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强
古代诗歌中的渲染与烘托
张顺强
渲染和烘托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两种重要的手法。渲染和烘托都是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但二者着眼点不同:前者从正面着笔,由此言此;后者从侧面用墨,由此烘“托”彼。
古代诗歌 创作手法 渲染 烘托
在古代诗歌中,诗人们为了加强表达效果,突出艺术形象,往往使用渲染和烘托的手法。我们在学习、鉴赏诗歌时,也常常遇到这类诗词。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两种手法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渲染作为一种艺术手法是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们的行为、心理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它是从图画技法中借来的术语,原指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阳暗向背,增加所画事物的质感和立体感,从而加强艺术效果的一种技法,即“设色”。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
我们课文中学到的《雨霖铃》,词的上片写送别的情景,其环境描述的是:在一个秋雨蒙蒙、暮霭沉沉的时节,送别的长亭边,寒蝉在嘶哑地叫着,老船夫也在一旁高声催促着。作者浓墨重彩,极力渲染一种凄凉的气氛,加重了离愁别恨。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渲染就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不惜笔墨,层层铺叙,使描写的形象更鲜明、突出。
渲染既可是正面的,也可以从侧面加以烘托。红花的美,往往得益于绿叶,否则,一朵孤零零的花也就略显单调了。一轮明月,如果无流云相伴,也就无神了。烘云托月的手法就源于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烘托。
烘托也是从图画技法中借来的术语,原指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轮廓渲染衬托,使其明显突出,一般采用外晕、围染的烘托办法。
可以是人烘托人,如《陌上桑》中借“行者”放下担子抚摸胡子、“少年”无意摘下帽子、“耕者”忘了锄田等举动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王籍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堪为典范(我们常以此例为“以动衬静”的手法);更多的是以物托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等句,这些句子通过对美的对象给人造成的强烈心理感受的描写来烘托美的主体——琵琶乐曲。
关于此法,还有一个典故。清人方熏《山静居画论》中云:“石翁(笔者注,指沈周)风雨归舟图,笔法荒率,作凶风堤柳数条,远沙一抹,孤舟蓑笠,宛在中流。或指曰:‘雨在何处?’仆曰:‘雨在画处,又在无画处。’”所谓“雨在无画处”,意思是画面上并没有直接画雨,但那数枝飘拂的柳丝,一抹淡淡的岸影,却又能使人强烈真实地感受到风雨满天。
渲染与烘托的区别在于:渲染出现了描写的对象并对描写的对象进行了正面的描写,而烘托是写与对象相关的其他事物,并利用这些描写来为主要对象服务:或烘托气氛或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渲染和烘托都是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但二者着眼点不同:前者从正面着笔,由此言此;后者从侧面用墨,由此烘“托”彼。
【附】
1.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浪淘沙
李 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首词的前两句“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运用了什么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前两句作者渲染了一个阴雨晓寒毫无暖意的环境,把自己凄冷阴暗愁苦的心境全托出来了;盖的罗衾耐不住晓寒,透骨的寒。与下面的一晌贪欢及自己所在的阴冷环境对比,亡国之君囚徒生活所构成的心理伸手可及。
2.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江上看山
苏 辙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翠荒村赤如赭。
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
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
唯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
这首诗是如何渲染烘托巫山的浓秀之美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苏辙的诗不是着力于细致描绘景象,而是从广阔的时空变化中用色彩渲染景物的特征,重在绘景绘色,层层烘托。在尾联,诗人在群山之中特别写到巫山,先是着一“浓秀”之词概写巫山之美,然后用“依然不负远来人”进一步加以强调,而不是对巫山进行具体描写。这种手法,能给读者留下更多的艺术想象空间。
河北武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