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越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分析
王 越
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反映出该教育自身学科体系的不够健全和有待完善,导致各类教学问题普遍存在于目前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中,但现状出现的实质是该教育倡导的改革方向和原有的高校教育制度有了一定的冲突。本文试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路径依赖和利益集团这两个角度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长期存在的原因进行新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高校公共课程建设的新平衡是当前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应有的价值取向。
公共艺术教育;现状;新制度经济学;新平衡
公共艺术教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建立而产生,改革开放后得到实质性的发展,至今已经有30余年的历史,从21世纪初以来,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研究一直备受关注,从已有研究者对现状的分析得出,公共艺术教育还未真正得到深入的改革和良性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第一是对公共艺术教育“认识”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上,有研究者认为,综合性高校多为理工科背景,公共艺术教育被边缘化,领导、教师和学生把公共艺术课程看成“边角料”,教学随意,师资构成单一,学校支持的科研项目少;[1]还有一部分研究者提到艺术教师重技术轻人文,公共艺术教育意识淡薄,专业艺术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不兼容。[2]第二是“实践”的配套不足,主要体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没有相应的政策制度来保证教学的规范性、持续性。有研究者认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无教材、无大纲、无教学目标、无评估体系、无场地设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衔接不够紧密。主管机构的挂靠不科学,机构缺乏自主权,没有行政权力和财政调拨能力等。[3]以上对现状的概述目前已经达成共识,研究者们强烈呼吁需要加快公共艺术教育的改革创新步伐。
早在1999年到2002年间,教育部已经对公共艺术教育有了纲领性的政策颁布和具体的行动指南,特别是教育部第13号令《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范》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逐渐步入了良性的、深入的发展,但是多年的实施为什么收效甚微呢?在已有的关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的分析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有研究者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20世纪30年代“科学救国”的口号直接导致了大学教育的“重理轻文”,其后果是淡化了人文教育,也影响了艺术教育的地位。研究者认为,为了提高综合国力,大学着重发展技术教育,这本是不容置疑的,但其客观上也助长了人们对人文教育的轻视。(2)有研究者则从我国教育制度演变的角度出发,指出高校1952年院校调整后,长期文、理、工、农、医分校,造成教育思维的单一性和片面性,而“文理分科”的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接受的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分离的教育,对于艺术类通识课程普遍不够重视。(3)第三种观点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问题归咎于狭隘的人文观和科学观,包括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在内的狭隘的科学观与包括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和现代新儒家在内的狭隘的人文观。[4]
以上相关学者分别从历史学和认识论上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做出了有力地解释述评,有纵向的梳理也有横向的对比,对现状出现的归因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但这些论述并未从学校本身现有的教育体制上做出分析,我个人认为,改革中最难解决的一关就是在实施过程中对原有制度、政策、模式的触动而产生的问题,而对于这类问题的分析用制度学的视角可以更直接、更客观地解释问题出现的原因。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反映出该教育自身学科体系的不够健全和有待完善,导致各类教学问题普遍存在于目前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中,但现状出现的实质是该教育倡导的改革方向和原有的高校教育制度有了一定的冲突。本文试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路径依赖和利益集团这两个角度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长期存在的原因进行新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高校公共课程的新平衡是当前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应有的价值取向。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是制度对于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制度的演变。“路径依赖”是其最重要的理论之一。1999年,诺贝尔获奖者诺思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规律,他表明,制度一旦在外部性偶然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很难被其他潜在的更优的体系所代替,从而得出制度变迁中也存在着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自我强化表现为:一是初始的发展路径一旦建立,一系列的外在性组织、学习过程,主观模型都会加强这一路径;二是由于产生了一些与现有制度“共存共荣”的组织和利益团体,即使制度已经出现阻碍生产活动的无效情况,这些集团也不会进一步“投资”,而只会加强现有制度,由此产生维持现有制度的政治组织,从而使这种无效的制度变迁路径持续下去。[5]这就是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的特性,因此,新制度经济学中,“路径依赖”和“利益集团”是两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是对长期的经济变化做出分析理解的关键。
在现实社会的各个领域中,路径依赖现象无处不在,往往表现为一种理念与实际脱节甚至背道而驰的情况,比如国家和社会舆论都已经在倡导一些好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改革理念,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体制仍然是在过去旧的模式下运转,事实上这与体制改革的滞后不无关系。很明显,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就是如此,虽然种种改革的理念已经提出来了,需要改革的方向已经很明显,但是,无论是教育体制还是行政体制等,都依然是老牛行路。于是各种冲突就在这个时候显现出来,改革的步伐举步维艰。
