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文,任法融,传 印,杜维明
(1.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2010年 9月 18日下午,“中华之道——儒释道巅峰论坛”在四川省都江堰青城山隆重举行。中国儒释道的三位重要人物——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著名儒学思想家、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先生——进行三家的“巅峰对话”。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叶小文主持。论坛吸引了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和近 20个国家、地区的 600余名各界人士参加。
叶小文: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今天,在都江堰旁、青城山下,在以“自然、生命、和谐、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 (成都)道教文化节上,中国儒释道三位大师齐聚一堂,正如国家宗教局齐晓飞副局长所说,“我们相聚于历史悠久、雄奇清幽的洞天胜景,体悟道缘,共襄盛举”。
今天的论坛叫“中华之道——儒释道巅峰论坛”,顾名思义,一个“道”字,确可通贯三家、通达古今。大道之境,能否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巅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个传统文化,都有自己的基本概念或核心范畴。如果对西方文化追本溯源,总要谈到古希腊的逻各斯 (LOGOS),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本溯源,也就总要谈到“道”。
“道”是什么?道理,道理,“道”中何“理”?请听任法融道长怎么说?
任法融道长:
“道”是宇宙之间、大千世界 (天地日月)、森罗万象、芸芸众生之起始,亦为人类文化之渊源。由黄帝时孕育此道,经代代先贤口耳传承,延至春秋时代老子降生。老子依此,写了《道德经》,才将此文化思想普及人类。然而,道的思想究竟是什么?毛泽东曾说:“有关黄老讲的这个道,是宇宙之间的普遍真理。”专家评说,道是宇宙的本体根源,运动法则 (规律),它的属性是“和”。
(一)道的规律性就是老子说的“自然无为”
什么叫“自然无为”?从广义上讲就是宇宙之间、天动地静、日月运行、四时成序、万物的长生收藏、枯荣交替,其中没有任何主观、意气、感情、私心等个人行为,均属自然。从狭义上讲,就是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无论大小多少,都蕴涵着各自的自然情理。在一个人的为人处事及日常生活中,必须遵从事物的自然情理,不任意妄为,不将个人的意气、主观、感情、私心强加于事物之上。如此为之者,处事即成,交人必和,才有生生不息的生命。
道的属性是“和”,如何理解?《道德经》42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宇宙之间、大千世界、森罗万象、芸芸众生,虽然千差万别、盘根错节,但都蕴涵着两重性。老子对此用阴阳二字概括。事物的两重性 (阴阳),达到“和”的境界,就是最佳状态。
故常言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恰恰说明道与事物联系紧密,二者不可分离。《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须臾而离也,可离非道也。”
(二)道的普遍性
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生天地万物以后,道的整体运动法则 (规律)、“和”的属性仍然混融于天地万物之中。道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如同水与波,波即水,水波一体;道即物,物即道,道物无二。人是天地万物自然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人身中也有道。道在人身中是什么?就是一点本来的天真本性。道有什么功能和作用,人的本性中亦有。
人身的本性,由于后天的七情六欲干扰而不能自在,就会失去它的功能与作用。故《道藏》说: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以致人失去了本性,随之与大道脱离了关系。而事物失去了本性,脱离了道的关系,不仅于本身不利,还会危害人类,破坏自然,背离天人合一的状态,以致人世间紊乱了纲纪,引发此起彼伏的战祸,狂轰滥炸,毁伤物命,人心浮躁,利欲熏心,为所欲为,尔虞我诈,机取巧夺,肆无忌惮,随心所欲。近年来,雪山冰川融化,地球逐渐变暖,恶风暴雨时作,地震频繁,疫情肆虐,旱涝不均。这都是由于世界纲纪紊乱,天道运度失序,人失性所致。这正是人类需要研究解决的唯一课题。
如何解决?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因为有私情,利己之心严重,故有吉凶祸福之邂逅,应取法深厚、平坦、忠实、大公无私的大地的体性。《周易》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故“人法地”。大地即使如此,还因势之高低,质之软硬,有沧桑之无常,须取法天道无不私覆、永不衰竭的运化之道,故“地法天”。天有四时变更、寒暑交替之幻化,须师法生育天地,运行日月,天养万物,无有任何主观意气、感情私心的“道”,故“天法道”。道的最高属性就是自然法则,故“道法自然”,因应自然的法则。到此境界,才是人与万物天地,与道合为一体;到此境界,正是与道的属性自然法则合为一体。当此时也,天清地宁,河海静默,山岳稳固,阴阳和谐,风调雨顺,万物繁荣。那人间社会呢?天下太平,四海宁静,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老子曰:“鸡犬之声相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人与人之间,诚实厚朴,相安无事;国与国之间,共存共荣,互利并存。
