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科学中的“城乡交错带”概念辨析

2010-02-16 07:27余强毅陈佑启许新国
中国土地科学 2010年8期
关键词:交错带城市边缘结合部

余强毅,陈佑启,许新国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2.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土地利用科学中的“城乡交错带”概念辨析

余强毅1,2,陈佑启1,2,许新国1,2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2.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研究目的:辨析现有文献中“城乡交错带”的有关概念,为其在土地利用科学中统一用法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1)国内外文献中相关“城乡交错带”的概念众多;(2)不同概念的内涵各不相同。研究结论:(1)“城乡交错带”的不同提法,需根据研究领域的不同分别进行规范;(2)从概念内涵看,“城乡交错带”适用于土地利用科学研究领域。

土地利用科学;城市边缘区;城乡结合部;城乡交错带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是土地利用科学的研究重点。随着城市扩张逐步超越建成区而延伸到农村地区,反映到城市地域结构上,就出现了一个城乡要素逐渐过渡、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性质既不同于典型的城市,又不同于典型农村的中间地带。如何认识和了解这一特殊的地域实体,如何解决由于城市的蔓延而衍生的一系列经济、生态、社会问题,已成为学术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但由于研究者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研究这一特殊区域,导致对这一地域命名的多样化,使用混乱,使得许多研究失去了基准,有必要加以规范和明确。

1 城乡交错带内涵

国内外学者对于城乡交错带的研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兴起,可追溯到19世纪末中欧地理学特别是城市地理学对城市形态的研究。起初人们从区位与地租的角度来解释农业用地向城市用地转化。杜能提出竞租理论思想及其在土地利用配置中的应用,揭示城市周围地区在距离因素作用下土地所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1]。1964年,阿郎索用模型的方法解释了区位、地租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2]。他们认为,理论上城市土地利用和农业土地利用的分界线即区位地租和农业地租是相等的一条线。

随着城市用地需求的增加与区位地租的上升,该分界线会在空间上向外围延伸,但短期内,新延伸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往往是集约农用地)与方式并不会迅速转化,因此在该区域内就出现了城市用地扩展迅速、城市用地与农业用地相互交错、土地交易和转用频繁、人口密集化等现象[3]。这一特殊的地域就是城乡交错带。

综合来看,城乡交错带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由城乡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形成的地域实体。空间上,城乡交错带介于城市与乡村两大“板块”之间,并具有极为明显的“渐变性”与“动态性”特点;形态上,城乡交错带内城市与农村各种要素、景观及功能的空间变化梯度大,土地利用矛盾最为尖锐;功能上,城乡交错带的区位优势明显,土地开发条件优越,土地利用效益水平的提升潜力较高。对城乡交错带的研究涉及土地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生态学以及人口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是土地利用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2 国外城乡交错带概念的发展

自从1936年德国地理学家赫伯特·路易斯首次涉及城乡之间过渡带这一概念来,国外对城乡交错带的研究便蓬勃兴起,城乡之间过渡带的名称也不断被更新。如“城市边缘区”[4]、“城市边缘带”[5]、“乡村—城市边缘带”[6]、“城乡结合部”[7]、“城乡过渡带”[8]、“乡村边缘带”[9]、“城市影子区”“、城市远郊区”“、城市蔓延区”[10]等。

在赫伯特·路易斯提出“城市边缘区(Stadtradzonen)”之后,史密斯于1937年首次使用“城市边缘带(Urban Fringe)”这一概念来表示城市限制范围外的建成区[5],但其研究重点仅为这一区域人口的组成和变动,并不涉及土地利用模式,景观生态特征及产业发展状况等。

1942年,威尔文和安德鲁斯分别撰文对城市边缘区作了定义。威尔文定义城市边缘区是“在已承认为城市土地利用与专用于农业的地区之间的用地转变地域,是一个很难快速准确定义的概念”[11]。安德鲁则是将城市边缘区同城乡边缘区相区别,认为城乡边缘区在面积上更大些,是从经济重心向外毗连城市边缘区的农业用地和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相混杂的地带,提出了乡村—城市边缘带(Rural-urban Fringe Belt)的概念,认为它是整个城乡过渡带的全部,其中包含了城乡交错带[12]。

