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丽,黄安培
(1.川北医学院,四川南充 637007;2.川北医学院组胚教研室,四川南充 637007)
大学生的近视发病率相当高,已有调查表明我校学生近视率高达83.6%[1]。文献中关于近视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等的研究很多,而关于近视对学生心理影响的研究却很少,而心理作用对人生的影响更大。因此笔者对我校大学生近视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以引起大家的关注。
2008年3~11月,笔者对我校2007级的临床医学专业(包括眼耳鼻喉科学方向和妇产科学方向)本科有近视的学生随机发放了问卷调查表,共1 000份。
调查内容有戴眼镜习惯、戴眼镜意愿、戴眼镜对性格的影响等12项,请同学们按表上的调查项目如实填写。填好后回收到823份,其中男生345人,女生478人。然后分男女对各调查项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对男女生的比较使用χ2检验。所有统计学处理都用Jandel Sientific SigmaStat统计学软件在P4微电脑上进行。
近视学生经常戴眼镜者占36.09%,不经常戴眼镜者(仅在学习、工作等需要时才戴眼镜)占63.91%;此比例在男生分别为30.14%和69.86%,在女生分别为40.38%和59.62%。男女相比较,χ2=8.66,P<0.05,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在近视学生中,愿意戴眼镜,且把戴眼镜当作一种享受和美的装扮的同学占23.82%;此比例在男生为26.38%,在女生为21.97%。男女相比较,χ2=1.91,P>0.05,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学生表示是为了学习和工作的需要而不得不戴眼镜。
觉得戴镜影响了自己的相貌、形象、爱情,进而使自己的性格变得内向,不愿意过多展示自己,导致身边朋友的类型变化很大,从活泼的变成了斯文冷静的同学占48.22%;此比例在男生为58.55%,在女生为40.79%。男女相比较,χ2=24.6,P<0.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其余学生表示戴镜对自己的性格无影响。
有这种担心的学生占14.70%。此比例在男生为16.22%,在女生为13.60%。男女相比较,χ2=0.908,P>0.05,无显著性差异。
有这种担心的学生占12.88%。此比例在男生为12.46%,在女生为 13.18%。男女相比较,χ2=0.038 9,P>0.05,无显著性差异。
有此感觉的学生占11.79%。此比例在男生为7.54%,在女生为 14.85%。 男女相比较,χ2=9.63,P<0.005,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近视学生的心中存在一定的压力,和正视学生相比多了一份负担,因而带来一定的心理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最突出的是性格变得内向,占近视学生的40.79%(女生)~58.55%(男生)。边宝兰等[2]的研究也发现近视者内向型较多,精神卫生状况较正视者差。本研究还表明,男生的性格变化比女生更明显(P<0.01),这可能是因为女生本来比男生文静,因而女生感觉到的变化相对小些。
另外一项男女有显著性差异的是女生觉得戴眼镜不方便、降低了办事效率的比男生多。这可能是因为女生一般比较心细,喜欢做一些细致的事情。
然而从戴眼镜习惯上看,尽管女生觉得戴眼镜不方便、降低了办事效率的比男生多,但是经常戴眼镜的女生的比例却明显高于男生。研究表明[3],经常戴眼镜较不经常戴眼镜有利于防止近视加深加快。经常配戴适当度数的眼镜,不仅可以矫正视力,也可减轻视疲劳症状,有利于防止近视加深或减慢其发展速度。
由此也可以看出,近视学生在戴眼镜上存在很大问题。单就戴眼镜习惯上看,平均有63.91%的近视学生戴眼镜习惯不正确(男生高达69.86%,女生也达59.62%)。如果加上眼镜度数不正确、眼镜质量不合格等情况,问题更多,这是非常值得学生和家长注意的严重问题。
戴镜习惯其实也是戴镜心理的问题。由于担心戴镜影响自己相貌形象等而不愿戴镜,这样就使近视逐渐加深;加深的近视又进一步影响学生心理,形成恶性循环。要打破这一恶性循环,从近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入手,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近视学生是大学生中比较大的群体,近视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值得重视。对近视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为近视学生消除迷惑,让近视学生和正视学生一样具有健康的心理,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方面。
[1]黄安培.从网络来信分析学生健康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0):146.
[2]边宝兰,戴梅竞,朱梅龄.大学生近视追踪观察与危险因素的调查[J].中国校医,1999,(2):135-136.
[3]孔鲁英,刘运祥.大学生近视眼戴镜情况与屈光度发展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1999,(1):78.
[4]吕颖梅.健康宣教对预防眼部疾病和治疗重要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51.
[5]赵建国.振动与健康董晓燕 童伯瑛(指导)[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3):48-49.
[6]曾允一.2783名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健康体检分析 [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