老子还说:“重积德则无不克。”这个“德”即孔儒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下归仁焉”。这个“仁”亦即释迦讲的“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善 ”。
(三)人人可以实践道
道法自然,而显于人生,故人人都可以实践道。社会由万千众生构成,从人的身心和谐开始,到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全社会自然就和谐了。自然界是天朗气清,阴阳和合,风调雨顺,万物繁荣,人间社会是天下太平,社会稳定,国泰民安。
叶小文:
任道长用慷慨激扬的“秦腔”、深入浅出的道理,为我们诠释了道教“道法自然”的精神内涵和大智慧。他说:“道是宇宙的本体根源,运动法则 (规律),它的属性是和。”的确,“道”是事物的根本,《周易》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变化的法则,“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有何规律和特性?“道”的规律性就是老子说的“自然无为”。“道”的属性是“和”。道法自然,而显于人生,故人人都可以实践道。道在哪里?在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生动的故事里,在大家的日常的生活里。
“道”与佛家、儒家的学说有何关联?任道长说,“道 ”连着“德 ”,而“德 ”即归“仁 ”,“仁 ”亦即“善 ”。由此可见,我国的儒释道三大文化体系的中心思想虽说各异,形式也各不相同,但殊途同归,其宗旨都是倡导减少私欲,返归人的天真本性,达到与道的属性合为一体,如此才能生生不息。
中国佛教协会的会长传印长老在场。他同意这个见解吗?
传印长老:
儒、道、释三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自伏羲氏画“八卦”,开始有儒教;自老子著《道德经》,始有道教经典,自张道陵修道青城山,开始有道教;自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使者伊存来汉,向博士弟子景卢授佛经 (据《魏略·西戎传》),我国汉地开始有佛教。古来大抵的说法是:儒家以“正”设教,道家以“尊”设教,佛家以“大”设教。至于“好生恶杀,则三家同一仁也;视人犹己,则三家同一公也;惩忿窒欲、禁过防非,则三家同一操修也。”(宋·刘谧语)
人间社会的道理,概括起来,不外乎善恶二字。儒道释三家的意旨,无非是教人舍恶从善而已。如果分别来说,古来大抵说法是: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南宋·孝宗赵昚语)犹如中国传统文化读本《三字经》所谓,“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家犹如三才离不开三光。历史的实践证明,儒道释之三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儒、道、释共同构成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谐共存、对话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相互影响是三家关系的主流。儒、道、释三家都蕴涵着深刻、丰富的净化人们精神世界的和谐思想,这是三家能够和谐相处的重要原因。佛教认为:缘起无我,因果相续;法界缘起,重重无尽;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理事圆融,事事无碍。佛教所说的圆融无碍,即是教人克念作圣以达到和谐的究竟境界。
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的根源,在于众生内心的“我执”和“无明”。心中“我执”作祟,为人处事无不以“自我”为中心,无视因果规律,不明白“世相纷纭何所宗?一心因果尽罗笼”的道理,不知道要约束自己的心性;为了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实现自己的利益,满足自己的意愿而为所欲为,哪怕伤害他人也在所不惜。如果人人都这样,则冲突矛盾不可避免。因此,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破除“我执”,慈悲为怀,爱人如己是求得和谐的关键所在。
人们的一切行为,以心为本源。若人能够明因识果,明辨善恶,了知举心动念一切行为的后果,绝对是要由自己负责的,则必能兢兢业业,闲邪存诚,敦伦尽分,不作诸恶,奉行众善,是为善人。若人人皆能洞达斯理,相观为善,由个体而家庭、而社区、而国家、而天下,则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
我们继承发扬儒、道、释三家优良传统思想,行“仁、慈、无为”之教化,人与人互助互爱,诚信相接,则人类可以心心相印,世界必能欣欣向荣。儒、道、释三家的和谐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价值,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宝贵精神食粮和智慧源泉。
叶小文:
传印长老娓娓道来,话不长,却发人深思。他告诉我们,古来大抵的说法是:儒家以“正”设教,道家以“尊”设教,佛家以“大”设教。至于“好生恶杀,则三家同一仁也;视人犹己,则三家同一公也;惩忿窒欲、禁过防非,则三家同一操修也。”儒、释、道三家,同一“仁”,同一“公”,同一“操修”。儒、释、道三家都蕴涵着深刻、丰富的净化人们精神世界的和谐思想,都行“仁、慈、无为”之教化。
中国第三期儒学发展的思想家、哲学家杜维明先生在场。他同意刚才两位高道高僧的见解吗?
