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顺来
(连云港市灌云县图河中心小学,江苏 连云港 222224)
课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课前必须有精心的预设。曾经有人对课堂的预设和生成打了一个比喻,认为预设是一副重重束缚下的“近视镜”,生成是顺应时代要求的“望远镜”。而笔者认为追寻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平衡则是一个充盈并折射着教师智慧之光的“多棱镜”。如果能及时抓住一次精彩的回答,由此拓展开去,完全超出备课时的预设,学生的收获,当然也远远超出了教学的预定目标。
当然,预设和生成是一对教学中时刻存在的矛盾体,过多地倾向于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导致我们的教学走向偏激的边缘。惟有追求两者之间的平衡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理念在嬗变中对传统的超越。怎样才能把握平衡呢?在听完《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后,笔者也生成了一些属于自己的感悟,那就是在追求“粗糙、大气”的预设中,不可偏废我们曾经过于眷注的“精雕细琢”。
【环节一】猜一猜。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设计了“这只书包多少钱?”“这只取暖器多少钱?”这一问题。
思考:在数学学习中,关于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缺少的不是方法,而是这方法的唤起。所以,设计这一问题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师生的互动交流中唤起学生的已有方法和经验,如提示:书包的价格与火警有关,取暖器的价格与消费者权益日有关。这一切既是学生顺利完成有效猜想的保证,也是课堂中学生获取生成的基石。
【环节二】比眼力。预设的问题是“你能猜猜看,这些小棒有多少根?”
思考:数学思维方法的一个明显而重要的特征就是它具有拓展性和延伸性。设计这一问题,一方面架设了已知和未知之间的桥梁,另一方面把探索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增强了学生探索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给学生的课堂生成注入动力因素。
【环节三】操作验证。预设的问题是“借助你们手中的小棒,通过动手操作,你能一眼看出这些小棒共有多少根?”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并进行交流,形成共识后进行全班交流。
思考:学生的发现应该建立在个体充分思考的基础之上,“没有个体的自主探索,不要去谈什么合作交流。”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发现视角,所以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自由探索的空间,既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的需求,也能够使学生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生成。而其后安排的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则旨在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弥补甚至是辩论来获取更完美的生成。
【环节四】结论形成。预设的问题是“请各小组合作将整百的小棒全部都拿上来,看看共有几个百?再把每个十拿上来,凑成百;最后将单个的一根根小棒拿上来凑十,捆成一捆,将十凑成百,正好在师生活动中,很自然的凑成了数1000。”
思考:生成需要精心的预设,唯有精心的预设才能召唤灵动的生成。表现在“数1000”的形成过程中,巧妙地通过数数、凑数、形成了“数1000”。使学生在数的形成中慢慢感悟十个百是一千,只有在这种寻求预设的“精致”和“粗糙”之间的平衡,才能使得我们的课堂因生成而绽放生命的活力。
从上面这个课堂教学情况分析,这位教师正是按照这样的理念进行的教学设计。也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把数学课的总目标落实在每一堂课来实现的教学理念。课堂中教师努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经历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但就教学的预设与课堂的生成问题,谈一些个人的思考。
“课堂因生成而美丽”已成为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一句时髦的口号。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成为盲目的生成,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成为无效的预设。因此,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关系,树立“生本意识”,把培养可持续性发展的人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在关注知识技能目标达成的同时,更加关注过程性目标的达成,让学生在经历、体验与探索过程中增强数学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教学生成与预设出现矛盾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表达和表现的机会。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教材、教法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在关注内容组织与过程安排的同时,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关注学习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在教学的生长点上预设多种通道,使教学预设更具灵活性和变通性。准确把握教材、掌握学生情况、有效开发资源是进行精心预设的关键,也是走向动态生成的起点。
1.准确把握教材,制定教学目标要求
教材是“新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形式,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应该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编或重组。
2.掌握学生情况,预设弹性计划方案
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必然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推进。因此,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等,这都是教师进行科学预设的前提,教师尽可能预设弹性方案,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
3.创造有利条件,适时开发有效资源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开发和适时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学生一个正确或错误的回答,都能成为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但这种开发和利用又依赖于原有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注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一方面自己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筛选,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上网搜索、图书阅览、调查采访等)查找相关的资料,从而优化预设,收获生成。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独白”,而是学生、数学材料、教师之间进行的一次次真情的“对话”。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和筛选学习活动中反馈出来的,有利于促进学习者进一步学习建构的主动情景和鲜活的课程资源,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课程实施由“执行教案”逐渐走向“互动生成”。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师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培养教学机智,能迅速、灵活、高效地判断和处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信息,引领学生的思维。
成功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体,高质量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动态生成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教案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随时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选择有效的信息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
1.整合预设,机智生成
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具有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因此,教师对课前的预设要随机整合出新,使原本机械的教学预设成为充满灵性、充满智慧的随堂生成。
2.放弃预设,制造生成
预设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为教学活动的有序展开提供了保障。但教师如果视教案为禁锢,完全按着教案走,就违背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动态生成的过程”的教学理念,难以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状况推进教学进程。
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生成的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呢?
1.以学生的亮点促生成
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是学生灵感的萌发、创造的瞬间,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才能让星星之火闪耀光芒。如教学“周长”时,教师让学生量出圆的周长,大部分学生都想到了用绳子围一围的方法,但在实际操作时,却发现绳子很难沿着弧长围一圈。这时,听到最后一排一个“调皮鬼”在小声嘀咕着:“这样太麻烦了,误差也大,把这张纸对折后再围不就简单多了。”教师听后,立即让他走上讲台进行讲解。“多么有创意的见解呀!”全班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这样一来,其他学生也兴趣盎然,不时又有新的想法产生。由于教师捕捉到的信息“价值不菲”,从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迸发了智慧的火花。
2.以学生的错误促生成
我们不仅要学会发现学生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也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错误的问题所在,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错误资源,通过分析、比较,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把错误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如“312-165+135”这题,学生很容易被后两个数的“凑整”假象迷惑,结果等于12。当学生出现这种错误时,教师不是急着下定论,急于分析错误原因,而是又补充了一题312-165-135,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自己发现两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得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鉴别能力。
3.以学生的分歧促生成
在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分歧时,教师可以巧妙地采用让学生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正确引导了价值观,还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有效地落实了新课程的先进理念。教师可能只要只言片语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正反双方的一场辩论大赛。
总之,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教师,不仅要在充分研究学生、教材、教法的基础上设计出高质量的教学预设,而且教师还应在教学中树立“生本意识”,重视课堂中的不确定性和非预期性,正确处理好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关系,突破课堂教学的预期目标和既定计划的限制而走向生成,从而使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学生的创新人格趋向得到充分极致的表现。由此可见,把握课堂的闪光点,开掘学生的潜在智慧,突破预设,让课堂充满生成的美,是教师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