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成因之理论述评与启示

2010-02-16 19:28罗贵明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暴力行为暴力个体

罗贵明

(宜春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产生的暴力行为,如身体攻击、言语攻击等,是社会暴力的一部分。随着世界各地校园暴力事件的频频出现,校园暴力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教育话题。校园暴力事件危害极大,影响恶劣,破坏和威胁校园环境,带来学生的身体伤害和情感压抑,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当今各国教育界一致认识到校园暴力的危害性,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治理校园暴力,力求营造一个安全、让人放心的校园环境。预防和治理校园暴力,必先探询其形成原因。然而,校园暴力形成原因复杂,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作出解释,形成多种解释模型,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生态环境模型、压力模型、控制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心理加工模型等。这些模型观点不一,各具特色。本文试求追踪这些理论的发展历程,对这些模型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并讨论它们对我们预防校园暴力的启示。

一、校园暴力理论简述

(一)生态环境模型

生态环境模型(Ecological-Contextual Model)由Bronfenbrenner提出。Bronfenbrenner认为,个体所处的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包括低层次的环境与高层次的环境,它们构成网状环境结构;孩子直接感知到的是高层次的网状环境;孩子的活动、角色都是环境所构成的;邻居环境和学校环境在青少年的暴力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1]

家、班级、学校、社区等构成了一个个不同的网状环境结构,儿童在环境中成长与发展,参与各种活动,扮演不同角色,发展、形成各种人际关系。儿童通过在不同环境中的角色转换,逐渐完成了个体社会化的改变。远距离的环境通过对近距离的网状环境产生影响而作用于儿童,生态、社区、家庭和学校等环境对孩子的暴力和攻击行为发生了影响。

生态环境模型认为,生物因素对孩子的暴力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身体的异常和不利的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暴力行为。生理因素影响孩子游戏、活动,进而影响孩子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者发现,与正常青少年相比,暴力青少年表现出低心跳、低脉博的生理特征,低心跳与低脉博促成青少年寻找和实践粗鲁、破坏行为;存在暴力或破坏倾向的许多孩子在早期显示低智商、注意力缺陷、阅读困难等问题。[2]

暴力行为发生的密集程度与学校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Johnson的研究显示,学校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安全感:当学校座落于一个反社会行为密集的环境里,学生的反社会行为会随之增加;学校师生平等、尊重,同伴互相关爱,学生的暴力行为也更少。[3]孩子所处的邻居环境对于暴力行为的发生也具有重要影响。邻居环境直接影响社区暴力,而社区暴力又作用于学校。社区环境包括许多因素,如失业、无组织群体、非正式成人朋友网络、贫民区等,都会对儿童的暴力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同时,长期的社会低经济水平和家庭压力(如亲属的去世)等也会影响孩子的暴力行为。

(二)压力模型

压力模型(Strain Model)由Agnew提出。Agnew认为,孩子的生活中存在各种压力,社会、家庭、学校等构成了不同的压力源;压力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激发了他们的愤怒;孩子的愤怒是压力和破坏行为的中介,社会支持和个人应对策略等可以有效地减轻压力源对愤怒的影响。[4]

依据压力模型,个体生活中主要存在三种类型的压力:(1)个体学业目标的无法实现,包括日常生活中心理和实际学业成就的脱离,以及没有获得应得到的公平、平等和尊重;(2)个体生活的缺陷,包括缺少预期的男朋友或女朋友,经历重要人物的死亡和家庭的破裂;(3)有害或负面的刺激,包括成为犯罪事件的牺牲品,遭受到他人对自己的身体惩罚,受到父母和老师的批评,以及经历了学校的失败等。这些事件中的任何一件都会增加个体的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容易引起个体生气和愤怒,进而引起各种暴力行为。

压力模型强调生活事件、工作条件等对个体的影响,认为人格和社会支持可以增强或削弱压力源的影响。压力理论认为,认知、情感和行为应对策略可以减少压力的影响,其他一些因素也可以缓解压力的影响,如个体良好的人格特征、更多的社会支持等。

许多研究支持了压力模型。Rosario等发现,环境因素增加了个体的压力,个体的各种压力容易引起各种反社会行为,如吸烟、酗酒、吸毒等,家庭中过分强调金钱、地位等也会增加青少年在学校发生暴力的可能性。Haynie等的研究发现,儿童早期经历了家庭、邻居等压力的孩子,目击社区暴力、亲密伙伴暴力、家庭暴力或成为社区暴力、亲密伙伴暴力、家庭暴力牺牲品的孩子,心理压力增大,心理容易受到伤害,日后更有可能出现离家出走、退学、攻击同学和教师等不良行为。[5]