杜维明:
我非常高兴与两位高僧大德一起来探讨佛教、道教、儒家相辅相承的关系。我认为中华民族能够慧命相续,缘于中华文明的特性和核心价值。中华文明是开放、宽容、学习、对话的文明,提倡“和而不同”,能够欣赏多元和多样的文化,同时有深刻反思的能力。中华民族提倡的“道”是“天道”,是生存之道,所以它重视“和谐”。重“和”成为中华文明的基本价值。这个核心价值不仅是亚洲价值,而且也是扎根在亚洲、扎根在中国的普适价值。
目前,人类面临着生存的困境,水源、土壤乃至空气都受到了污染,世界秩序混乱,暴力、恐怖事件不断发生。西方经过启蒙运动发展出来的一些理念或者价值,像自由、理性、人权、法制和个人的尊严,当然还有科学和民主,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实践的核心价值。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除了这些体现西方启蒙思想的核心价值之外,面对生存困境,我们还要有更宽广的价值,如同情、慈悲、正义、责任、礼让和社会的和谐,这也是人类走向和平之路不可或缺的核心价值。
今天我们必须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超越狭隘的、甚至侵略性的理性主义,超越肤浅的、甚至过时的科学主义。科学主义不是科学精神。要看到,当理智的光芒向外照射的同时,无知之路也在向外延伸。但肤浅的科学主义对很多人类的精神现象不理解,因为它不但无知,也非常傲慢。它认为精神世界一概都是虚无缥缈的。这是 19世纪和 20世纪初以实证论为中心的、狭隘的科学主义。今天的科学发展已远远超越了这种科学主义。我们可以非常直截了当地说:“不了解精神文明,不了解世界上伟大的宗教文明,也就不能在 21世纪发挥真正的有文化底蕴的领导作用。”因为真正的领导除了具备经济资本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社会资本;除了科技能力外,还要有相当的文化能力。
道教、佛教、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引领人类走向和平的不可或缺的价值。当然,我们的视野要宽广,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也都是人类珍贵的精神遗产,也值得我们继承和借鉴。
我们今天应当回归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儒、释、道的精神内涵是对个人身心的安顿,是对人与社会良性互动关系的一种运作。儒、释、道关于人本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生和天道的关系的思想都蕴涵着非常丰富的精神资源,是指导我们生活的坚实的理论。三家能够和平共生的智慧以及持久深入的自我反思能力,为中华民族培育了可以为世界所参照的生命学问。我们应该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价值作为我们身体力行的基础。
我们不但要回归,还要发扬。要发扬我们的内在核心价值,通过体知积累的智慧与世界人民分享,打造中华民族的形象。
叶小文:
的确,客观世界的可知与不可知的矛盾、人类认识的有限性和客观世界的无限性的矛盾,揭示了宗教思想总是与人类相依相伴,揭示了宗教思想积累和衍化为宗教文化、宗教文明的深刻的认识论根源。我们当然崇尚科学,永远要高举科学的旗帜。但科学绝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浅尝辄止的认识,如杜先生说的“科学主义”,而是实践—认识—实践的永无止境的探索。
我们的确主张无神论,但无神论绝非“无知,傲慢,认为精神世界一概都是虚无缥缈”的“无精神论”。今天,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转型,13亿人的精神生活怎么安顿?他们心灵生活的要求怎么回应?这也是治国理政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儒、释、道的精神内涵是对个人身心的安顿,是对人与社会良性互动关系的一种运作,儒、释、道关于人本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生和天道的关系的思想都蕴涵着非常丰富的精神资源。”从这个意义上,应该重新认识和发掘其中可以“古为今用”的积极因素。
杜先生曾与我谈到,儒、释、道都注重身心的修炼;“仁 ”(恻隐 ,同情 ,慈悲)是内在道德性;“礼 ”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尤其从郭店出土的楚简中“仁”的写法,是“身”与“心”二字的叠加。这使我们理解,儒家的“求仁”,与佛教的“修心”,与道教的“修道”,本意是相通的啊!
