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媛
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广东梅州 514015
教育与幸福的关系
——需要层次理论视角的解析
杨丽媛
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广东梅州 514015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视角,论述教育与幸福的关系,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获得幸福,幸福的实现需要教育,教育的过程要使人体验幸福,教育贯穿于各种层次的幸福之中。
教育;幸福;需要层次
Author’s address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Jiaying University, Meizhou, Guangdong, China 514015
人类的根本动机是对幸福的追求。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的目的是让人幸福快乐地活着。教育不仅是增进个人幸福的手段,也是增进社会幸福的手段。
什么是幸福?自从人类开始了思考,这个问题便困扰着人类。有人以能吃能喝为幸福,有人以拥有众多财富为幸福,有人以学富五车为幸福,也有人以能帮助他人为幸福……幸福似乎是难以概括的。其实不然,早在几千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对表面上不同的“幸福”总结到:幸福意味着自我满足。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把幸福理解为“对自身状况的满意”。有学者指出,人们应从3个层次把握幸福的概念:首先,幸福是人生重大的快乐;进一步说,是人生重大需要和欲望得到满足的心理体验,是人生重大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最终是达到生存和发展的某种完满的心理体验[1]。可见,幸福与需要、满足密切相关。无论人们认为自己拥有什么才幸福,这幸福都跟自身的需要有关,只要满足了这种需要,人们便感到快乐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是培养幸福的人。”教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使人获得幸福,否则,它就不是人类社会应该拥有的教育[2]。在人们的一般观念里,教育只不过是人生的一个准备阶段,接受教育仅是为了将来的事业发展打基础、做准备。教育被狭隘地理解为仅是各种知识与技能的传递和接受。其实,现实生活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落脚点。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实现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诚如19世纪俄国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所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3]我国的教育,历来主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是为了培养人们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人们通过教育,不仅拥有适应社会、养活自己的能力,而且具有完善自己、创造幸福的能力,实现幸福生活。可见,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人立足于社会,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实现幸福。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生活能力,换言之,就是培养人的幸福能力,即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4]。
获得幸福,是每一个人的渴望;追求幸福,是每一个人的本能。恩格斯说:“每个人都追求幸福,这是无须加以证明的原理,是颠扑不破的原则。”然而,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美好初衷,但并非人人都能实现。幸福的实现,是需要条件的。而教育,是实现幸福必不可少的途径和条件。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幸福与需要密切相关,因而,相应的,幸福也可以分为生理的幸福、稳定的幸福、社会身份的幸福、真善美的幸福[5]。虽然这4个层次的幸福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实现都少不了教育,因为教育能够提升人的创造力,提高人们对生活意义的寻找与追求的能力。
首先,必须依靠教育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吃、穿、住、用、行等生理需要,实现生理的幸福。21世纪的社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人要获得生存和发展,首先得通过教育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因为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里,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需要人们拥有知识和技能,去驾驭各种工具和机器,去创造劳动价值。受到的教育越好,工作的能力就越强,也就越容易通过工作满足自己吃、穿、住、用、行等生理需要,实现生理的幸福。
作者:杨丽媛,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教育技术理论。
其次,教育为人的安全需要提供保障,进而实现稳定的幸福。人的安全需要指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等需要。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懂得安全操作,知道劳动保护,了解医疗保健,拥有应付工作的信心和能力,才能使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得到安全保障,实现稳定的幸福。
再次,教育促使人的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得到满足时,也实现社会身份的幸福。人不可能天生就拥有交际技巧,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就能受人尊重。一个人要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心、爱护和理解,获得亲情、友情、爱情、信任和温暖,需要自己本身有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能力以及有效的交际技巧。而这些能力和技巧的获得,都需要通过教育来掌握做人处事的原则、方法和技巧。只有掌握了这些能力和技巧,才能跟他人保持友谊和忠诚的伙伴关系,得到互相尊重和爱护,并获得名誉和声望,受人尊敬,从而实现社会身份的幸福。
