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山
如何上好高三历史讲评课
孙海山
讲评课不同于新授课、复习课,它是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学生存在的知识或能力缺陷进行矫正弥补教学的一种课型,尤其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具有其他课型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高质量的讲评课不但是矫正补偿,也是提高学生应试技能与素质的重要方法。笔者就如何上好高三历史讲评课作一简单的总结。
1.1 讲评目标的确立 教学目标是在对测试结果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立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科学,直接影响到讲评课的成效。讲评课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紧紧围绕矫正补偿的中心,明确弥补哪些知识缺陷,掌握哪些学习方法和应试技能,具备怎样的知识迁移能力,形成怎样的应试心理素质等。测试之后教师应对学生试卷按选择题、非选择题进行整理、量化分析,找出学生主要失分点,确认本次测试所暴露的主要问题及成因,从而把较重要和较急迫解决的问题,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确定为主要教学目标。如第一轮复习中的测试,讲评重点可侧重知识方面;第二轮复习中的测试,讲评重点可侧重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第三轮复习时则重点突出应试心理和技巧方面的问题。只有目标明确,讲评才有针对性、实效性。具体的做法是分两个阶段:专业考试合格证发放之前和之后。之前针对有些平常不学习又想上大学的这部分学生(基础差,想上学的;基础本来就好的)进行准备。之后,有合格证的和没有合格证的。要具体分析,甚至到每个班级或每个学生。
1.2 讲评内容的设计 教学目标决定了讲评课的内容,讲评课没有现成的教材做依托,全靠教师在课前通过测试、批改、统计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整理来确定,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把握命题意图,以明确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命题意图主要是指考查学生掌握大纲和教材提供的知识信息和理论要求的程度。分析命题意图,也是分析试卷考查了哪些历史事实和学科能力,从而找出教与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和差距,是基础知识不扎实,或是分析概括、综合能力有待加强,还是揭示本质、史论结合的能力需要提高,这就增强矫正补偿的针对性,决定了讲评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答什么,而是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答,使学生养成分析命题意图的习惯,以解决学生中长期存在的审题能力差的问题。
2)确定矫正的途径、方式和方法。测试后通过量化分析找出失误及成因,那么应采取怎样的方式和方法进行矫正补偿?前置性知识缺漏怎么办?思维失误如何才能避免?怎样区别易混概念?如何才能避免解题思路走入歧途?如何正确掌握应试技巧?等等。
这是讲评课的重点所在,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用充足时间,帮助学生重点分析本卷暴露出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剖析错误根源。一般来讲,大多采取如下几个步骤:首先让学生读题,找出题干中的有关限制语、中心词以及问题有几问,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读懂题意,避免“跑题”现象;其次,引导学生分析此题中涉及到哪些知识和能力要求,对照考试说明,明确该题的难度;最后,启发学生回忆教材中与此题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组织成文。这几个步骤完成后,教师便能正确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上找出自己的错因,如审题不清,知识遗漏,能力欠缺,行文不足等,使学生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加强纠错的针对性。
这是试题讲评能否取得最佳效果的关键所在,也是利用讲评课进行复习的重要目的之一。教师在讲评过程中,必须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补充,联系,启发思考,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学生尚未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补缺。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拓展讲评课的宽度,扩大知识量,不能就题论题,应根据考试知识点间的联系,对此,举一反三,扩展思维,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知识体系更完整;二是必须加深讲评的深度,对于学生在知识层次、能力深度上应重点突破,通过多层、深层的分析,使学生未曾复习到或未曾掌握的知识一步到位,不留后患。对于能力要求较高的则重点强调,让学生真正提高。因此,教师必须把知识的拓宽、能力的加深作为试卷讲评的主要目的,作为教学的主攻方向,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般来说,课堂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就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往往在课堂上是没有办法得到关注的。此时,教师需要在课后和学生个别交流,进行个别的有效辅导,帮助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找到在解题过程中的一些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另一方面,课堂上讲评既然都是重点、难点,所以学生很难在课堂上即时掌握消化掉。对此,教师要对讲评的效果进行跟踪和巩固:要求学生课后花一定的时间和其他同学交流消化。并随机抽查一部分学生进行典型错题重做,检查他们的消化程度。最重要的是,要针对学生的通病进行专项训练,既练题目,也练方法,帮助他们真正掌握。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唐坊高中)
10.3969 /j.issn.1671-489X.2010.1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