果勒杰认为城乡边缘带具备7个特点:土地利用模式处于持续改变状态,农场规模较小,农作物生产集中,人口流动性较强且处于中低密度,住宅用地扩张迅速,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有普遍的投机性开发建设现象[13]。威锡克称城乡结合部为“大变异区”,其特点是既有旧的村庄,又有新的居民点,其商业、工业、城市服务设施和农场的分布是随机的,未经过系统化的组织[14]。这些解释都是依据于这个区域只是部分进入城市复合体而得出的,带有片面性和不完全性。

普里沃的表述更精确,“乡村—城市边缘带(Rural-urban Fringe)”是指城市间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统计学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特征且位于连片的建成区和城市郊区,几乎完全没有非农业住宅,存在于非农业占用和非农业土地利用的纯农业腹地之间的土地利用转变地区。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区,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6]。

值得一提的是,麦基在研究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时,发现了一类分布在大城市之间的交通走廊地带,与城市相互作用强烈,劳动密集型的工业、服务业和其他非农产业增长迅速的原乡村地区——他借用印尼语将其称作为“城乡过渡带(Desakota)”(desa即乡村,kota即城镇)。麦基认为,许多亚洲国家的发展,是通过乡村地区逐步向“Desakota”转化,非农人口和非农经济活动在“Desakota”集中,从而实现以区域为基础的城市化过程(Regional-basic Urbanization)[8]。

从国外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虽然研究区域基本相同——均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带,但是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选择关于这一地带的提法就有所不同。在生态学或地理学的研究中,人们习惯使用“城乡边缘带(Rural-urban Fringe)”,在经济学或社会学的研究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城市远郊区(Exurban Zone)”、“城市蔓延区(The Area of Urban Sprawl)”或者是“城乡过渡带(Desakota)”。

3 国内“城乡交错带”的概念辨析

中国关于城乡间过渡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顾朝林等借鉴国外“Urban Fringe”的概念,将这一特殊的地域实体直接定义为“城市边缘带”[15-17];陈佑启在总结和评述了前人对“城市边缘带”研究的基础上,将其定义为“城乡交错带”[18];随着中国国土规划整治、国土资源及城市管理的深入开展,王锁娥等沿用了中国规划界与土地管理部门所提出的“城乡结合部”[19-21]这一概念;此外,还有的表述为“城乡过渡带”、“大城市郊区”等。

这些概念,有时被交换着使用,有时又定义为各个不同的地区,而实际上这些概念在地域上又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笔者从使用范围和表述规范的角度对国内研究中出现较多的“城市边缘带”、“城乡结合部”和“城乡交错带”的概念进行辨析。

3.1 城市边缘带

“城市边缘带”,顾名思义位于城市的边缘,也符合英语“Urban Fringe”的直接翻译。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学者开始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顾朝林认为城市边缘区同时具有自然特性和社会特性,并将其定义为:(1)城市中具有特色的自然地区;(2)城市化对农村冲击最大;(3)城市扩展在农业用地上的反映[15]。

武进等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独特的地域实体,是城乡互为渗透城市发展迅速和城乡矛盾尖锐的城乡过渡地带和土地利用转变地带。认为经济、自然、技术、区位、土地市场、规划与城乡政治力量、城乡关系、文化心理与行为模式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16]。

涂人猛认为城市边缘区的概念应包括三方面内容:(1)是大中城市附近特有的一种不连续的空间现象;(2)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半城市型(Quasi-urban)地域实体;(3)是城市区域和乡村区域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动态过程的结果[17]。

无论是从字面意思,还是从国内学者对其的定义看,“城市边缘带”概念的定义很模糊,内涵不明确。

(1)“边缘”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沿边的部分”,体现的是临界的概念,是静止的,边界两边的事物在质和量的各个方面都有差别,且相互抵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正由僵化、简单变得灵活、复杂。反映在地域上,城市与乡村之间那种截然的分界线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呈现的相互结合与融合之势,且这种动态过程还在不断的延续与深化。因此,如果将“边缘”一词定义城乡间这一特殊的地域实体,其内涵会被掩盖,导致概念的模糊不清。1963年,英国地理学家科曾提出周期性增长理论,肯定了城乡交错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地域实体,且呈加速期、静止期、减速期这三种状态周期性地变化[22]。

