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恰华
提问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李恰华
绝大多数中学语文篇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明确是离不开教师的提问的。教师的提问可以尽量克服学生广泛存在的“思维缺席”和“思维惰性”现象的出现;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体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效果;克服学生的自主学习存在的一种盲目性和无序性现象,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把握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以教师的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提问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提问教学法;语文课堂教学;应用探索
课堂提问是让学生思维不再缺席的重要手段,是达到师生互动课堂教学的效果的重要途径。课堂提问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平台。教师的提问要遵从学生能够接受、符合学生现状的原则,且提问的形式要科学合理,对于学生的回答评价要恰到好处,把握住一个“度”字。
笔者在听课交流学习中发现,一些教师在向学生提问后下讲台开始让学生自由讨论,教室里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似乎人人参与教学活动,但仔细观察问题就出来了:一些小组的学生只在闲聊,跟讨论的主题不沾边;一些学生不会合作,只在那里听个别学生“主讲”。这种师生互动,有大多数时间成了“乱动”或“不动”,这种合作学习开始变形。针对此类情况,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留心沉默寡言的学生、不爱思考学生的非语言性暗示,鼓励学生间相互启发,使大多数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由此可见,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水平不同,个性差别也很大。教师设计提问时要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标,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师生互动普遍性。此外,在考虑提问普遍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示范性,既面向全体学生,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感,为部分优秀的学生设计思维水平较高的题目,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精彩的答题能产生很好的示范与带动作用,能促进学生较高水平的思维活动。
对于提问的设计,要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组成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先简后繁的阶梯式层层推进和扩展的序列。按照这样一个序列,教师能节时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且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能够视不同情况,做出灵活的变动,可以重点突破,从重点问题入手,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
有的课文本身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结构严密有序的组合体。因此可以按课文本身的序来构思提问。如《愚公移山》,教师可以从标题入手:移什么山?谁移山?为什么要移山?对移山有几种不同的态度?等等。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设计提问,使前一个问题成为后一个问题的铺垫,环环相扣,不至于思维跳跃太大,学生一下子接受不了。如果教师按段一字一句提问,学生按一字一句解答,得到的必然是零散的、点滴的知识。知识如果没有序串在一起,学生必然印象不深且无兴趣,学习效率低。
有的文章难以看出由浅入深的序列,段落之间大致是一种并列关系,有不少的共同点。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确立一个核心,以此来设计一个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层层推进的提问和教学序列。如朱自清的《春》中全文有5幅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这5幅画都是抓住春天的特征,而且词语非常优美,历来是大家学习的典范。教师可以围绕品味语言这一重点,按这样的思路设计提问:抓住最容易理解的“春花图”这一段,反复对比品位;接着利用品味到的“春花图”的语言知识,去描绘相似的景物;最后留下空白“春雨图”“迎春图”让学生课后体会。
首先,教师的提问要有计划性,绝不能信口设问。每堂课应当围绕教学的目标,扣紧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出一个个准确、鲜明的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具有连贯性与层递性;每堂课的问题,都有明确的目的、完整的结构;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的方法要灵活,不拘一格。其次,教师的提问要有和谐性。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情感的和谐非常重要,教师提问的态度要亲切自然,切不可生硬、牵强或模棱两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敢于大胆答题;教师要以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达到师生情感的趋同性,以消除师生间的隔阂,使学生乐于回答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认真听取他们的回答,允许学生有插话的机会,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而且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要给予肯定。笔者相信和谐性很好的课堂教学,可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方法很重要,方法正确得当,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对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4.1 抓住关键提问突破法 教师要抓住一个关键问题打开一个缺口,让知识的水流奔涌而出,以提升学生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要能真正吃透教材,才能找到关键问题的所在,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叫“牵一发而动全身”。
4.2 循序渐进提问法 教师在进行提问时,有些问题不可一步到位,就如登山一样,要拾阶而上,于峰顶领略无限风光。
4.3 蚕食鲸吞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的难度大了学生难以回答,这时就要化整为零,提出一个个的小问题,然后逐个突破,进行蚕食鲸吞。
4.4 暂时搁置法 这种方法对于解决难以回答的问题尤其有效。明知问题学生很难回答,仍偏要提出,暂时搁置,留待酝酿,不要求立刻回答,而是以后作答,给学生充分思索的回旋余地。这样一旦以后揭开谜底,学生印象会非常深刻,很长时间不会忘记此问题。
4.5 深挖激趣法 学生如果觉得教师提的问题过于简单,那么就提不起兴趣;教师如若深挖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就如投一块石头于平静的湖水之中,激起层层波浪。有的课文看起来很平实很简单,其实独具匠心,那么这种提问法,就能显示它的独到之处。
4.6 疏导式提问法 有的问题教师提出后学生答不上来,形成僵局,教师可以改变角度,提出与之有关的其他问题,诱发引导、点拨提示。
以上的各种提问法,教师要视情况而定,灵活综合运用之。
在语文教师提出的许多问题中,有的问题的答案要有统一的标准,更多问题的答案不应要求有统一的标准,特别是许多没有定论的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落实素质教育的方针。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教师进行评析总结的时候,不应直截了当告诉其答案就完事,应该用委婉的口吻告诉他们回答有理的地方在哪儿,不足之处何在,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加以委婉指出其不足。因为中学生心理还是较稚嫩、欠成熟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弱,所以教师针对他们这一心理结构特征,在作出总结评价的时候,若方法不当,评价过激,极可能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学生怕回答问题、怕讲错的心理特点,就会很少有人敢回答问题,以致课堂气氛变得沉闷,养成学生不爱思考问题的惰性。所以在总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要以激励为主,适当指出不足为辅,要经常用“这位同学回答问题的思路还不错,总体很好,但是某某地方还有一点小小的不足”这类话来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玉州区仁厚镇初级中学)
10.3969 /j.issn.1671-489X.2010.10.037
作者: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