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淑惠 陈菲
中学生就像一块块泥巴,还没有定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形成阶段,可塑性很强,班主任的言论、举止对他们的影响很大。班主任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心,才能不对教师职业琐碎的工作感到厌烦;才能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自觉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科学文化素养、人文文化素养、教育理论素养、现代人格素养等;才能以自身渊博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去影响自己的学生。学生时代是很容易崇拜一个人的,如果能有幸成为学生的崇拜者,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荣誉,对学生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件益事呢?尤其是学生所崇拜的又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好的教师不但会使学生提高自己的起点,更能够让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一个人一旦有了目标,他的成功的机会就很大了。
当人降临到这个世界时就并非十全十美,初中生也不例外。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绝大多数的教师不难发觉很多学生是经常性地出点小错,有的甚至是大错,教师要用一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去教育他,帮助其分析所作所为之不足乃至会导致的危害;但不能死死盯着学生的缺点不放,而是用宽容之心去对待他们的错,同时以一种期待的口吻去教育他们,相信他们以后一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还能为班级的其他学生做好表率。这正如《礼记》云:“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教育学生必先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灵。班主任在工作中时常会用同一个要求、同一种模式来塑造学生,但是经常会发现:有很多学生并没有按照教师所设置的轨道去走。因为学生千差万别,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爱好,这就需要班主任有一颗宽容的心。班主任的宽容心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宽容学生的不足,人总会犯错,总会有不足,就看对待不足的心情。所以说对于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足应该用宽容的心态去面对,当然宽容并不是无原则、无限度的,否则就成了过度迁就,会助长学生的不良行为。
在班集体中,有一些特殊群体的利益更容易受到侵害,包括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比较调皮、淘气的学生,家庭条件差、父母下岗或离异的学生,亲属患有精神病或正在服刑的学生,以及那些性格内向、怯懦、寡言少语的学生等。这些学生因生活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件而容易遭到教师或学生的歧视,受到心理伤害的可能性也要比一般学生大得多。对这类学生中的“弱势群体”,班主任应从生活、心理和学习上关心、帮助他们,使他们找到自信,防止他们在心理伤害中过早对社会和自己丧失希望,走上自暴自弃的道路。笔者经常对全班学生说,自己对每位学生人格上同样尊重,在纪律要求上也是一视同仁,决不会因成绩好或是在班上担任干部而优待某个学生。这样可以减少那些学生的心理压力,他们不会有被“剔除出局”的感觉,班上的学生会更团结,班风正,学风浓。班主任应该知道每个班级都是由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组成的,如果在不知不觉的工作中宠坏了一半,同时也就失去了另一半。所以笔者通常会把很多事情放到班级中让大家一起解决,正因为有了一颗公平心,笔者也就拥有了整个班级。虽说班主任作为管理者是学生的引导者,但是从人格上来说应该是完全平等的。乌申斯基说:“人在教育中的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因此,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应该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只有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倾听每个学生的心声,做到与学生心灵与心灵的平等交流,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家庭状况、思想动态等,才能避免盲目。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达到这种默契,那就说明学生已经敞开心扉,把班主任视作自己知心的朋友,这时双方的交流就会出现“零距离”的效果。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托尔斯泰也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爱学生对一个教师来说是责无旁贷的。
爱学生体现在以真诚、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真心实意地热爱、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班主任要用爱感化学生、教育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对优秀生或班干部,笔者要求他们处处以身作则,做同学的表率;对后进生更不放任,笔者花费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对他们严格要求,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并且持之以恒;对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更是严格教育。教师的工作是辛苦,而创造出的价值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