(2)城市边缘带被认为是“城市地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环境向乡村环境转化的整个过渡地带”。这样的定义过分强调城市对乡村的冲击作用,而忽略了乡村对城乡交错带的影响。早在1953年,麦坎与波恩莱特就指出,城市边缘带的提法有一定的片面性,主张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边缘划分为“限制边缘带”(Limited Fringe)与“扩展边缘带”(Extended Fringe)两部分,其中前者在地域上相当于以往的城市边缘带,后者则处于距离城市更远的位置上[23]。印度学者安加纳·德塞与期密塔·森·古普塔认为还存在乡村边缘带(Rural Fringe),在这里,乡村作用力较强,乡村景观特征较明显,但它已经脱离了典型的乡村地域系统。城市边缘带只有与乡村边缘带一起才真正构成了整个城市系统向乡村系统的过渡区[9]。

(3)国内学者对“城市边缘带”概念的定义,还停留在20世纪40—50年代的研究水平,其重点仍为城乡交错带的空间位置形态、土地利用模式、经济发展特征等,而并未考虑城乡交错带中特有的景观生态特征、产业结构特征、人口特征、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形成变化过程等一系列问题。以卡特与威特雷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注意到传统的城市边缘带研究已不能适应这一地区功能的变化,也就是说,城市和乡村的边缘带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区域,其特征既不像城市,也不同于农村,土地利用类型具有综合的特点,应从多种角度研究边缘带的演替,特别应注重边缘带人口、社会特征的城乡过渡性[24]。

3.2 城乡结合部

“城乡结合部”源于中国规划界和土地管理部门,较早见于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的《广州市关于城乡结合部管理范围的意见(1988)》,以及孙耀明对上海市城乡结合部水利综合治理的探讨[25],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被许多学者所采用。王锁娥认为城乡结合部是受国家行政划分并认可而存在的,有4种类型:(1)地域上处在城区外围,联接城乡的交接地带;(2)受行政隶属关系制约,系城市政府管辖,却又地处乡村包围的郊区;(3)属城市政府管辖的郊县中,在地理位置上又与城区接壤的地带;(4)属城市政府管辖的郊县中,虽不具备邻近城区的地缘优势,但却是县城所在地,是县城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或称小城镇地带)[19]。赵自胜提出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并为改善城市生态条件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城乡结合部在控制城市规模、发展卫星小城镇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20]。许月明认为城乡结合部主要指城市和农村的结合地带,即分布于城市建成区周围的郊区土地,且结合部范围的大小没有严格界定[26]。徐晓霞强调了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与相互渗透的特点,具有城市与乡村的两重性和城市向乡村的过渡性[27]。周学义从国土规划整治、土地利用和国土资源管理角度,认为在中国城市周边的乡村存在着一个用地行为不规范、土地市场秩序混乱、交易活跃的区域,并称为城乡结合部[21]。

可以看出,“城乡结合部”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城市边缘带的片面性,注重了城市与乡村功能的相互作用与相互渗透。从其内涵看“城乡结合部”有如下特点:(1)“城乡结合部”源自于城市规划学,是为了便于对城市规划区外缘进行规划与管理而提出的,王锁娥和周学义对城乡结合部的定义也突出了对规划和管理方面的侧重,赋予了更多的行政意义和人为因素。(2)“城乡结合部”从字面意义看,表达的是城乡之间的融合特性。容易导致人们对这一地区内真正的城乡关系产生误解。早在1905年F.Clements在研究植物群落之间的空间过渡带时,把“交错带(Ecotone)”看成是一种“紧张带(Zone of Tension)”[28]。城乡交错带地处城市与乡村的结合部,是城乡矛盾的最前沿阵地,城乡摩擦最敏感的地带,是目前中国人地关系最紧张的地区之一,远没有达到城乡相互结合、相互协调的地步。(3)国内关于“城乡结合部”的研究多见于社会学领域,从耕地保护、环境卫生、教育医疗条件、住房设施、人口流动、治安防控等方面研究城市和农村结合地带存在的社会问题,而对其所蕴涵的生态学信息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泛化了“城乡结合部”的概念和范围,逐渐脱离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和城市生态学中对于城乡过渡地带的界定,造成概念的重叠。

3.3 城乡交错带

陈佑启提出了“城乡交错带”这一概念。他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日益增强,城乡的各种景观结构与功能相互融合,彼此交错,城乡交错带产生;反映在地域结构上,是在城市建成区与农村相连接的部位、兼具城市和乡村特点、相互作用强烈的生态交错区域,是动态的、由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形成的地域实体[18]。笔者认为“城乡交错带”提法的内涵与本质最为吻合。