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暴力行为密切相关,攻击性儿童更具破坏和反社会行为,也更容易为班级其他同学忽略。Baker等通过对1300名学生所做的横向研究发现,男学生的学业成就越低,越容易受到同伴的攻击和身体惩罚。

(三)控制理论

控制理论(Control Theory)由Hirschi提出。Hirschi认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削弱或中断直接引起儿童的暴力行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同伴关系对暴力行为影响不明显。[6]该理论强调,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关系包括四个方面:(1)与他人的情感接触,尤其是父母和学校;(2)对需要付出努力的常规活动的承诺,如家庭作业和工作;(3)各种传统活动的参与,如课外活动、小组研究和家庭共同活动;(4)对传统社会的信念。

控制理论在强调学生的各种关系时,特别提出了一个关键概念: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指个体对自己认知、情感、行为等的控制。自我控制可以抑制个体犯罪和攻击行为的出现,加速个体的社会化,促进个体与社会的联系。研究发现,自我控制与孩子的堕落有密切联系,自我控制强的孩子不良行为发生率远低于自我控制弱的孩子;父母经常与孩子交流,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可以增强孩子的自我控制,减少孩子的校园暴力行为。Schreck等人的横向研究显示,不管这个孩子是否经常接触有不良行为的同伴,校园内外的暴力行为与孩子和父母接触的程度成反比,尤其与孩子和父亲的接触程度成反比,而与孩子所处的班级和种族无关。

同时,学校、教师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可以有效地预防校园暴力。Cretacci的研究发现,处于少年中后期的学生,与学校联系越多,对学校承诺越多,暴力行为越少。Somech等发现,教师积极参与学生行为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学生的校园暴力行为。

(四)社会学习理论

对于青少年的暴力行为,Bandura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Models)。Bandura认为,个体的观察学习包括四个相互关联的加工过程:注意、记忆、行为、激励。注意指个体对规则的知觉,记忆指个体对观察到的口头或标志性的符号或行为进行编码,行为过程指个体对观察到的行为转化为外在或心理的行为;激励指个体管理观察到的学习行为。这些过程包括实际和期待的个体强化行为和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奖赏。由于人类许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的,因此,该理论认为,青少年的暴力和攻击行为,也是通过对父母、同伴、电视、电影等观察而学习获得。

与Bandura有所不同,Akers则认为,虽然儿童和青少年的暴力行为是通过不同途径习得的,但更主要是同伴的榜样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同伴的暴力行为提供了个体暴力行为的学习模型。

许多研究一再支持社会学习理论。Boxer等的研究显示,暴力电视节目对孩子的影响巨大,不但有短期影响效应,还存在长期、累积的影响效应,孩子在观看暴力电视节目后经常模仿节目中的暴力行为而对同学、老师及他人进行攻击。[7]Shen等的研究发现,孩子早年接触到的家庭暴力会影响到他以后的暴力行为。父母之间发生暴力以及父母在家体罚孩子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有长期影响,孩子的校园暴力攻击行为可以从家庭中的暴力得到预测。[8]同时,反社会行为如果得到同伴的支持,则这种行为以后更容易出现。

Bandura、Akers等从认知的角度解释了校园暴力行为,Patterson则倾向从行为来解释,提出了社会相互作用模型(Social Interactional Model)。Patterson认为,孩子的暴力行为是不良的家庭管理引起的,父母和孩子的相互作用导致孩子不良行为的循环出现。[9]Patterson提出,在家庭中,父母经常采取命令的方式要孩子关掉电视,然后做家庭作业,孩子则通过采用各种办法(如大叫等)来抵制父母的命令。当孩子来到学校后或来到其他远离家庭的地方,他(她)就会把父母对他的管理和惩罚以及自己的应付策略应用于他人,从而引起暴力行为。

(五)社会信息加工模型

社会信息加工模型(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s)由Dodge提出。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强调孩子在攻击行为中认知,儿童从知觉某一社会线索开始到做出某种行为反应需经过一系列的信息加工过程:对社会线索编码和解释;从中提取行为反应模式并存储于长期记忆中;评价可能的行为结果;选择某种行为反应模式并进行实践。[10]

