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成了中学物理教学面临的严重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物理教育实践,结合对新课标的学习,谈谈自己的认识。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和保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而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中学生初次接触物理,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这时实质上是一种好奇的体现,往往是3分钟热度。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像通过演示“电流”“电磁铁”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言语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
在物理教学中,初学者对热值、比热容等单位感到陌生抽象;学生对概念的多样性很难适应,需要具有初步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这对于刚入物理门槛的初中生而言的确存在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使学生的思维方法跟上,并侧重对差生的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便于掌握。在强化训练中,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新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按每一条的预习提纲先预习新课内容,上课首先检查预习情况;课后要求学生把上过的课文复习一遍,对课文中的概念、原理、公式做到透彻理解的前提下然后再做作业;做作业时应该注意力集中,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
物理定义、定律一般是抽象的描述,枯燥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在阅读课文时必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在指导阅读时,首先要让学生把关键性的词自己找出来,把学生的阅读感觉从模糊的总体转变到精确的定位上来。在这些关键处放慢阅读速度,从字面意义理解物理实质。此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尽可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去阅读,利用形象的描述,去展现它的含义。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把学生当作容纳知识的“容器”,采用“填鸭式”教学,所以培养的学生大多缺乏创新意识。而在创新教育中,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知识,自觉主动地学习。新课标的实施要求教学进行改革,而物理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因此,物理教师必须摒弃过去教学中的弊端,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把素质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上营造出和谐融洽的学习气氛,以完成好教育教学任务,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创新时期的物理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素质。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联想,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也可有意地制造“矛盾”,把学生置于是非徘徊中,诱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性。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不少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感兴趣,觉得很好玩,但要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便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是因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缘故。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把物理学活学透。每当向学生传授新的物理知识时,都应联系它在实际生产或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同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如学习了“家庭电路和家庭用电”这章内容后,教师可安排指导学生在家中观察电路,利用家用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学习灯头线接法,了解保险丝的作用并会选用。此外,还可安排学生根据家用电器的数值、算出家中各种电器每天或每月的耗电量。教师要提醒学生处处留心,把所学知识和实际运用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学好物理。
总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把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充分调动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