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敏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云南昭通 657000)
小儿脑积水是脑脊液分泌过多,循环吸收障碍而导致脑脊液在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积聚过多并不断增长。通常伴有颅内压增高,其主要变化为脑室扩大[1],脑组织受压萎缩、变薄、脑回平坦、脑沟变浅而出现临床症状。多见于婴幼儿,如不及时处理脑积水就会影响小儿智力发育。我科近年收治脑积水患儿13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收集2005年3月~2008年9月脑积水患儿13例,全部均为男性,年龄7个月~3岁。主要症状头颅增大、呕吐频繁、哭闹3例,双眼落日征2例,前囟膨隆6例,头沉、嗜睡2例。本组病例术前经CT扫描确诊为脑积水。
所有病例经CT扫描确诊后均在全麻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即通过手术将硅胶导管的一端放入侧脑室,另一端放入腹腔、中间埋在皮下并通过防反流泵相连使高压颅腔中的脑脊液流入腹腔,依靠腹膜的吸收功能吸收脑脊液,缓解脑室压力。使脑细胞发育正常,提高患儿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
1.3.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亲切、热情、耐心照顾患者,了解病情、家庭和社会环境,与家属进行交流,做好解释工作。操作应熟练规范,给家属以信任感,对担心手术失败者要介绍手术的原理、方法、手术的可靠性及同类手术患者信息介绍,稳定家属情绪积极配合治疗。②术前准备。完善术前检查,控制感染,遵医嘱抽血、配血,解释各项检查的必要性,准确安全地给予抗生素。术前1 d晚剃头,术晨再剃头1次并用消毒巾包扎,特别注意颈部和脐周的皮肤清洁。
1.3.2 术后护理 ①环境要求。患者术后安置在清洁、安静、安全、舒适的病房,温度保持在18~21℃,湿度55%为宜。②术后体位。术后去枕平卧6 h,患者清醒后可取平卧和半卧位并观察不同体位的病情变化。
1.3.3 病情观察 定时测生命体征,术后早期严密观察囟门张力大小,即前囟是否扩大,分流管的流量是否合理,若分流过度患者会出现体位性头痛,立位时加重,卧位时头痛减轻,若分流不足患儿症状不缓解[2]。由于患儿不会说话常以挠抓头部、摇头、哭闹表示头部不舒服,这就要求我们认真观察,耐心倾听家长叙述,根据患儿的病情调整合适的体位,指导家属不要大幅度地翻身和抱起患儿。
1.3.4 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①预防分流管堵塞。分流管堵塞是常见的并发症[3],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观察分流管的通畅情况,术后1~3 d应定时按压分流泵1~3次,每次10~15次,按压时力度要均匀,压力不能过大,防止分流管阻塞,按压分流泵时无阻力说明分流管通畅,如按压分流泵有阻力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②预防感染的发生。感染是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a.保持病房空气新鲜,尽量减少探视。b.婴幼儿进行分流术时分流管及分流泵将皮肤隆起和皮下隧道过浅,导管长期与表皮磨擦、受压可使皮肤发生坏死,感染导管外露。分流管皮下途径长,切口较多,由于患儿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挠抓切口,污染敷料增加局部感染的机会。因此术后应遵嘱按时、准确使用抗生素,定时更换卧位,必要时适当约束患儿肢体以防挠抓伤口而致并发症的发生。c.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腹痛、腹胀、腹膜刺激征及肠鸣音、排便、排气等变化。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一旦发现切口敷料有污染可能或潮湿立即更换,保持床单元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的发生。
感染多发生于术后2个月[4],可有伤口感染、脑膜炎、腹膜炎、分流管感染,因此,患儿出院时应嘱家长定期复查,3个月内应每月复查1次,6个月内每2个月复查1次,1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如患儿出现嗜睡、头痛、呕吐、胃肠道反应、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13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其中1例出院后6个月因头皮缺损,导管暴露再次入院,其余在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后随访,CT扫描脑室明显缩小,基本恢复正常,神经细胞生长增快,四肢功能无障碍。
小儿脑积水时由于脑脊液在脑室内增多而直接引起脑室内压力增高,最后使整个颅内压增高和脑功能障碍。早期发现尤为重要,所以对影像学等检查确诊为脑积水的婴幼儿应尽早积极手术治疗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缓解脑室压力,使脑细胞生长发育正常,提高患儿的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小儿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虽然是治疗小儿脑积水的有效方法,但仍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护士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对治疗成功与否起重要作用。
[1]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811.
[2]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97.
[3]黎兴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8,14(23):32.
[4]姚洁民,梁承钢.脑积水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9s):141-144.
[5]孟晓峰,史保中,程小兵,等.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手术治疗[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5):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