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仍沿袭着以科学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科学教育学科的特点是强调实践操作环节考核,因此各所高校针对科学教育学科均投入了相当数量的经费来配置教学条件,除了教室、图书资料等最基本的教学物资设施外,还配备了大量的精密仪器和专业设备,如实验室、实验仪器、实验基地等。另外,针对科学教育体制这一既定发展的方向,高校的重点学科设置已经既定,相应的学科教师已经分配得当,形成了稳定的适应性教师队伍。以某理工科背景的综合大学为例,该校的重点学科建设集中在纺织、机械、生命科学、轻化等学科,在引进的科研设备、师资上,学校投入的经费均远远超过该校的文科类学科。这样的资源分配一方面由科学教育学科的实践操作性特点决定,另一方面也由扶持重点学科的学校发展策略决定,这是几十年的传统教育体制下“自我强化”而形成的教育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共艺术教育和学校现有教学体制的融合就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重新调整任何一个学科或者教育方向,都会导致对高校教学经费的重新分配,教学设备的重新配制,以及对部分专业性教师资源的重新安排。况且当今知识分化严重,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很强的局限性,即使同一学科下的不同方向的教师都有专业细分,进行跨专业、跨方向教学就更难,这必然给学校的行政、教学人事调整带来巨大的压力,不利于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的持续和稳定。相反,如果保持现有的科学教育的主导模式,即保持原有的教育路径,就不必付出这些成本,因此高校对原有教育体制的路径依赖,阻碍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
路径依赖如果是现象,利益集团就是本质。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利益集团是制度变革受阻的深层次原因,制度演进的方向是由社会中处于强势地位的利益集团决定的。所谓的利益集团,就是指一定组织内的成员在努力达成共同利益的过程中,选择一致思维和行为的团体,即利益团体。利益团体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出现的社会现象,市场的存在必然有竞争的存在,而竞争必然要激发人们的利益追求,而强势团体之所以能够占据有利地位,主要是获取行政部门的支持。不管是什么性质、什么学科背景的高校,我们首先承认都需要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比如在专业艺术高校中,它们虽然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条件相对成熟,但是利益团体的冲突也相对明显。各类专业艺术教育而产生的教学强势团体其主导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已有的教育体制造就了相当数量的相应的各个利益团体,若重新调整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必将引起相关艺术专业对教师的需求变化,导致编制的重新分配,经费的重新划拨,这不仅损害各个利益团体的经济利益,而且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教学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为了维护甚至扩大自身利益,这些利益团体必然反对调整,不支持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而在现有的稳定的教育体制下不断强化巩固,去赢得足够的业绩获取相关行政部门的支持,并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工作收益。可见,既得利益团体的存在是导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受阻的深层次原因。
1.正确认识公共艺术教育所处的阶段
新经济制度学认为,当组织选择了某个制度,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制度不断“自我强化,让你轻易走不出去”,即“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及未来可能的选择”。因此,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应带着理性去思考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首先,我国的高校教育从近代开始,至今已有100多年,“科教兴国”的教育体制自20世纪30年代提出后,也经历了近80年的自我强化,而公共艺术教育自改革开放后才得到正式发展,并始终作为美育甚至是德育的辅助途径存在。从学校的管理者角度说,发展重点学科是学校的立身之本,“抓大放小”的策略是符合学校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因此现有的教育体制是对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路径依赖,它还将在原来的路径中行进一段时期。其次,学科建设需要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学科建设的关键是资源的投入,其中人是学科建设的主体,而物、经费是学科建设主体指向客体的中间载体,对它们的调节分配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育格局中,各种教育现状尚处在一种客观的“平衡”,其外生变量还不能触动这种“平衡”,公共艺术教育的学科建设还处在从产生到发展到成熟必经的初级阶段。最后,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来看,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经济时期,高校以“科学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模式产生的既得利益团体,表现为一部分唯科学化的教学科研工作者“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和社会政府领导“GDP增长是第一要务”的观念一拍即合,从而对知识产生阶级性的认识。高校利益团体的出现来自“经济人”的本性,来自部分人对其共同利益的维护,他们不会自动消失,当然也不应该使用强制的方法将其制衡。因此,我们说虽然目前教育体制正在转换格局,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虽然已经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和改革的发展目标,公共艺术教育的改革也将有所推进,但其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还要存在一定的时间,我们要看到其漫长性和艰巨性。
2.公共艺术教育需要借助“外力”建立高校公共课程建设的新平衡
新制度经济学还认为,走出这种低效或无效的“路径依赖”需要付出大量的成本,也只有借助强有力的外部力量才能从旧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其代表人物诺斯曾经指出:“既有方向的扭转,往往要借助于外部效应,引入外生变量。”这就好比物理学上的惯性,只有借助于“外力”,才能改变物体原来的运动方向,因此公共艺术教育也需要借助外力达到教育格局的一种新平衡。
这种外力之一来自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一种理念的提出均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20世纪30年代“科学救国”的提出是为了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摆脱经济落后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科教兴国”的提出是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经济发展政策的改变,同时伴随着教育指导方针的变化,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同志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000年3月5日,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德育工作,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该时期的基本路线和基本任务而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总的指导方针,它规定了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培养目标,以及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和根本途径等,我们看到,从20世纪50年代的“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发展”到2000年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新世纪以来的教育方针将美育提高到了与其他“三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美育实施的有效途径之一,直接使未来社会的生产力创造者接受人文素质的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符合社会进步的发展规律。