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

2010-09-26 06:06王长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12期
关键词:共同体基础计算机

王长杰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科学系 云南丽江 674100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

王长杰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科学系 云南丽江 674100

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及其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以学习共同体作为学习组织形式开展教学的过程设计,进而丰富教师课堂教学形式,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提供理论帮助。

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共同体;信息素养

Author’s address Computer and Science Department of Lijiang Teachers’ Colleges, Lijiang, Yunnan, China 674100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引导学生具有基本计算机操作技能,进而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1 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使学生达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师应根据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以求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然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常存在两个问题。

1)教学过程中忽略信息意识的培养。调查表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形成教师讲授什么内容,学生学习什么内容,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局面,从而使学生遇到教师讲授之外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就茫然不知所措,很难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

2)教学方法存在不足。在该课程的教学中,用得最多的是课堂演示法。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具有学科目标多层次、发展更新快等特点,使用单一的教学法有很多的不足。

综上,目前教学现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培养大学生的要求,改善目前的教学组织形式,丰富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2 学习共同体内涵及其特点

1887年腾尼斯首次提出共同体的概念,而在教育领域,对共同体的探索可以追溯到杜威,但他并没有提出“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他的“学校即社会”的理念即包含了这样的含义。博耶尔在1995年首次提到“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他提出:必须有共享的愿景,能够彼此交流,人人平等,有规则纪律约束,气氛是快乐的,关心照顾学生。巴拉布和达菲等在他们的论文《从实习场到实践共同体》中指出,一个共同体不是简单地把许多人组合起来为一个任务而工作,拓展任务的长度和扩大小组的规模都不是形成共同体的最主要因素,形成共同体的关键在于通过共同体的参与和共同体成员的角色,给参与者一个在社会中的合法地位。目前,将学习共同体的定义界定为:参与学习的活动者(包括专家、教师以及学生),在公共的学习环境中,围绕共同的主题内容,通过参与、会话、协作、反思、适应等活动建构的一个具有独特“文化氛围”和“知识脉络”的动态结构,其间学习者相互支持,相互交流,相互竞争,在各自独立的轨道及与同伴相互交叉的轨道上实现自我,力图达到有意义的学习的目的。

学习共同体具有3个特点:1)拥有共同的主题,即学习共同体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关注问题,共同致力于解决一组问题,或者为了一个主题共同投入热情;2)立足学习是知识的建构和知识的社会协商,为参与者提供一个相互支持、相互交流和相互竞争的平台;3)学习者形成自己的角色,即学习共同体成员在共同追求的领域中通过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促进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在各自独立的轨道及与同伴相互交叉的轨道上实现自我。

3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

3.1 主题活动设计

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参与活动的形式,围绕各类主题展开探索。在设计主题内容时,应注意从多个不同的视角展示课程内容,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习共同体设计主题活动应体现3方面内容: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即在课程中营造以学习为导向的氛围,鼓励学生合作和相互帮助,将错误看成是学习过程的自然组成部分;2)注重学习过程,即学习过程。

以分组(一般以3~5人为一组)形式展开,学生在任务完成后要有反思,回想自己在活动中学到什么,并把这一反思提交到作业库中;3)教师是讨论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信息的咨询者和反馈者,在评价学习者时,要强调学习内容而不是学习行为。

表1 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共同体主题活动、视角和学习目标

表1是以《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版)(张洪明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为教材,设置的主题活动及其对应的视角和学习目标。除第一、二个是其他活动的基础外,这些活动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调整顺序。

3.2 学习过程设计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特点,对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如图1所示,整个活动过程分为4步,左边部分为教师活动,右边部分为学生活动。首先,教师对主题相关内容讲解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主题活动,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意识到自己在生活中会遇到的类似问题,只有当学生也被涉及问题中时,才会产生动力。其次,教师提供一些相关资源。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提供指导。在这一阶段,学生在明确自己的任务后分工,利用网络和课本进行讨论、探究、协商,解决问题,随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共享信息,初步形成作品。最后一步是进行评价,小组之间互评、教师评价,进而修改作品。整个活动过程,从纵向来看,这4个步骤环环相扣,每个步骤既是对前步活动的拓展,也为后步活动的展开奠定基础;从横向来看,每一个步骤均有师生和同伴之间的互动,构成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

3.3 学习评价设计

学习评价设计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评价方案在学习共同体中起到促进和导航作用,学生在知道自己完成的学习任务所获得的评价后,可以调节自己学习的方向,从而提高反思和信息素养能力。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以主题活动为导向的设计,采用档案袋评价方式,每个学生拥有一个文件夹,其中包含学生的反思日记、过程性作品、修改后作品。

4 结论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利用学习共同体的方式,丰富了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信息素养,然而在具体应用中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继续探究,如何使学生在共同体中尽快地找到自己的角色,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控制主题更好地完成等将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同时,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必将促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图1 学习过程设计

[1]张洪明.大学计算机基础[M].2版.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2]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5

[3]李慧迎.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设计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07(17):23-26

[4]刘云生.项目学习:信息时代重要的学习方式[J].中国教育学刊,2002(2):36

[5]裴新宁.“学习者共同体”的教学设计与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1(3):10-15

[6]齐平.优化学习环境对“共同体”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的影响[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8

[7]杨林,冯跃.网络环境下项目式学习支持平台的设计[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1):91

Curriculum Design based Learning Community of Computer Basis of University

//Wang Changjie

This article with the questions which exists from the computer curriculum’s characteristic and the present teaching embarks proposed the process desig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learning community as the form of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teaching, to enrich teacher classroom instruction form, to provide the theory help to raise student’s information accomplishment level.

the computer basis of university; learning community; information literacy

G642.4

B

1671-489X(2010)12-0046-02

10.3969 /j.issn.1671-489X.2010.12.046

作者: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与应用。

猜你喜欢
共同体基础计算机
“不等式”基础巩固
爱的共同体
“整式”基础巩固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计算机操作系统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