攻击性儿童与非攻击性儿童对信息的加工是不同的。攻击性儿童先是试图弄明白相关编码的社会线索,当他们弄不清楚时,对其他人直接表现出偏见。与其他儿童相比,他们长时记忆储存了更多的攻击反应和更少的亲社会反应,他们更容易从长时记忆里提取攻击性反应,也更喜欢攻击性行为的预期后果。Bradshaw 等研究发现,正常儿童与攻击行为儿童的社会认知不同,经常接触社区暴力的学生容易出现负性、偏见的社会认知,校园暴力与学生的负性、偏见的社会认知显著相关。[11]

二、启示

(一)重视环境的影响,创建良好的环境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各种理论分歧较大,但它们都特别强调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生态环境模型强调家庭、学校、社区等环境对儿童的校园暴力有重要影响;压力模型强调社会、家庭、学校等给儿童带来的各种压力促使学生暴力行为的出现;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儿童通过对环境的观察、学习而发展暴力行为,社会相互作用理论强调家庭中的惩罚是儿童暴力的重要来源;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强调儿童对环境的认知出现偏差导致暴力行为的出现。因此,减少校园暴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创建良好的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最终创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社会、学校、家长与孩子的联系

控制理论认为,父母与子女的亲密关系、学校与学生的密切联系有助于减少学生的校园暴力行为。Patterson的社会相互作用理论认为,父母经常惩罚孩子,而不是鼓励孩子,常常导致孩子把家庭中的惩罚应用于学校里面。因此,父母应该加强与孩子的联系,经常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给孩子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关怀,经常给予孩子以鼓励,这对于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与此同时,学校也要加强与学生的联系,鼓励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三)重视榜样的影响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儿童通过对家长、同伴、电视媒体等观察、学习而发展了暴力行为。因此,在家庭中父母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力争避免与减少家庭中的身体攻击、言语攻击等攻击行为,营造一个民主、平等,互相关爱的良好家庭环境。在学校,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尽量避免体罚、语罚学生,力争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同时,家长和学校要关心孩子身边的同伴,帮助孩子慎交朋友,防止同伴对孩子形成不利的影响。

(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

社会信息加工模型认为,学生的认知能力欠缺,认知出现偏差导致学生出现攻击行为,产生校园暴力。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立足身边事例,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求他们辨证地看待问题的两面性,不断纠正他们认知中存在的偏差,逐步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从而从认识上预防暴力行为的出现。

(五)锻炼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知是基础,行才是关键。从上述各种理论可以看出,尽管有的强调环境的影响,有的强调认知的作用,但有个共同之处,即都强调个体的行为。因此,为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创建良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固然非常重要,而锻炼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平才是关键。

参考文献:

[1]Bronfenbrenner, U., & Ceci, S. Nature-nurture reconceptualized: A bioecological model.Psychological Review, 1994, 101, 568-586.

[2]Raine, A. Biosocial studies of antisocial and violent behavior in children and adults: A review.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002, 30, 311-326.

[3]Johnson, S. L. Improving the school environment to reduce school violence: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2009, 79 (10), 451-465 .

[4]Agnew, R. Foundation for a general strain theory of crime and delinquency.Criminology, 1992, 30, 47-87.

[5]Haynie, D. L., Petts, R. J.; Maimon, D., Piquero, A. R. Exposure to violence in adolescence and precocious role exits .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09, 38(3), 269-286.

[6]Hirschi, T., & Hindelang, M. J. Intelligence and delinquency: A revisionist review.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97, 42, 571-587.

[7]Boxer, P.,Huesmann, L. R., Bushman, B. J. The role of violent media preference in cumulative developmental risk for violence and general aggression.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09,38(3), 417-428.

[8]Shen, C. T. Long term effects of interparental violence and child physical maltreatment experiences on PTSD and behavior problems: A national survey of taiwanese college students. Child Abuse & Neglect: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9, 33(3), 148-160.

[9]Patterson, G. R. Coercion as a basis for early age of onset for arrest.In J. McCord (Ed.), Coercion and punishment in long-term perspectives(pp. 81-105).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10]Dodge, K. A., Pettit, G. S., Bates, J. E., & Valente, E. 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patterns partially mediate the effect of early physical abuse on later conduct problem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95,104,632-643.

[11]Bradshaw, C. P., Rodgers, C. R., Ghandour, L. A. Social cognitive mediators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ommunity violence exposure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09, 24(3), 199-210.

猜你喜欢
暴力行为暴力个体
反性别暴力
第二章 暴力原则
“暴力”女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向暴力宣战
所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