公共艺术教育的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继承的要求,我们应该继承人类共同的优秀文化遗产;二是审美的要求,这不仅仅是对具体的艺术作品的审美,还应该包括生活中的审美。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人们将家庭装饰艺术、服饰着装艺术、饮食烹饪艺术等作为和自己生活紧密相关的普遍审美时,公共艺术教育丰富的美育内容及其“受众”高度普及的特点和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是高度统一的。因此,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需要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其科学理念的更新,认识到科学技术仅仅是一种工具和手段,要使技术得到最优化的使用,是靠人文和社会两方面来决定的。中共十七大第一次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提到了并列重要的地位。我们看到,美育的发展及公共艺术教育的改革“外力”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强大,公共艺术教育最终将取得实质性的变革,在新的教育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外力之二来自教育行政部门改革政策的深入实施。对于高校内部改革而言,公共艺术教育与现有教育体制的融合过程中必然导致对各个利益团体的相对损害,在新经济制度学的视野里,与公共艺术教育相关的高校利益团体分三类:第一类是公共艺术教育内部,第二类是公共艺术教育与其他公共课程教育之间,第三类则是全校范围内,它包括工科、理科、文科等专业学科间,还包括必修课、基础课、限选课、公选课之间,也包括了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之间。第一类利益团体的竞争无非是课程设置的问题,涉及工作量和课时量的竞争,现有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普遍情况是因人设置,且变动性大,因此经济利益不能保证。第二类和第三类利益团体就关系到对学校教育资源的竞争,目前高校中的公共教育课程有公共体育、公共外语、公共计算机、大学语文、大学数学等,而在教育部“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大背景下,如果学生所修的课程总学分不变,那么增加公共艺术教育的必修学分就意味着要减少另一必修课程,甚至是专业课程的课时学习。同样,如果在学校总资源固定的情况下,发展公共艺术教育就会追加该方面的经费投入,这就意味着在某一方面就要缩减支出。这些大大小小的利益团体间的冲突在公共艺术教育的改革过程中是在所难免的,但事实上,所有的利益群体都希望自己的利益不要受损,如果相关部门对这些冲突不进行有效的处理,这些利益团体的竞争必将成为改革的巨大障碍。
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对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实施“外力”的首要任务就是控制利益团体之间的竞争带来的弊端,对利益团体的资源竞争应起缓冲器的作用,在改革过程中要给予受损利益群体一个明确的好的预期,促使他们带着理性去认识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必然性,使他们转变态度,最终赢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其次,在高校改革中合理分配学校的资源,协调各专业科学发展,逐步建立公共艺术教育学科建设体系,使公共艺术和公共体育、公共外语、公共计算机、大学语文、大学数学等其他公共学科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关系。再次,改革中采用学科相互渗透的方法,比如公共艺术教育的改革过程中应采取“渐进式”,消除高校教育中“艺术”与“人文”、“公共”与“专业”等相脱离的现象,努力实现学校资源的共享,各学科相互融合,共同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持续、健康、整体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研究者和工作者对公共艺术教育改革要有更科学的理性认识。公共艺术教育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成为高校教育中独立的公共学科门类,成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必修课程,这是一个努力奋斗的“理想状态”。而另一个则是“现实状况”,在目前的高校教育模式中,或者在未来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公共艺术教育还是会立足于服务整个高校的人文建设,确立其应有的辅助教学地位,在学校的现有格局里和各学科协调发展,与各个专业处于良好互动的状态,其改革发展的步伐和高校教育的整体改革应该相适应,其改革的内容与现有教育制度的融合是需要长期渗透、分阶段完成的。这就如同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共产主义,而目前必须经历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样,一切超越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初级阶段的改革意见和实施方案都会受到一定的阻力。因此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备受关注的今天,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更加需要理性分析其所处的阶段,在复杂的现状中客观分析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自身提高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再认识,为其进一步改革发展贡献有效的一份外力。
[1]程征明.综合大学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陈磊.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3]仇志君,单玉梅.对综合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问题的思考[J].河北广播大学学报,2007.
[4]陈力.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冲突的归因研究[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8:30.
[5]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83—197.
Analysis of Status Quo of Public Art Education from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 ics Perspective
WANG Yue
The status quo of public art education reveals the flaws in the disciplinary system,leading to all kinds of teaching problems in universities.But it is essentially the conflictbetween the reform advocated by public art education and the original higher education system.The paper probes into the reasons for the long-standing of the status quo from path dependency and interest groups with basic theory and method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It holds that a new balance of college public curriculum establishment is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urrent public art education.
public art education;status quo;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new balance
G640
A
1672-2795(2010)04-0081-05
2010-05-18
王越 (1979— ),女,浙江杭州人,浙江理工大学讲师,浙江大学艺术学硕士在读,主要从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杭州 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