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出路

2010-02-16 17:43:47河北哈洪林
作文教学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课标作文语文

河北 哈洪林

浅谈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出路

河北 哈洪林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语文教师往往为作文指导和作文讲评课抓耳挠腮,到了上课时,当然还是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学生一到作文课就愁眉苦脸,虽然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可还是写不出一篇哪怕令自己满意的作品。可以说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就开始接受母语熏陶,从学话那一天始就进行母语训练。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有了几年到几十年基础训练的我们,教、学母语写作这么困难?应该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教师素质不高。一方面,虽然现在教师都是通过中考和高考招生并且经过师范院校专门培养的科班出身,但其中相当部分人,并不是初高中阶段的高才生。而其中许多人进入师范院校后,因为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并不是把全部精力用在了学业上。毕业时的业务素质是参差不齐的。另一方面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的教师,并非是择其所长而安排任课,也就是说教语文的也并非是语文有所长的教师。所以教学并非得心应手。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语文教师业务素质不高或者对语文没有浓厚的兴趣或者根本就不喜欢语文,怎么能引导孩子热爱语文,学好语文,写好作文呢?

第二、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分离。语文教学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语文教师未必不会说,但应该怎样达到这个目标,又未必能说得很清楚,表现在教学实践上就是盲目性。目前的教学体制把语文课分成阅读课和作文课,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隔离,学完课文只掌握了一些零散的知识,在作文时根本用不上,二者不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第三、作文教学走过场。我们的作文教学基本上是在课堂闭门造车,很少能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进入社会生活领域,去接触社会,走进大自然。师生缺乏对社会,对其他生活领域的体验,缺少对自然界自然力的亲密感受,连教师都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又怎么指导学生写出动己感人的作文呢?只能是教师在课堂上盲目地讲写作技法,学生应付一篇了事。作文批改与讲评也不能落到实处。这种走过场式的作文教学,造成教师教多少年语文不会写文章、学生学了几年不会写作文也就不奇怪了。

第四,我们的教育说教意味太重,个人情感体验被压抑。孩子从刚刚懂事开始,就在家长、老师的说教下判断事物,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你应该这样说,不应该那样说,做事要先人后己,大公无私,作文开头应这样写,要写有意义的事,要表现人物的美好的高尚的情操中,不能只看到社会上、生活中的阴暗角落,等等。如果有孩子表达了不同看法和想法,就会被看成另类,思想偏激,致使孩子们渐渐失去了自我,在家长和老师面前不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尤其作文时更不敢留下只言片语的“证据”表现自我,导致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缺少个性化。

新课程改革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良好的契机,新“课标”提出“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写作教学的“目标”、“建议”与“评价”中都特别关注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和“感悟”,“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研究好新“课标”是我们解决作文教学中困惑的基础,我们应该从新“课标”中找思路,找方法和突破点。

首先,释放作文教学的时间与空间。

《课标》要求“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所谓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我想应该是让学生能走出课堂的束缚,有时间到人民大众中去,体验自己周围的人和事,汲取广大人民的语言精华;到大自然中去,呼吸大自然的清新气息,聆听美妙的天籁之音。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或布置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如集体植树种草,帮助家长春种秋收,参加社区活动,体验地方的风土人情,参观工厂、养殖场,调查河流污染状况,调研植被变化对当地环境气候的影响等,这是在实践中学习写作,把写作应用于实践。

其次,指导学生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和方法。要求学生积累素材,不仅教给“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重要的是“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并对各种方法加以具体指导。

再次,作文训练要贴近学生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作内容或主题应是学生熟悉的,写作是对生活实践的再现、总结、思考和升华,“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又次,多写开放性作文,老师写下水作文。“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待学生对写作有了写作兴趣,再渐渐收拢,定向写作命题作文。老师写下水作文,与学生同甘共苦,亲身经历,既是对自己的锻炼,也是学生的榜样;如果与学生展开作文竞赛,更会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第五,重视引导学生对作文的修改与评价。讲明修改的意义,“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端正学生修改的态度,抓住取材精当、构思新颖、表达贴切有创意等来指导修改的过程。这里注意的是要尊重学生的“表达意愿”,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第六,开展阅读竞赛,拓展学生视野和知识面,积淀文学素养。开卷有益,古今中外的诗词歌赋、流传久远的大家名著,清新隽永的小品文,无不是我们对学生进行阅读写作教学的良师益友。学生与学生比,老师与学生比,比笔记积累,比名篇背诵,比读书体验与评价,在比中激发写作兴趣,提升写作水平。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解决我们以往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只要我们吃透新《语文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写作的过程与方法训练,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与表达,我们的写作教学一定会走出尴尬的困境。

河北省迁安市建昌营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课标作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34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