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启发引导

2010-02-16 22:28上海体育学院附属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2期
关键词:工具性语文课课文

■ 祝 溧(上海体育学院附属中学)

语文阅读的本质是探究,我们通过探究文章的主旨和表达技巧,与作家进行心灵的交流,产生共鸣。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接触文本是解读作品的最主要内容。通过与文本的对话,解读作者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从而理解作者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观察、独特感受和独特思考。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人生体验,能够而且必须进行主动探究,只是学生的社会认识还相对肤浅,因而学生在探究文本要义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适时适当地提供帮助与指导。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恰当启发与引导,对学生准确、到位地理解文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给学生恰当的启发与引导,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与探究?我认为,我们应把起点放在“读”上,着眼点放在“思”上,重点放在“练”上,这才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读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通过学生自己读、自己探究来提高。“通过阅读来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过去我们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来促进学生对具体课文的理解。这个办法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学生因为没有自主阅读、自主探究,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多大的锻炼,阅读水平的提高自然不大。

学生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以自己的心灵触摸文本,揣摩文本,理解、发现文本的意义,并赋予文本新的内涵。宋代学者陆九渊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所谓“涵泳”,即吟诵、浸泡于课文之中,慢慢地去品味其悠长深远的韵味。可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读书有“口诵”而无“心诵”,缺乏“涵泳功夫”。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不能一味地埋怨学生不“用心”阅读,而应更多地反思自己教学上的不足,更多地思考如何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去引导学生沉浸于文本,用心品味文本的意蕴。

在教授《指南录》(后序)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并背诵课文,我用时间记忆朗读法来引导他们。

《指南录》(后序)是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的作品,全文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而恰恰是这种精练的语言,成为了学生理解本文的障碍。

在一开始讲解本文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了这一点:学生在底下只是听,很少有反应。我开始反思,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尤其是需要背诵的一段。后来,在一次早读课上,我刻意地让学生大声朗诵课文,问题瞬间被我发现了:不流畅的朗读阻碍了学生的理解,更阻碍了他们的背诵。

于是,我开始注重每节课前的朗读训练,并且引导学生找出背诵的诀窍。以需要背诵的第四段为例:这一段主要是写作者历尽磨难,九死一生的经历,这段中共有21个“死”字,如何来记这21个“死”字,是背诵这一段的关键。我教给学生的方法是,根据作者经历磨难的地点来记忆,每个不同的地点,作者经历的磨难也不同。这样,学生平时的朗读就会以这样的方法来帮助记忆,加深理解。

这样练习了三节课后,我再次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学生已经不再是以前那样一个字一个字地死记硬背了,而是能够根据上下地点的顺序,来回忆课文内容,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学生对课文内容也有了较深的理解。可见,“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不是没有道理,但也需要科学的读书方法和背诵方法。

二、思

主动学习、探究式学习始于问题意识。学生没有问题,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思维就会处于消极、懒惰、半睡眠的状态,就不会有独立的思想,那怎么让学生主动学习并探究呢?

我认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预设的问题能否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是否有利于对文本的理解,是否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提问设计时,教师要特别留意所提问题在广度上的开拓和深度上的挖掘。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不能停留在是非对错的表层上,要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深入思考,在深入思考中形成自己的见解,体现出创造力。常用的方法是“说理性”提问或“质疑性”提问。