今天论坛的场景让我想起民间传说“虎溪三笑”的典故。虎溪在江西庐山东林寺前,相传东晋高僧慧远驻锡东林寺时,来访和参拜者络绎不绝,常常宾朋满座、谈笑风生。但慧远送客,一向不过虎溪。一天,诗人陶渊明 (也是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携道士陆修静来访。儒释道三位高人相谈甚欢,临别依依不舍。慧远送客,仍一路谈笑风生,竟不觉破了惯例走过虎溪,溪旁有虎见状都惊奇地欢叫起来,三人大笑而别。后人于此建“三笑亭”。其实,慧远与陆修静并非同一时代人,交游之说难免牵强。但南北朝以来,儒、释、道交流交融渐趋流行,“虎溪三笑”便传为美谈。
今天,任法融道长、传印法师、杜维明先生三位当代儒释道大师,相聚青城山坐而论道,相谈更欢。如果说“虎溪三笑”只是个传说,今天可是实实在在的“青城三笑”。
今天的“青城三笑”,至少给我们两个方面的启示:一是学理上的收获,二是实践上的启迪。
(一)学理上的收获
我们常说,儒、释、道是相通的,它们究竟怎么相通?他们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是什么?今天三位大师的演讲,给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
一个“道”字,确实可以通达三家,可以作为中国古代思想的最高范畴,标志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理念。因为每个传统文化,不管它怎么枝繁叶茂、博大精深,其实都有它自己的根,也就是基本概念或核心概念。
“道”是事物的根本,“道”是变化的法则,“道”是“形而上者”。“道”是把握世界整体性的工具。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荀子说:“千举万变,其道一也。”
“道”还有“人道”。作为最高原理的“道”与人不仅不是彼此相分的,而且是作为与天地相对应的一个重要方面。“以道为根”并不妨碍“以人为本”。因此,儒家反复强调“道”并非超然于“人”,“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就是说,道不是与人隔绝的存在,离开了人的道只是抽象的思辨。道所具有的各种意义,要通过人的知和行,通过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才能显现出来。恰如深山里的花开花落,如果没有人去鉴赏,就无所谓美与不美。
那么,什么是“人道”?“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礼者,人道之极也”,“法者,天下之至道也”。道,就这样与仁、义、礼联系起来了。儒、释、道三家,就这样通过一个“道”字联通起来了。“道”是一条道路、一根纽带,使我们互联,让我们相通。“道”是创造、历程、境界和精、气、神。
因此,“道”就特别重要了。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各位今天听了这么多“道”,应该不虚此行了。孟子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各位今天得了这么多“道”,应该朋友遍天下了。
综上所述,结论就出来了。一个“道”字,确实可以通达,可以标志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一个时代的精神要充满活力地在全民族中张扬,就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重铸。“大道无垠”,生生不息。你看一个“道”字,既有昂首前进之“首”,也有奔走不息之“走”;你看一个“道”字,儒、释、道三家可以在这里相聚相通。所谓“儒以治国、佛以治心、道以治身”,虽乃过头过时之言,但中国的儒释道三家,确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传统。
(二)实践上的启迪
“道”蕴涵着古今的连接、东西的对话、活力与和谐。我们继承历史,面向未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不应食古不化、抱残守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为了实践的需要,为了创新和超越。
任道长说,道的属性是“和”。这个“和”如何理解呢?“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地日月、森罗万象、芸芸众生千差万别,但都蕴涵着两重性。这两重性,老子用阴阳二字进行最高概括,达到“和”的境界是最佳状态。因为“和”是道的属性;因为“和”,道才有无限的生命力。而儒家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佛家如何看呢?传印法师说:“缘起无我,因果相续;法界缘起,重重无尽;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理事圆融,事事无碍。佛教所说的圆融无碍,即是教人克念作圣以达到和谐的究竟境界。”原来“心无挂碍,无挂碍故,究竟涅槃”的境界,就是“达到和谐的究竟境界”。
我们现在讲得最多的就是“和谐”。问题是如何认识和谐,如何达到和谐?今天的“青城三笑”,相信可以推动大家,从儒释道的传统文化中去寻觅这个答案。