最后,教育帮助人们获得真善美的幸福。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是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同样,人的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真善美是贯穿于人一生的主题,真善美的幸福,是最高层次的幸福。这种幸福的获得,不仅要求人要有足够强的能力、良好的习惯,还要有不懈努力的态度和不断拼搏的奋斗精神。这些能力、习惯、态度以及精神都得通过教育去获得。
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的目的是让人幸福快乐地活着。然而,无论哪个时期,我国的教育似乎都未能让受教育者感受到真正意义的幸福,当下也存在大量背离幸福的教育现象。比如:中小学生被困于书山题海之中;大学生受窘于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专业技术等各类考试压力中,学生成为考试的“奴隶”,学习枯燥无味。承受教学压力的教师,面对无心上学的学生,面对科研任务,也同样难有幸福之情。难道教育过程与幸福真的是如此无缘?非也,教育与幸福,它们理应紧密结合在一起。教育过程必须使人体验到幸福,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过程中的幸福既包括学生的幸福,也包括教师的幸福,是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即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使孩子能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教育学方面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的欢乐和幸福。教育上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于使每一个孩子的心都能受到人的崇高欲望的鼓舞,而给别人带来欢乐、幸福、顺利、好处和安宁。”教育技巧的特点就在于使教育的整个过程成为教师过问人的精神生活的整个过程[6]。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幸福主要是由教师“操纵”的,教师在这方面具有主导性,教师如果在创造幸福、感受幸福上不比学生强,那么就不能实现教育过程的幸福。因此,教师要创造充满爱心和民主的教育,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和创造的自由。教师要让学生树立幸福学习、幸福教育的观念,多关心学生,给学生真挚的关爱,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也必然会给教师带来成功感、成就感,让教师感到快乐幸福。教育的过程需要幸福,只有让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体会到幸福和快乐,也让教师在教育中得到幸福和快乐,才能更好激发学生接受教育的热情,实现人生幸福。
幸福与人们的需要密切相关,而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如前所述,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幸福分为生理的幸福、稳定的幸福、社会身份的幸福、真善美的幸福。这不同层次幸福的实现,都离不开教育,教育应贯穿于幸福的各个层次之中。人要实现吃、穿、住、用、行等生理的幸福,需要经过基本的教育培训,使自己拥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和未来有保障等安全幸福的实现,需要通过职业教育、安全生产教育等教育形式使人掌握生存技能,拥有安全感;生存在社会中,与人相处,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实现社会身份的幸福,也需要人们通过日常的生活教育来实现;而自我实现的需要所对应的真善美幸福,如果不经过长期不懈的学习和教育,锻炼出比普通人更好的能力,也是不能实现的。各种层次的幸福都离不开教育,教育贯穿于各层次幸福的始终。
对人生幸福和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人的本性需求。人们应该立足于自己的具体实际,以生理的幸福为基础,通过正确的手段去追求较高层次的幸福。当该目标实现以后,又不停地追求更美好的下一个目标,为更好的目标而努力。因为人的幸福基于不同层次需要的满足,所以不同的人实现着不同层次的幸福。
总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获得幸福,幸福的实现需要教育,教育的过程要使人体验幸福,教育贯穿于各种层次的幸福之中。我国的教育要树立幸福教育的理念,通过各种措施,使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使师生都能理解幸福的含义,体验幸福的境界,具有创造幸福的能力,实现人生幸福的真谛。
[1]孙英.幸福的伦理学解读[J].思想战线,2003(2):16
[2]赵长林,扈中平.教育生活与个体的幸福[J].当代教育科学,2008(17):36
[3]郑文樾.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刘次林.“幸福教育”论的 100个观点[J].校长阅刊,2006(9):25
[5]相恒振,刘翠梅.论幸福的层次结构[J].山东电大学报,2006(1)
[6]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Happiness: Analysis on View of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Yang Liyuan
Based on the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happiness, pointed out that the ultimat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make people happy, the achievement of happiness requires educatio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enables people to experience happiness, education runs through the various levels of happiness.
education; happiness; hierarchy of needs
G40
A
1671-489X(2010)12-0027-02
10.3969 /j.issn.1671-489X.2010.1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