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春元,杨 晖,何胜英
(湖南省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湖南怀化 418000)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具有慢性携带状态的传染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容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少数病例可转变为原发性肝细胞癌。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达60%,HBsAg阳性率为10%~15%,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诊断肝病除了前面提到的肝功生化化验及病毒检查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诊断手段——B超和病理检查。其中,B超诊断简单、快速、对身体无创伤,因此广受欢迎,并已成为肝胆疾病最重要和最常用的诊断手段。本文分析58例慢性乙型肝炎中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炎后早期肝硬化的B超声像图表现特点,并结合其病理变化进行讨论。
选取2007年3月~2009年5月我院收治的无肝硬化病史、反复右上腹隐痛、无放射性疼痛、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非氏征阴性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的患者29例。其中,男20例,女9例;年龄24~68岁,平均39岁。29例均经过B超、肝脏生化学、病原学的检查,其中3例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符合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
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血生化,B型超声波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并经皮肝穿刺活检获取肝组织,病原学检查用微粒子酶联吸附实验[2]。
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AL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L),B超及活组织病理。
29 例患者 TB (15.29±5.52) μmol/L,DB (3.13±1.17) μmol/L、ALT(34.2±2.66)U/L、CHOL(3.63±1.12)mmol/L。B 超检查 16例(55.2%)为肝区回声光点密集增强 (提示为脂肪肝的8例,27.6%),合并胆囊炎4例(13.8%)。3例患者中均有病理学的改变。
肝区疼痛的原因很多,B超诊断肝损伤是根据其影像中肝脏的回声光点密度增强来进行诊断的,一般情况下,我们主要依据肝脏酶学的升高来判断肝脏的损伤,而B超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检查。慢性乙肝患者B超检测的部位应包括肝脏、胆囊和脾,肝硬化患者还得进行腹腔积液检查,肝脏病变越明显,B超诊查的准确性越高。急性肝炎时,B超缺乏特异性影像特征,大多数肝回声正常,慢性乙肝声像图为回声增加型,还可以测得慢性乙肝患者的脾肿大,与病理诊断相比之下,B超诊查轻度慢性乙肝的符合率为77%,诊查中、重度慢性乙肝的符合率达82%,诊查肝硬化和肝癌的符合率达90%以上。乙肝病毒感染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致病原因,所以常常进行B超检查对早期明确诊断肝硬化和肝癌是十分必要的[3]。
慢性乙肝患者的肝脏纤维组织增生显著,肝实质内可见弥漫性散在的线状回声,回声增粗、增强,有时候可见小结节回声,随病变发展,出现肝结构失衡、肝实质不均质改变,肝表面呈粗细不等的结节状,凹凸不平,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大于1.3 cm。伴随腹腔积时,于肝脏后方显示液性暗区,中等量以上腹腔积液在肝脏周围均为液区,对于慢性肝炎,不论轻重,B超检查医生均会报告“肝脏弥漫性病变”[4]。若是肝脏有了明显的不均质改变、门静脉增宽或腹腔积液,医生则会报告肝硬化。若是B超检查发现肝脏内出现局限性回声异常,则应警惕肝癌的发生。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癌肿周围有血管包绕,多为肝动脉血流或动静脉瘘,并常伴肝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慢性肝病常常伴有胆囊壁增厚、胆囊腔缩小等非特异性胆囊炎改变,但患者多症状不明显,也不必治疗[5]。
总之,对于慢性乙肝患者,不能单纯依赖B超诊断,应与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相结合,才能提高肝硬化的诊断率。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62.
[2]王洪波,郎振为,金瑞,等.慢性肝炎临床与病理对照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3,19(3):161-163.
[3]杨志杰,陈晋生,张弼鲁.乙型肝炎肝胆B型超声图像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8,14(4):52.
[4]赵冰,王绮,范闽延,等.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超声与病理对比研究[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21(1):27-29.
[5]周春辉,孙雷,李晓楠,等.127例乙型病毒肝炎肝穿刺活检结果的比较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5,21(5):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