道家的“太和万物”与“德”紧密相联,以道相通、以德相求,以道为本、以德为行。要抑恶扬善、上善若水,孝敬父母、敬老恤孤,施药治病、怜贫悯疾,助人为乐、助学兴教,谦虚谨慎、慈俭济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劳动自养、自食其力,淡泊名利、和光同尘。所谓“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就是要人挫钝锋芒,解脱纷争,大家和合如阳光,混同如沙尘。当利益冲突、矛盾纠纷时,不妨彼此体谅、委曲求全,就能开阔胸襟、以德报怨,便会求同存异、众缘和合。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和基础,“和而不同”则是儒学所肯定、倡导和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和同之辨”古已有之,孔子加以总结,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对“和”与“同”的不同态度,竟是君子和小人的分野。以“和而不同”为主线,儒学追求的“和”似可概括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以“和”对“多”,集散成大。和,以多为基础;多,以和为归属。第二层面,以“和”制“合”,平衡互补。和,并非简单的相加,亦不是硬性的拼凑,更不是强行的并吞;而是和谐相济,合而不乱,协调平衡,“和实生物”。第三层面,“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礼记 ·乐记 》曰:“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如果说“和而不同”是主线,“仁爱”则是儒家贵和哲学的灵魂和源泉。泛爱万物,树立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协和万邦,树立天下一家的人类观;政通人和,树立以民为本的政治观;厚德载物,树立多元一体的民族观和文化观;诚信正直,树立义利统一的道德观;慈孝恩义,树立家道和顺的家庭观;成己成物,树立崇德广业的人生观。
佛教在中国历经两千年的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其中氤氲着“一团和气”,蕴涵着一股“和风”。佛教之“和”,比较突出的有:基于缘起论、平等观,提出“和”与和平的思想;基于“依正不二”,主张人与生存环境相和谐;基于“心净则佛土净”,提出“心灵环保”,基于“教规双运、解行并重”,强调僧团奉行“六和敬”的规则,即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佛教讲“和”的关键,在于安顿人心,褪去“我执”,强调“心净则佛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所以“心”太重要了。其实,儒释道之学,都重视一个“心”字。儒家讲“忠恕”,佛家讲“慈悲”,道家讲“感应”,在在都离不开一个“心”字。应该说,儒释道之说都是重视“爱”的。但“爱”的繁体字是“愛”,是有“心 ”之“爱 ”,用“心 ”去“爱 ”。改成简体,恰好把“心”拿掉了。殊不知此处正是“心”不可去。因形思义,当下的快餐文化、言情小说、电影故事,虽然都在谈“爱”,满篇是“爱”,却乃“无心”之爱。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重仁爱”、“贵中和”。在世界三个比较突出的文明中,西方文明崇尚自由,伊斯兰文明崇尚公平,中华文明则崇尚包容、仁爱、中和,并由此形成了和谐至上的价值观。“和”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征向量,古代先哲的生命信仰和思维基础。“和”的思想反映了事物的普遍规律,因而能够与时俱进、与时俱丰。中国的儒、释、道思想中都含有“和”。“和”的精神是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种感恩、一种圆融。“和”的基础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和”的途径是以对话求理解,和睦相处;以共识求团结,和衷共济;以包容求和谐,和谐发展。“和”的哲学是“会通”,既有包容,更有择优;既有融合,更有贯通;既有继承,更有创新,是一以贯之、食而化之、从善如流、美而趋之。“和”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和美。
将“和”用于人际关系,以宽和的态度待人,就会取得众人的信任;将“和”用于政治,则能促进历史发展,文化繁荣;将“和”用于经济,则能促进生产发展,经济发达;将“和”用于文化,则可使百家争鸣,理论创新;将“和”用于养生,得和则盛,得和则寿;将“和”用于战略决策,则贤才蜂聚、良言潮涌、上下通达、左右和谐、弊端早现、创新迭出;将“和”用于外交,则“协和万邦”,实现“万国咸宁”、“天下太平”。
今天这个“中华之道——儒释道巅峰论坛”,纵论“道”,畅谈“和”,对于我们当下倡导爱国守信和敬业诚信的时代精神,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的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或许有所裨益;对于我们当下提倡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推广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的社会公德,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或许有所启迪。