(1)从空间上看,城乡交错带位于城市与农村的联结地带,这一地带农用地与建设用地混交错杂,城乡互相包含,互有飞地和犬牙交错,这里不再有城市与农村的明确界限,而是一个区域与另一个区域相重合。这也与巴·加尔提出的“城乡交错带范围内具有农村景观但居住者大多从事非农职业”的观点相吻合[29]。

(2)从形成过程看,城乡交错带是城市郊区化和乡村城市化的结合交汇区域,它是城市向乡村扩展,乡村向城市发展的一个特殊地区,是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在这里,城市作用力与乡村作用力共同作用、共同影响。因此,“城乡交错带”的提法克服了“城市边缘带”等概念的片面性。

(3)从特征和功能看,城乡交错带既是城市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又为城市发展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城市土地利用及其景观与农村田园景观相互交错,插花式分布;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以及外来移民混居;反映在产业活动、社会文化活动、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市行为与乡村行为在这里形成鲜明的对比、反差,既相互矛盾与作用,又彼此适应与融合。正如T.Daniel提出的,“城乡交错带就是一个超越郊区的半农区,且不再偏远的混合区域,尽管其人口和开发密度均小于城市”[30]。

4 讨论与结论

4.1 “城乡交错带”的不同提法,需根据研究领域的不同加以规范

纵观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虽然关于“城乡交错带”这一区域的定义较多,但每一种提法都有其主要的研究领域。如在国外生态学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中,学者们习惯于使用“乡村—城市边缘带”这一提法,在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研究中,人们更多的是使用“城市远郊区”或“城乡过渡带”。而在国内研究中,虽然有统计表明,“城乡结合部”、“大城市郊区”等概念多出现在社会、经济学的研究中,“城乡交错带”的提法多出现在生态与地理学研究中,但人们对这些概念的认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为了准确定义这些概念的内涵,有必要根据研究领域的不同,分别加以规范和明确。

4.2 从概念的内涵看,“城乡交错带”适用于土地利用科学研究领域

“城市边缘带”一词属于直接翻译国外提法,内涵不够完整,笔者建议少用。“城乡结合部”、“大城市郊区”等概念比较直观,虽然内涵较泛,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政府管理与规划的需要,公众也较容易接受,因此,可以在经济、人口、医疗、教育、住房、治安等问题的研究中采用。“城乡交错带”一词涵盖了城市地理学、城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经济学等诸多学科领域,能够很好地体现城市与乡村之间这一特殊地域的复杂性、冲突性、包容性和动态性,适用于地理学、生态学,特别是土地利用科学方面的研究。

4.3 城乡交错带的范围与内涵有待明确界定

从概念看,不同的定义所代表的空间位置和空间范围会有所不同。为满足社会学、经济学的研究需要,“城乡结合部”的内涵可以较为模糊,其尺度也可以自由设定——小至一个城镇,大至一个区域。但若从土地利用科学的角度看,城市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此带来的城乡交错带空间位置的变化及其造成的自然、生态、经济、社会方面的影响是这个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因此,城乡交错带的空间位置与范围就有必要进行明确的界定,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目前,有关城乡交错带空间界定的研究已经兴起,研究者们正通过城市地理学、景观生态学、遥感技术、社会学等方法和手段,对城乡交错带的空间边界进行界定[30-31]。

(References):

[1]约翰·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Alonso W.Loncation and land use[M].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4.

[3]郑振源.城乡一体化要保护集体土地的开发权益[J].北京土地,2009,(1).

[4]Louis H,Die Geographische Gliederung Von Gross-Berlin,Landerkundliche Forschung.Krebs Festschrif[tM].Engelhorn,Stuttgart,1936:146-171.

[5]Smith TL.The population of Louisiana:its composition and changes[J].Louisiana Bulletin,1937,(11):293.

[6]Pryor RJ.Defining the rural-urban fringe[J].Social Forces,1968,(47):202-215.

[7]Redfield R.The folk culture of Yucata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1.

[8]McGee T.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s in Asia:expanding a hypothesis[A].N.B.Ginsberg,B.Koppel,T.G.McGee.The extendedmetropolis: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sia[C].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1 :3-25.