“说理性”提问,要求学生做出相应论述,其典型的形式是:“……为什么?”“……,原因何在?”这类问题的重点是帮助学生从文字的表面意思中读出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深层含义,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质疑性”提问,要求学生尽可能产生多而新的想法。其典型的形式是:“除此而外,还有哪些?”“……还有什么新的见解?”“如果……,那么会怎样?”这类问题的重点是启发学生往深层次探究,充分体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曾经看到有关美国中学阅读教学方面的文章,其中有一项叫做“批判性的阅读策略”。这一策略要求学生阅读时必须问自己五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接受或不接受作者的观点?”这种问题好就好在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这样,学生就会寻找事物之间的异同,有理有据地作判断,不人云亦云,产生独立的见解,人也变得越发自信。反观我们的教学:学生在阅读时常常会遇到困惑的、怀疑的乃至否定的问题。但许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常常有意无意地忽略学生的质疑。长此以往,就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讲《灯》这篇课文之前,我就在网上搜索了巴金的同题散文《灯》,计划把它当作课外阅读材料,与本文做一个对比。所以我特意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目的是通过对比阅读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探究作者的写作思路。

1.两篇文章中的“灯”的象征意义是否一样?为什么?

2.两篇文章中是否有相似的内容?请找出来。

3.巴金为什么爱灯?

4.如何理解课外阅读材料《灯》中的这句话“事实是有一盏望不见的灯,闪耀在前路。我信赖这一盏永远闪耀的灯光,我信赖我有这毅力,尽管黑夜茫茫,有信心必然会达到最终的目的”?

这些问题,既突出了课文《灯》的主旨,又在比较阅读分析中强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练

语文课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皈依”的课,实践能力的养成需要不断地训练。因此,我们面对一篇课文,不仅要考虑“教什么”,更要考虑凭借课文“练什么”。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包括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感情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把“过程和方法”放在突出地位,用它来联系、整合“知识和能力”“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和相关内容。“过程和方法”的教学目标包括:鉴赏的过程和方法,领悟的过程和方法,应用的过程和方法。我们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有效的训练,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领悟力、鉴赏力、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同时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陶冶。

新教材倡导的训练重在方法的引导,训练的落脚点在于能力的形成。心理学告诉我们,所有的能力只能在相应的活动中才能形成与发展。语言能力只能在语言活动中才能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只能通过学生自己的语言活动才能形成与发展,因为能力是个体从事活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无法外显的。虽然能力无法外显,但是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外显的、可以认知的,而这些都与能力的构成因素相对应。我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语言活动的方式、方法、手段和策略,可以把它们规范起来、固定起来,这就是技能。语言技能通过训练是能够形成的,而且也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形成。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是课堂教学“泛人文化”。新《课标》提出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之后,“人文性”成了时髦,很多老师竞相追逐。于是有的老师忘记了“工具性”,抛开文本,一味追求思想、意义、价值,搞起了空洞的意义操作,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思想道德课。二是“泛素质化”。有的老师空泛地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讨论就完了,或抓住一个与课文关系并不那么密切联系的问题没完没了地探究,放任学生的“自由发挥”,语文课变成了“活动课”或“讨论课”。这样的“人文性”“素质化”的课堂教学,表面看起来气氛活跃,学生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但实际收效甚微。

我以为,出现这些偏颇主要是我们广大教师对语文课的本质认识模糊。“工具性”和“人文性”哪一个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质目标?我们必须肯定这样一个千古不变的事实——语言是为适应人类交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实现人际交往的最重要的工具。既然这样,语文课的本质就应该是“工具性”的。立足语言技能训练就是立足工具性,抓住了这个本质,才能弘扬人文性。

以语言技能为中心,才能使语文课与其他学科有根本的区别,才能使语文课彰显自身工具性的本质,也才能更好地实现语文课人文性和科学性的教育功能。学生有了阅读的能力,就能从富有人文性的文本中获取人文精神;学生会写,就能表达人文思想。这样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实现了统一。技能的获得要靠训练,教学工作也应以组织训练为主,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语言技能训练必须将教授法与学习法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合作、探究”,从而获得技能并形成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不要把这里的“训练”与为了应考而进行的题海式练习相提并论,它们有本质的不同,后者只是简单重复式的训练,并不是科学的有序的训练。

新世纪的挑战,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自己的课堂教学做起,真正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做到自主地“读”“思”“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所在。

猜你喜欢
工具性语文课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可怕的语文课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背课文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