疲软、渐次萎缩甚至仅能维系生存的态势。
一是指导思想不明确。专业的实质及内涵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匹配,主要表现在把专业作招牌而不是品牌,重感性、轻理性,重包装、轻实质,重外延规模发展、轻内涵品质建设,重学科体系完备构架、轻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功利短视,追波赶浪,见异思迁。二是经营理念不先进。专业的品牌效应不足,是因为缺乏先进经营理念的支撑,主要表现在专业的生存与生长环境短板多,创新元素少,专业自生自灭式的生态现象普遍。三是评价指导不健全。对高职教育办学的评价指导机制,目前在一定程度上仍停留在课题研究的层面,还没有进入到结合行业特点与社会需求变化有效地指导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改革的实质阶段,专业的发展缺少有效的调控指导激励机制,这也是造成区域性综合类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出现错位的一个因素。
专业是以社会职业分工为依据,明确培养规格,整合资源,分类分层进行专门知识、工作经验及行业道德规范教育的基本单位。高职教育所设置的专业,是面向社会、面向学生和面向家长所提供的一种特殊性的教育产品,这种产品的特殊性在于具有功能指向的服务性、实施过程的聚合性、实现结果的滞后性及检测评价的模糊性等特征。
面对当前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困境和挑战,区域性综合类高职院校不能追波赶浪,贪多求大,而是要冷静反思,精心谋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专业调整与改革。通过专业调整与改革,加强内涵,发挥优势,培育精品,抢占高地,做大做精优势强项专业,走特色精品发展之路。既要注重开发更新专业的品种,更要注重强化提升专业的内涵品质,丰富专业的功能;既要注重专业与社会职业的融合对接,更要注重对专业的经营与培育,提升专业的动态满意度和美誉度,拓展专业的生命周期。
专业调整与改革有两个突破口,一是积极主动地收缩战线,抓强放弱,取长弃短,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对水产养殖技术、现代纺织技术等办学规模持续萎缩、学生报读的吸引力严重衰退的专业,要有壮士断臂的气魄,果敢地收缩规模。二是通过准确的专业定位和创新的教学模式,整合专业功能,彰显专业特色,这是区域性综合类高职院校在专业改革与调整中需要重点加强和创新突破的工作。
专业功能是指通过开发创新和教学活动所发挥的作用与实现的效能,主要包括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就业引导功能、技能培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整合专业功能,要求始终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找准专业服务辐射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口和突破点,对接社会需求,摸准经济脉动,正确选择专业取向,科学布局专业结构,加大专业建设力度,提升专业和专业群辐射服务的示范效应。同时,在专业的设计上加强职业分析的基本建设,建立健全社会走向、行业需求、岗位标准及职业素质的析取提炼等长效机制,使专业培养规格和能力素质定位更加清晰,与职业要求的对接更加精准,对学生的就业保障更加有效。
专业改造就是根据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原则,准确定位现有专业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构架,开发整合教学资源,科学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专业的评估、指导、检测、调控机制,使专业的功能更加优化,专业的发展更加协调。专业改造是解决专业发展“瓶颈”问题的必由路径,也是促进专业优化完善的重要手段。专业改造的任务是优化专业的人才培养功能,丰富专业的创新元素,提升专业的建设成果层次,扩大专业的引导辐射效应,当前尤其要在丰富专业弹性上做足文章。
准确把握专业弹性 专业实质上是社会职业或职业岗位在教育产品中的聚合,这种聚合的能量和效度折射着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与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专业口径的弹性适中与均衡协调是专业建设步入成熟轨道的标志。专业的弹性是指主动满足学生就业需要这个主体功能的涵盖面和宽度。专业宽度的设计要注意三个维度:一是社会职业走向,社会职业的分化与走向是决定专业聚合取向的根本性因素;二是学生就业态势,学生的就业实绩应该成为设计专业宽度的重要参照系;三是专业资源配置与开发水平,包括专业团队、教学设备、实训场所、教育理念、管理经验等专业的办学条件和底蕴,是影响区域性综合类高职院校配置专业宽度的关键性因素。
合理设计专业弹性 设计专业宽度的基本原则是:社会职业岗位及岗位群吸纳学生就业有明确而稳定的前瞻需求,教学团队在专业及课程开发能力上优势突出,满足专业需要的条件经过建设能够达成,则专业口径以窄为宜;如果从满足学生就业的现实性需要及从业后职业转移的潜在性需求出发,则专业口径以宽为宜。
动态实施专业弹性 随着社会职业分工的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学生就读高职专业的选择性也在不断增强。高职院校要扩大视野,创新思维,紧贴社会职业和学生就业的走向,采取大类别与子行业相渗透,宽口径与窄岗位相结合的方式,使专业的弹性更丰富,服务经济发展的认同感更强,吸引学生的选择性更大,辐射社会的美誉度更高。
专业生态质量不高,专业生长机制不活,专业建设成果层次偏低,是区域性综合类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又一共性问题,也是影响和制约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瓶颈”因素。在专业调整与改革中,要下大力气解决专业建设中发展不均、评价失真、指导缺位等突出问题,活化专业机制,促进专业协调。
健全专业机制,科学预警调节 高职院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不同的职责,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建立相应的专业发展评价及预警系统,通过完善的指标体系及其运行,干预和调节专业建设与发展中的不平衡状况。高职院校可从学生的专业报读、就业规模与效率、专业资源配置、专业贡献的广度与深度、专业建设成果辐射影响的层面和层次的角度,建立指标体系,设定预警标准,定期开展横向、纵向的比较与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适时有效地实施专业预警与调节,使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建设始终运行在健康、良性、科学发展的轨道上。
保障资源配置,夯实建设基础 资源配置不足、基础薄弱也是制约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共性问题。资源的配置包括教学团队、实验实训条件等硬件设施以及专业理念、运行机制及发展措施等软件环境。区域性综合类高职院校在专业资源的配置上,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建设,都要等量齐观地加强投入,夯实建设基础,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建设效果。专业的健康良性发展要确保硬件不软,软件要硬。
加强考评指导,促进专业协调 在专业调整与改革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指导,专业指导包括专业体系的设计与教学组织、专业评估与考核及专业的完善与拓展。区域性综合类高职院校要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赋予职责要求,发挥引领和指导效应,提升考评和指导的功能,促进专业及专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1]崔岩.强化特色专业 打造高职品牌[N].中国教育报,2008-12-04.
[2]王文涛.加强专业建设 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9,(13/14).
[3]黎荷芳.高职专业设置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5,(10):29-31.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G710
A
1672-5727(2010)10-0019-02
杨季夫(1959—),男,湖北公安人,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