[9]Anjana Desai,Smita Sen Gupta.Problem of changing landuse pattern in the urban fringe,perspectives in Urban Geography,Volume 9.Rural-Urban Fringe[M].Concept Publishing Company,1987.

[10]张建明,许学强.城乡边缘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人文地理,1997,12(3):5.

[11]Wehrwein GS.The rural-urban fringe[J].Economic Geography,1942,(18):217-228.

[12]Andrews RB.Elements in the urban fringe pattern[J].Journal of Land and Public Utility Economics,1942.

[13]Gollege RG.Sydney’s metropolitan fringe:a study in urban-rural relations[J].Australian Geographer,1960,(7):243-255.

[14]Wissink GA.American cities in perspective with specialreference tothe developmentoftheir fringe areas[M].Assen,The Netherlands:Royal Vangorcum,Ltd.,1962.

[15]顾朝林,熊江波.简论城市边缘区研究[J].地理研究,1989,8(3):95-101.

[16]武进,马清亮.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分析[J].城市规划,1990,(2):38-42.

[17]涂人猛.城市边缘区——它的概念、空间演变机制和发展模式[J].城市问题,1991,(4):9-12.

[18]陈佑启.城乡交错带名辩[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5,(1):47-52.

[19]王锁娥.充分认识和发挥城乡结合部在西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理论导刊,2001,(2):28-29.

[20]赵自胜,陈金.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研究——以开封市为例[J].河南大学学报,1996,(1).

[21]周学义.关于我国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研究[J].经济纵横,2003,(9):27-30.

[22]Conzen MRG.Alnwick,Northumberland:a studyin town-plan analysis,Institute ofBritish geographers publication[M].London:George Philip,1960.

[23]Mckain WC,Burnight RG.The soc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rural-urban fringe from the rural point of view[J].Rural Sociology 18,1953.

[24]Carter H,WheatleyS.Fixation lines and fringe belts,land use and social areas:19-centurychange in the small town[M].Transaction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1979.

[25]孙耀明,周元福.做好防汛工作,保障全市安全[J].上海水务,1988,(3).

[26]许月明,梁山.城乡结合部耕地保护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1998,(10).

[27]徐晓霞.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与城市农副产品供应:以开封市为例.经济地理,2001(,4):461-466.

[28]Clements P E.Research method in ecology[M].Lincoln(Nebraska),1905.

[29]Yoram Bar-Gal.Social pluralism and urban fringe:the Israeli case[M].Perspective in Urban Geography,1987,(9):41-53.

[30]Daniels T.When city and country collide:managing growth in the metropolitan fringe[M].Island Press,1998.

[31]许新国,陈佑启,姚艳敏,等.城乡交错空间边界界定形容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7):265-269.

[32]许新国,陈佑启,姚艳敏,等.城乡交错空间边界界定方法的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95-998,1048.

Concept Discrimination on“Rural-Urban Fringe”in Land Use Science

YU Qiang-yi1,2,CHEN You-qi1,2,XU Xin-guo1,2
(1.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2.Key Laboratory of Resources Remote Sensing and Digital Agriculture,Ministry of Agriculture,Beijing 100081,China)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riminate relevant concepts of“rural-urban fringe”in current literat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unified usage of the concept in land use science.Method employed is documentation.The results indicate:(1)relevant concepts of“rural-urban fringe”in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are numerous;(2)various connotations exist in different concepts.It is concluded:(1)different terms for“rural-urban fringe”need to be regulated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search fields;(2)due to the connotation of concept,the term of“rural-urban fringe”is suitable for the research field of land use science.

land use science;urban fringe;peri-urban areas;rural-urban fringe

F301.2

A

1001-8158(2010)08-0046-06

2009-04-29

2010-07-08

余强毅(1986-),男,湖南岳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E-mail:yuqiangyi@163.com

陈佑启(1963-),男,湖南岳阳人,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规划,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E-mail:chenyqi@mail.caas.net.cn

猜你喜欢
交错带城市边缘结合部
生态交错带植被动态监测与评估研究进展
潮 汐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城市边缘区乡村聚落空间的更新与发展探析
城市园林景观交错带空间格局三维重建系统设计
CONGRETE ISL AND
CTCS-3级列控系统RBC与ATP结合部异常信息处理
水陆交错带生态功能及其氮素截留效果研究进展
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Still LIFE IN THE CITY By Hatty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